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背景下大学生课余体育运动情况发展问题研究①
——以南昌大学为例
2017-10-09董乙锋宋万政吴进龙
董乙锋 宋万政 吴进龙
(南昌大学 江西南昌 330031)
健康背景下大学生课余体育运动情况发展问题研究①
——以南昌大学为例
董乙锋 宋万政 吴进龙
(南昌大学 江西南昌 330031)
近几年从国家的体质监测可看出,大学生的体质一年不如一年,呈现日益下降的趋势,而且对于此现象也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前景令人堪忧,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大学生在课余时间是如何进行体育活动的。该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分析法等方法。对南昌大学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体育运动 课余 南昌大学
学校体育的功能是教养功能、教育功能、培养社会的个体化功能、美育功能、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学校体育中也包括大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课外的体育锻炼对于体育课更为重要,课外体育锻炼在体育锻炼中占的比重最大,课余体育运动对于大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他们长期待在寝室,大部分的学生身体都呈现出亚健康的状态[1]。课外体育锻炼也是校园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弥补体育课的不足,增强学生的体质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深化体育教学和全面完善课外体育锻炼显得尤为重要[2]。
确立南昌大学的学生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提倡以人为本,激发大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使其成为21世纪全面发展的人才。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调查对象是南昌大学200名各院系在校学生
研究对象是南昌大学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利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南昌大学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和书籍,收集本课题所需要的资料。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针对南昌大学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进行调查而制定的问卷调查。本问卷经过多人的指导和意见,最终完成的问卷调查表。并在南昌大学随机选取了200位学生进行发放,回收187份,回收率为98.5%,其中有效问卷是183份,有效率为95.2%。
1.2.3 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和整理,将得到的数据进行百分比的统计处理。
1.2.4 访谈法
按照预先设计的访谈提纲对被试者进行访谈。
2 结果与分析
2.1 关于对学校的体育设施设备的数量满意程度调查表
学校体育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增强他们的体质健康,并对道德品质进行教育,使他们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要完成这个目的就要具体实施以下任务: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增强身体基本的活动能力。这也是学校体育设施的重要性。表3.1所示。
从表格数据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绝大多数的被调查对象是对学校的体育设施持满意的态度,从表中还可看出男生对体育设施的需求更高一点,可能和男生喜欢运动有关系,但是也仍有五分之一的男同学对学校的体育设施不满意,这也说明我们学校的体育设施还有待强化,还有一少部分的女学生觉得学校的体育设施不尽人意,但是鉴于这种现象,学校还是要做出一些需要调整的措施来满足其余的同学的需求。因为在非常满意中所占的比例还不是很多,这就证明还是有欠缺和不足的。通过后面我们P值的计算,男生和女生之间对体育设施的态度还是有一定差异的。x2的值可以看出我们调查的对象和学校里面的同学的观点还是有一定偏离的。我们会在后续做出更加详细的研究和调查。总体上来讲,学校的体育设施设备被大多数同学所满意,但也存在一些的不足和缺陷。
表1 关于对学校的体育设施设备的数量满意程度调查表N=183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南昌大学大学生每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次数不多,而且时间也大多是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间,与国家的规定还有一定的差距。
(2)南昌大学的学生对于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目前比较明确,且有多种多样,还有部分的大学生对课外的体育锻炼不太感兴趣,认为没有这个必要,也不想去浪费这个时间。有点只是消磨时间。但在锻炼的时候,还是很多人没有目的性,大部分都很盲目。而且缺乏合理的科学安排。管理的松弛也造成体育意识的偏差和下降。
3.2 建议
(1)充分认识并重视课外体育锻炼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全面贯彻《全民健身条例》,为课外体育的开展创造必要条件,加强课外体育锻炼的管理力度,将课外体育锻炼纳入教学管理范畴,健全课外体育锻炼的组织与管理制度。
(2)坚持以人为本,建立课外体育锻炼管理体系,更好地激发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热情,同时督促锻炼意识差的同学。
[1]王雅林.闲暇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曲宗湖,杨文轩.课余体育新视野[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
[3]兰自力,赵克.我国部分省(市)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12,37(3):22-23.
[4]刘大海.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工程的设计与研究[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11(2):47-49.
[5]季浏,胡增荦编著.体育教育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孙天明.高校课外体育活动改革实践与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3):114-116.
[7]范立仁.全国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J].体育科学.2010(2):7-11.
[8]周学荣.高师院课外体育组织管理的改革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9).
[9]姜桂萍.对高校课外体育锻炼弹性管理之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
[10]李建芳,陈汉华编著.现代高校体育教学探索[J].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11]冯秋明.对高校的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模式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5):20-22.
[12]葛宝阳.高校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制在健康教育中的效应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3):14-16.
[13]胡永南,段健芝.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的研究[J].体育学刊,2013,8(2):96-98.
G807.4
A
2095-2813(2017)08(b)-0150-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3.150
董乙锋(1995—),男,汉族,山东临沂人,本科,研究方向:大学生课余体育运动。
宋万政(1996—),男,满族,辽宁大连人,本科,研究方向:大学生课余体育运动。
吴进龙(1995,9—),男,汉族,山东青岛人,本科,研究方向:大学生课余体育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