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逝》中欧阳端丽的矛盾心理

2017-09-30李冰瑞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27期

李冰瑞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流逝》主人公欧阳端丽在文革期间因生活的巨大起伏而产生的矛盾心理:一、落魄中的虚荣,优越中的苦闷;二、对丈夫文耀的瞧不起与依恋。

关键词:矛盾心理;欧阳端丽;流逝

了解王安忆的人都知道,她的作品多以平凡的小人物为主人公,善于从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展现人物情感,心理变化,挖掘生活。从一些有限的生活场景、事件中营造一种“意境”,表达对生活、生命的哲理性感悟。同时,作为一名女性作家也十分关注传统意识下女性群体的生存状况和情感需求,《流逝》即是如此。有人按王安忆小说创作的时间顺序,结合王安忆的自身经历,把王安忆整体小说进行题材分类,依次分为青少年题材、右派·知青·文革题材、文工团音乐题材、城市生活四类。[1]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文革时的上海,描写了一个资本家庭在十年动乱中的生活境遇和变迁,主要以主人公欧阳端丽的几次改变来表现。文中没有写一件轰轰烈烈的大事,可那些生活的琐事却让我印象深刻,极易投射到自己的生活中,主人公的矛盾纠结也会不经意间唤醒自己内心的迷惘与感慨。

一、落魄中的虚荣,优越中的苦闷

这是一个文革期间被抄家的、落魄的阔少奶奶从“高等华人”沦为市井“贱民”,再回归“高等华人”的故事。打开小说就是落魄的欧阳端丽忍受著拂晓的冷风,并仔细盘算着钱去买菜的场景。每天计划只花八毛买菜钱的她看见肉仍会把明天的份额也用光,并自我安慰着:“先解解馋,明天吃素就好了。”[2]“然而,她每天上菜市场,总要被一些荤菜、时令菜所诱惑,总要超出预算。不会克制、不会节俭、不会瞻前顾后,却很会花钱、很会享受。”[3]从这些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到欧阳端丽骨子里无法泯灭的东西。买鱼在身上写编号的时候她会有穿着犯人囚服的屈辱感;金花阿姨的帮助让她感到遭了讥诮;后来在工厂上班,对工友的热情也不太适应;她在意自己的容貌、服饰,也没法拉下面子去寄货商店进行变卖物品以维持生活。以往的生活环境决定了她即使在落魄中也不许和这些市井小民一模一样。

文革结束,日子变好了,她却感到生活百无聊赖。宴会,吃腻了;舞,跳累了;逛马路,够了;买东西,烦了;无所事事的空虚让她开始关注女儿咪咪的奋斗目标。这时她舍不得辞去工厂里的活,异常想念过去十年那个坚强繁忙的自己。心理上的苦闷和文光的交流让她不得不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

开始,不管怎么压制都会时不时的践行享受生活的理念,即使不劳而获也认为理所当然,十年的磨练让以往的认识开始坍塌。在落魄时,极力的想回归到原来的生活轨道上,有虚荣有缺陷,但又何尝不是在努力的生活着;物质富有后的端丽只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肉体。端丽的内心矛盾,源于环境改变对意识的改造,这些看似不合理的状态,却是必然的趋势,展现最真实的人物心理变化。

二、对丈夫文耀的瞧不起与依恋

十年落魄里,是欧阳端丽撑起了整个家。他的丈夫是用金子铸出来的人,禁不起任何的风雨,是贵重却没有任何生命力。遇到任何事情,都是欧阳端丽在奔走拿主意。日常开销的计较,文光去黑龙江的事情、文影学校的家长会、女儿多多的下乡、文影的病与婚事……这时的端丽明白了,以前她很依赖他,任何要求,任何困难到了他的面前都可以解决,是因为他所有的能力都来自于他父亲那些用不完的钱。没了钱,他就是草包一个。现在的他要反过来依赖端丽,这让端丽不止一次的埋怨过她的丈夫什么都干不了。可奇怪的是,即使他的丈夫很多时候扮演的角色就是一个听众,她还是要与文耀商量,为什么呢?我想这种矛盾的心理现象应该与传统意识下女性的生存状态和中国男性话语霸权密切相关吧!男外女内,女性依附于男性的传统意识由来已久。文中的文耀就说:“我是你的丈夫、一家之主,总要听听我的意见。”[4]或许,端丽对于丈夫的依恋也是来源于她爱他!“端丽从镜子里端详着丈夫,她似乎又看到了十多年前那个风流倜傥的丈夫,他潇洒自如,谈吐风趣而机智,浑身洋溢着一种永不消逝的活力。”[5]当生活重回优越,端丽凭借着在十年革命浩劫中挑大梁的行为赢得了公婆的喜爱和信任,在与丈夫的交流中也更加的理直气壮。但她后期仍选择了以前的生活状态,离不开传统的意识和丈夫的劝说。欧阳端丽,独立自主,对于文耀的没担当是打心里瞧不起的,但也没法忽视家主的话语权,有着妥协依恋。

这两方面的内心矛盾无疑丰富了欧阳端丽这个人物,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下女性的一个生存状态和情感变化,更让我们开始深思人生的意义,借用文中的话便是自食其力,用自己的力量将生命的小船渡到彼岸!

参考文献:

[1]裴艳艳.王安忆小说主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7.

[2]王安忆.流逝[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1,5.

[3]王安忆.流逝[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1,17.

[4]王安忆.流逝[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1,91.

[5]王安忆.流逝[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1,9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