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民生保障观的思维方法透视
2017-10-01侯志阳
侯志阳
(华侨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福建 泉州 362021 )
政治研究
习近平民生保障观的思维方法透视
侯志阳
(华侨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福建 泉州 362021 )
唯物辩证法、实践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关于改善民生保障的重要论述贯穿了这三种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为认识、分析、解决中国民生保障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钥匙”。在唯物辩证法方面,习近平在分析民生保障问题充分应用了联系、发展的观点和对立统一规律。在实践辩证法方面,习近平在分析解决民生保障政策的制定依据、民生保障绩效的评判标准、民生保障发展水平等方面深刻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实践辩证法的精髓。在历史辩证法方面,习近平认为应该正确认识人民群众在民生保障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正确认识脱贫致富与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民生保障的发展规律与政策选择。
习近平;民生保障;思维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主要运用了唯物辩证法、实践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三种思维方法指出中国民生保障发展的目标、路径与重点。这三种方法源自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对探索中国民生保障建设的特殊规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唯物辩证法在探索民生保障问题中的应用
唯物辩证法是揭示物质世界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的科学。唯物辩证法指出,世界存在“普遍联系”和“按自身规律永恒发展”两个基本特征,对立统一是它的核心。习近平关于民生保障的论述深刻体现唯物辩证法的思维。
(一)运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分析与解决民生保障问题
第一,从事物普遍联系的角度出发,分析民生保障的地位及其协同发展思路。恩格斯在谈到事物普遍联系的“辩证图景”时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1]对待民生保障问题,习近平不是就民生谈民生,而是将“让人民生活得更好”的民生问题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把民生保障视为中国梦的重要内涵之一,也就是将国家利益与个人价值统一于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习总书记指出,在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要“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2]40。这三个“共同机会”将每个中国人都囊括到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让每个中国人都有为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而打拼的舞台。做好民生保障工作必须坚持系统的方法论,既要用系统的思维和观点认识民生保障问题,又要用系统的方法解决民生保障问题,因此,习近平特别重视民生保障系统内部的协同有序发展。这种思维品质明显地体现在中国东西部合作扶贫战略上。
第二,运用发展的观点认识民生保障的艰巨性与可战胜性。在人类认识史上,人们对世界一切事物的关系、状态和动因存在着形而上学和唯物辩证两种对立的发展观。形而上学发展观在解释世界时,分析角度是片面、静态、割裂式的,即看问题只看局部而不视整体、只看眼前而不顾长远、只重外因而不重内因。而在唯物辩证发展观看来,世间万物就是一个相互关联、动态发展的有机系统,事物发展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习近平在《摆脱贫困》一书中,非常重视“滴水穿石”精神。在他看来,这种精神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在集体中,每个人都应像一滴水,为了大局,不惜牺牲自身利益,才能完成穿石这个集体目标;二是指,每个人还应像水滴一样,锲而不舍,不忘初心,才能到达终点。“滴水穿石”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的客观规律。习近平认为,在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过程中,每个人都是参与主体,不要抢功、追求个人名誉得失,应该甘于做“水滴”、甘于奉献自己。“当每一个工作者都成为这样的水滴、这样的牺牲者时,扶贫事业何愁不成?”[3]57很多贫困地区的状况不是一两天就可以骤然改观的,这些地区的贫困成因复杂多样,既受先天地理、自然条件的影响,也受后天封闭观念、陈旧思想等的影响。这就需要贫困地区的干部和群众要有锲而不舍、扎实肯干、“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二)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与解决民生保障问题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它揭示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和事物发展的动力与源泉。在对立统一规律看来,矛盾双方是可以转化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也是会发生变化的,矛盾的正反面是动态的。这也启发我们要多从积极、正面角度分析民生保障问题。习近平在运用矛盾规律分析解决民生保障问题方面为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第一,正确对待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妥善处理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全世界各个国家面临的难题。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老年人口基数大、发展速度快,可是,我国在求解这个世界难题中还没做好充分的准备,很多人对此忧心忡忡。但在习近平看来,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就是对立统一关系,只要妥当处理,两者是可以和谐相处、共同促进的。一方面,老年人口本身就是一种可用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源。有些老年人可将自己一生的良好品行通过家庭教育或社区教育传递给年轻人,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有些老年人可继续发挥“长老统治”的优势,利用自己的威望和经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有些老年人仍然可以发挥专业优势,在就业中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另一方面,习近平将老龄服务产业视为一种新的社会投资,可以积极推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不仅能提高老年人生活和生命质量、维护老年人尊严和权利,而且能促进经济发展、增进社会和谐。他强调:“要着力发展养老服务业和老龄产业。我国老年群体数量庞大,老年人用品和服务需求巨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发展空间十分广阔;要培育老龄产业新的增长点,完善相关规划和扶持政策。”[4]第二,正确对待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关系。这对关系类似于“怎么把蛋糕做大”和“怎么把蛋糕分好”的问题。习近平认为,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实现社会公平涉及多种因素,最主要的是经济发展水平,也就是要先把蛋糕做大;但也不能等经济发展起来,再去考虑民生保障问题,要统筹兼顾,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必须解决老百姓对民生保障诉求的实际问题。
注重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结合,提出民生保障的工作思路——“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两点论启发我们在分析民生保障问题时,要注意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同时,还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重点论启发我们在解决民生保障问题时,要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它们是事物发展的根基。两点论与重点论是辩证关系,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基础,两点论包含重点论。习近平巧用两者关系求解民生保障问题。他认为,随着社会转型和价值观变迁,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意愿也日益强烈。为满足不同阶层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政府在解决民生保障问题时应将注意力和公共财政重点投向与人民利益最直接相关的领域和重点关注的特殊人群。在他看来,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民生保障问题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收入分配不公平、环境污染、看病难看病贵、社会保障水平较低、房价贵等问题。
二、实践辩证法在分析民生保障问题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把实践的观点和辩证法有机结合,形成实践辩证法,让人们认清了唯心主义与不可知论的错误本质,刷新了人们对认识与实践关系的认知。习近平在分析解决民生保障政策的制定依据、民生保障绩效的评判标准、民生保障发展水平等方面深刻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实践辩证法的精髓。
(一)关于制定民生保障政策的依据,坚持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重视社会调研,摸清第一手资料,为民生保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马克思主义实践认识论对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作了深入的阐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构成了人类知识增长的循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长期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实践调查,早年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就要求领导干部要“四下基层”,即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他到宁德上任前两个月就带着一帮党员干部,走访了宁德9个县并对周边地区进行了深入调研,这些调研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他治理宁德的贫困问题提供了丰富的决策资源。习近平的民生保障观不是凭空想像的,而是在长期实践基础上提出的,如《摆脱贫困》一书就是他在福建宁德脱贫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政浙江期间,习近平仍然秉承调查研究之优良传统,他要求领导干部都必须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在调查实践上下功夫。他要求领导干部一定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社会各界人士打成一片,在全面、深入、细致摸清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作出科学决策,精准满足各类群众真实的生活需要。
(二)关于检验民生保障的成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将群众满意度和群众生活改善程度作为评判民生保障实效的标准
认识对实践是一把双刃剑,科学的认识能推动实践发展,愚昧的认识将使实践脱离正确轨道。但是,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也是检验一切认识是科学还是愚昧的唯一标准。在习近平看来,老百姓的钱袋子是不是鼓起来、幸福指数是不是往上爬了、获得感是不是增强了,这些才是检验民生保障政策绩效的标准。他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5]219在找准问题、深入调研基础上形成的正确决策就能指导实践、解决现实问题。习近平在宁德工作期间关于摆脱贫困、发展教育的决策,实践证明是符合宁德实际的。习近平调任福州工作后,《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对他的评价是:闽东脱离贫困线。
(三)关于民生保障水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强调民生保障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不能向群众开空头支票或承诺做不到的事
从福利心理学的角度看,民生保障作为社会福利的重要组成,它具有福利不可逆的特征。换言之,民生保障的项目种类、受益人群、福利水平呈现增长函数的规律,如果这些福利待遇不进反退,就会引起人们的不满。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倒退,利益群体也不同意自己的民生保障权益受损。因此,民生保障水平不能一下子拉得太高,要循序渐进。从福利发展的历史看,西方福利国家的教训是深刻的。“二战”以后,受到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瑞典、芬兰、比利时等北欧国家建立了从“幼儿园到火葬场”的福利制度。随后欧洲国家普遍建立了社会福利制度。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欧洲有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难以支撑高福利,纷纷削减福利项目;有些国家死撑高福利,负债累累,陷入财政危机。基于这些认识,习近平认为,中国民生保障建设要避免两类错误。第一类错误是,盲目发展一些水平过高、不切实际的民生保障项目。在他看来,要让13亿中国人过上幸福生活是一条新的长征路,还有很多困难要克服,不能为了短期取悦人民而乱开福利承诺。与此相反,第二类错误是,对民生保障不作为,置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于不顾,认为将精力投入民生保障建设是不合算的做法,因为民生保障项目见效慢、周期长、考核难。
总之,习近平认为,对民生保障不乱承诺、不开“空头支票”,要谨防西方的“福利病”。在他看来,将那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办好比好高骛远要强得多。因此,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制定民生保障政策、推动民生保障发展务必要从实际出发、要精准扶贫,不要空喊口号、乱定目标。
三、历史辩证法在求解民生保障问题中的应用
历史辩证法认为,人类社会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历史上的每次社会制度更替都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存在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前者决定后者,后者反作用于前者;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的,不能陷入历史虚无主义。
(一)正确认识人民群众在民生保障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正确认识人民群众在民生保障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需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一是怎么发挥人民群众在民生保障建设中的主体性?二是怎么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在民生保障建设中受益?习近平结合历史辩证法的观点对这两个问题作了很好的分析与解答。
对于第一个问题,习近平要求各级党员干部牢记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原理——人民群众才是历史发展的主体与动力。[5]128在他看来,人民群众是民生保障最重要的建设者和推动者;人民的幸福生活和美好家园最终还是要靠人民群众的努力与辛劳。当然,这并不是说,党和政府对民生保障可以不问、不管、不作为;相反,党和政府要巧妙处理好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扮演好政策规划、工作指导、资源整合等角色。他在《摆脱贫困》一书中强调,领导干部要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建立“血肉关系”;并将建立这种“血肉关系”的能力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苦练的基本功;如果离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就不能克服脱贫致富过程中的各种困难与挑战。
在解答第二个问题上,习近平认为,中国共产党是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民生保障成果应由社会各阶层享有,不能仅由少数利益集团霸占。他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3可见,民生保障要坚持共建共享理念,民生保障是亿万群众共同的事情,共享发展不是坐享其成,不是等、靠、要,而是要共同参与、人人出力。如果某国民生保障的责任全部由国家承担,这个国家将会陷入“高福利陷阱”、将会出现严重的财政危机、将会养越来越多的懒汉。在这种国家里,民众没有工作积极性,社会的活力、创造力低下,国家也没有竞争力,最终将陷入破产。南欧一些福利国家的悲剧就是鲜明的例子。因此,习近平强调,既然民生保障之果是众人享用,民生保障是一项公共事业,那么民生保障建设也应调动公众参与,这才合乎社会福利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
(二)正确认识“富口袋”与“富脑袋”之间的关系
物质食粮与精神食粮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需品。习近平认为,脱贫致富包括物质脱贫和精神脱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因此,他认为:“一方面要让人民过上比较富足的生活,另一方面要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3]149在习近平看来,这两者是统一的。他说:“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相互关联,相互协调,相互促进。”[3]150抱着顺其自然的心态,认为只要物质生活改善了,精神生活也会随之变好,这种观点是经不起历史考验的。改革开放以来,有些地区虽然GDP上去了,但是人们的幸福感并没有正比例地上升,有些人的生活显得更加空虚、缺乏信仰;有些地区甚至以牺牲人们精神生活质量的代价换取短期物质生活的满足。这些做法都是难以长久的,也不符合历史辩证法的要求。在历史辩证法看来,物质与精神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础,精神生活反过来可以促进物质生活的改善。因此,习近平认为,贫困地区脱贫,一定要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两者的关系。脱贫是动态的,不同的脱贫时期有不同的任务。在脱贫初期,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先让人民群众吃饱肚子;在脱贫中期,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逐步改善,要适时改善人们的精神生活;在脱贫后期,更要以精神文化生活来推进物质生活的简约化。
(三)正确认识民生保障的发展规律与政策选择
习近平从历史的、发展的视角对待民生问题,提出民生保障建设的动态性、阶段性特征。习近平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6]这主要指民生保障具有刚性增长和阶梯式持续发展的原则。因为随着社会变迁和人们价值观的变化,人们对民生保障的需求结构也发生很大的变化,对民生保障水平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这样就必须加强民生保障的供给侧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养老金并轨、延长退休年龄、推进健康中国等政策的实施无不体现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民生保障的动态调整。
除了要注意民生保障的动态调整问题,还要密切关注民生保障的阶段性问题。习近平强调:“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问题,发展水平高的社会有发展水平高的问题,发展水平不高的社会有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7]一方面,社会发展变化决定着民生保障制度的结构变化。比如,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的严峻,“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国家及时调整了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同时,出台一揽子爱老、敬老、拥老的社会政策。另一方面,民生保障又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民生保障如果严重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其积极功能便难以充分发挥,将难以推进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经济发展也失去稳定的社会环境支撑。反之,民生保障如果超越经济发展水平,将给国家财政带来巨大的压力,产生“福利国家”病,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的停滞。因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这种提法是实事求是、不“左”不右的,也是针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水平提出来的,它要求社会保障的项目范围、保障水平都要适度,既着眼于社会保障未来发展的收支平衡,又着眼于保障公民的基本福利需求。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59.
[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 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4] 习近平: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EB/OL].(2016-05-28)[2017-07-19].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28/c_1118948763.htm.
[5]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6] 习近平: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EB/OL].(2016-11-29)[2017-07-19].http://cpc.people.com.cn/xuexi/n1/2016/1129/c385476-28904979.html.
[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553.
PerspectiveonThinkingMethodofXiJinping’sViewofPeople’sLivelihoodSecurity
HOU Zhi-yang
(School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Hua Qiao University,Quanzhou 362021,Fujian,China)
Materialist dialectics, dialectics of practice and historical dialectics are important elements of Marxist methodology. Xi Jinping’s important exposition on improving the people’s livelihood security runs through these three kinds of Marxist scientific thinking and working methods, and provides an effective method “key” for us to understand, analyze and solve the problem of people’s livelihood security. In the dialectics of materialism, Xi Jinping fully applies the view of connec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the law of unity of opposites in the analysis of the livelihood security of the people. In the aspect of practical dialectics, Xi Jinping profoundly contains the essence of Marxist practice dialectics in analyzing and resolving the basis of making the people’s livelihood security policy,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tandard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guarantee and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In the aspect of historical dialectics, Xi Jinping thinks that we should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status and function of the masses of the peop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and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rules and policy choices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protection.
Xi Jinping; people’s livelihood security; thinking method
郭艳云]
D616
A
1674-3199(2017)06-0072-06
2017-09-07
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2016年度科研项目(FJ2016B010)
侯志阳(1980—),男,福建南安人,华侨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华侨大学政治发展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