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
2017-10-09汪秋萍汪剑梅
邵 敏,张 兰,汪秋萍,汪剑梅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无锡 214000)
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
邵 敏,张 兰,汪秋萍,汪剑梅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无锡 214000)
目的 探究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36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18例。均采用常规神经科药物治疗,参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护理,研究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对两组护理后的日常生活水平和运动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日常生活水平和运动水平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脑梗死偏瘫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可以防治肌肉萎缩、关节僵直现象,也可以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水平和运动水平,使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护理效果
脑梗死属于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致死率较高。心脏病、糖尿病及高血压等都会易并发脑梗死,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也会给家庭和社会造成负担[1]。患者生存质量直接受到脑梗死瘫痪肢体的恢复程度的影响。我院选取36例患者对早期康复护理的护理效果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36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18例。参照组男13例,女5例,年龄50~81岁,平均年龄(60.52±2.17)岁;研究组男11例,女7例,年龄49~83岁,平均年龄(59.31±1.9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患者均接受常规神经科药物治疗。参照组行常规对症护理;研究组行早期康复护理,包括:饮食护理、运动康复护理及心理护理等多方面护理。对比两组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能力。
1.3 观察指标
采用简式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法对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评分,采用Barthel指数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两组评测评分分数越高代表能力水平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半年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和FMA评分均有所增加,且研究组Barthel指数和FMA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1、表2。
3 结 论
脑梗死多并发与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现今仍没有有效治疗药物可使脑梗死患者痊愈。脑梗死患者的运动、认知及语言在不同程度上会出现障碍,通过早期综合护理的有效开展,可以使患者肢体功能受到一定的良性刺激,使机体功能所有提升。大多数患者会伴发失语、偏身、瘫痪等感觉功能性障碍,典型表征为关节畸形、姿势性痉挛、费用性肌肉萎缩等,而通过开展系统性的康复护理,可使患者脑梗死发作后并发残疾性症状发生率大幅度降低。在脑梗死患者康复期间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有效干预,巡视力度的增强可使坠积性肺炎和压疮等较为常见的康复期并发症发生率大幅度降低,促进患者痊愈康复。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变化情况(±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变化情况(±s,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18 42.4±4.61 78.28±4.24参照组 18 44.3±4.18 55.75±5.36 t 1.6296 17.4441 P>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评分变化情况(±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评分变化情况(±s,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18 59.3±4.6 76.28±3.5参照组 18 57.3±5.9 68.4±2.9 t 1.4145 9.1736 P>0.05 <0.05
根据相关研究可知[2],患者生存质量直接受到脑梗死瘫痪肢体恢复程度的影响,因此,想要改善患者脑梗死瘫痪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就是开展早期康复护理。脑梗死偏瘫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护理的具体护理措施为:首先,给予患者合理饮食,最佳摄入食物为低蛋白质、低碳水化合物、低热量高矿物质以及高纤维的食物,日常主食应以五谷杂粮为主,多食蔬菜、菌类、鱼类促进肠道通畅,控制动物内脏、肥肉等高脂肪、高热量摄入量[3]。
其次,在肢体康复训练过程中需要擦拭患侧肢体,2次/d,同时在患者入睡前按摩近、远端关节,手术前对需要患侧肢体进行良肢位摆放,以防患者康复后患侧关节出现僵硬、变形。护理人员也要指导患者进行功能康复训练,鼓励患者将功能训练运用到具体生活中,护理人员也要位于其旁,使患者安全性得以保障[4],对患者不同时期给予针对性开展功能训练,例如软瘫期患者应采用良支位护理,可采取健侧卧位、仰卧位、患侧卧位,使患者通过良好的姿势,帮助患肢恢复不良现象率大幅度降低,同时护理过程中采用抗痉挛手法,也可以帮助患者进行关节活动、肢体按摩,帮助患者舒筋活络、促进血液循环加速,降低关节痉挛及肌肉萎缩现象的发生[5]。
最后,在护理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就是心理护理的有效开展,脑梗死属于突发性疾病,多发于中老年患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使患者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基于此,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工作过程中需要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多讲述开心、积极的事情和话语,对于患者所提出的问题要给予耐心解答,在交流过程中要了解异常心理的根源问题,并加以引导,采取有效的心理康复措施,使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可以消除,增加其治疗信心,促进患者快速恢复。部分患者发病后会觉得自身拖累家庭,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对此,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医保合作等多种方式可以降低治疗费用,减轻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减少患者精神压力;部分患者发病后的依赖感会增强,自卑感也会随之增大,害怕家人将其抛弃,对这种患者的护理工作,需要与家属进行良性沟通,使家属配合护理工作,为患者营造温馨、安全的家庭氛围,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研究结果为,两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指数和FMA评分相比于治疗前均有所提升,而研究组两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脑梗死偏瘫患者通过早期康复护理后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功能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有效开展,可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直现象,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水平和运动水平,使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1] 廉殿华.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3):127-128.
[2] 罗 坚,梁德贞,梁 琴,等.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护理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5,(2):125-127.
[3] 杨献珍.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5,(11):121-122.
[4] 刘水平.早期康复护理对糖尿病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4,(12):23-24.
[5] 张书敏,刘晓敏.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22):116-117.
本文编辑:张 钰
R473.74
B
ISSN.2096-2479.2017.37.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