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语文古代文学部分教学内省

2017-09-30陈伶俐

科教导刊 2017年24期
关键词:古代文学教学形式大学语文

陈伶俐

摘 要 大学语文课的古代文学部分的教学,要从教学内容和形式上改进教学效果,如:明确教学目标,合理选取古代文学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不要局限于教材,注意由点到面的延伸;抓住学生专业特点,调动其兴趣和积极性;将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运用于课堂上。

关键词 大学语文 古代文学 教学内容 教学形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8.058

Teaching Introspection of Ancient Literature Section of University Chinese

CHEN Lingli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637000)

Abstract For the Ancient Literature teaching of University Chinese,We shoul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from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the teaching. Such as: Making clear the teaching target and selecting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ancient literature reasonably. The teaching contents can not be confined to textbooks,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teaching contents from point to surface. Seizing the students'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arouse their interest and enthusiasm.Applying appropriate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patterns to the classroom.

Keywords University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teaching contents; form of the teaching

2007年5月,教育部正式要求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并且要求列入必修課。近十年来,高校对大学语文课的重视程度相比十年前,有了较大提高,老师和学生也比过去投入了更多的精力。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在很多方面还有提升空间。

笔者所在学校是全日制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有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等11个学科门类。除文学专业学生以外,其他专业都要上大学语文课。通过几年的大学语文教学,笔者发现在古代文学部分的教学上,尤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以此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第一,明确教学目标,合理选取古代文学教学内容,取舍合理。

与专业课相比,作为通识和基础课的大学语文,课时被严重压缩,有的学校上一学期,课时为36节,有的学校上半学期,课时为16节。如此一来,大学语文教材上的选文能够被讲解的只能是其中的极少数。这就需要教师仔细斟酌,取舍得当。尤其是那些处在文学发展节点、转折点、高峰上的作家作品特别要注意。

另外,无论哪种大学语文教材,其选文都与中学语文教材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重复。就重复篇目的时代看,绝大多数都是古代作品,尤其是唐宋诗词的重复率较高,其次是中国古代散文。经典无法回避,虽然选文重复了,但在理解和欣赏经典的程度上则因为教学对象的接受程度不同而在实际教学中有所区别。这就需要大学语文教师了解中学语文古代文学篇章、讲解的重点难点、讲解程度。大学语文课程的总目标应该是通过语言训练和文学鉴赏的方式培育学生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精神成长。因此,在大学语文古代文学部分的教学上,不必去刻意追求对一字一句的理解,而要从宏观上整体上去把握文学发展史、演变史。大学语文课堂上不必花时间逐字翻译字词句,而应该结合作者的作品及关于作者的研究成果,深入地挖掘作品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以及人生态度,探讨其思想及艺术对当今文化的影响等等更深层次的问题。这对于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的雕塑更有积极作用。

如陶渊明,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归去来辞》,教学目标上着重强调陶诗冲淡静穆的“田园诗”风格。但在大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选择讲解陶渊明的《读山海经》组诗、《咏荆轲》等,这些诗显现出陶诗“金刚怒目”的另一种神态,透露出诗人心系功业、壮怀激烈的另一种情怀。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一个更全面的陶渊明,而不至于偏颇。同时也能让学生了解到陶诗中呈现出的冲淡静穆和金刚怒目的两副两孔,其实就是儒家恪守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观的两面映现。通过与中学教学目标的区别,学生将会对一个完整的陶渊明形象印象深刻,也会对历代知识分子的言行有所感悟。

第二,教学内容不要局限于教材,注意由点到面的延伸。

大学语文课要使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文学典籍有一个较为系统、整体的了解。我们讲单篇课文,其实是一个“点”上的讲解,还得把这个“点”放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面”上加以考察,注重同类延伸,做到由点及面,让学生知道这篇课文的重要性及其价值,知道同类文学作品的特点。这样,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就被连上了。

如在讲《诗经·卫风·硕人》时,讲到对美人的描写:“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歌用一连串比喻来展示庄公夫人庄姜的美丽。这篇诗歌可以和年代略晚的《登徒子好色赋》放在一块儿来讲解。其中有“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这些句子在中国文学作品中出现频率较高,也代表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学生对美,特别感兴趣,他们可以自己列举一些文学作品中的美人形象,学生发现,中国人的审美观几千年来其实并没有特别巨大的改变,感觉和古代中国人的距离突然拉近了。endprint

又如在讲《洛神赋》时,注意洛神形象对中国文学、文化的影响等等。

在几年的教学经历中,笔者发现,学生们往往对这种具有前后关联的文学古今演变、追踪溯源式的教学内容更感兴趣,而且他们也能从中体会到传统典籍的当代实用价值。

第三,抓住学生专业特点,调动其兴趣和积极性。

在学生心目中,特别是理科学生,大学语文是一个“豆芽”科,学不学都没有关系,只要把专业课学好就行了。面对专业不同的学生,教师授课时不能以不变应万变来应付敷衍,而要抓住他们的专业特点、文化水平、擅长的思考方式来准备授课内容。

如在讲到《登徒子好色赋》时,法律学院的学生对登徒子人品的讨论就非常热烈,他们分为了正反两方,结合文本以及现代人的思维互相争论,对学生思辨性的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又如《论语·为政》中有:“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教师请学生们结合自己对历史或现实的认识,谈谈对这种观点的认识。历史学院、法律学院的学生就很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第四,将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运用于课堂上。

一般来说,学生处于认真听课状态的时间为20分钟左右。如果我们能够在此时适时地转换教学模式,调整学生的兴奋点,会延续学生专心听课的状态,使课堂效率翻倍。

课文背景知识和文学常识的呈现,甚至是某些具体知识点,如果继续采用中学时候教师的讲授模式,耗时费力,挤占了重要知識的讲解时间,效果也不好。如果将这些知识以微课、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在讲到宋词时,笔者播放了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节目《宋之韵》之《宋词概论》,宋朝出现词创作高峰的原因就会不言自明。

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中的精彩片段已经被拍成电影或者电视剧,如果就地取材,将其中与我们教材有关的部分剪辑出来,呈现给学生们,寓教于乐,学生们的兴趣一定会大增。如讲到曹操的《短歌行》时,由于学生在中学阶段已详细学过该诗,因而笔者用了几分钟的时间播放了1994年版的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吟唱《短歌行》片段。学生体悟到了诗人创作时候的情感,也对古代诗歌与音乐结合的特点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体验。纪录片、电视剧、电影片段、电视节目等精彩片段都可以移植到课堂之中,教学效果比教师的讲解好得多。也可以将这些视频或微课放在课前课后,让学生自己观看,比起纯粹的书面文字来说,学生休闲时间观看视频也会更自觉和积极。

又如,还可以将某些改编歌曲嫁接到大学语文教学中。如在讲李煜、苏轼、李清照诗歌时,可以播放邓丽君的《独上西楼》《但愿人长久》,安雯的《月满西楼》,时间花费不多,但是对于振奋学生精神效果却很好。而且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体受歌者有没有达到原作诗人写作时的情感呈现,也让学生感受到经典是超越时空的,古代文学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

总之,对大学语文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探索不应停止,任何有利于学生人文精神塑造、精神成长的方式都应该尝试和运用。

参考文献

[1] 蔡继莲.提高高师院校理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大学语文教学策略[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2).

[2] 卢旸.微课在成人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探析[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6(10).

[3] 李艳.以《春江花月夜》为例浅析大学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的方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3).

[4] 李昇.当前大学语文教学问题与策略论析[J].教育导刊,2017(3).endprint

猜你喜欢

古代文学教学形式大学语文
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思维与视角的转换
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研究
网络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模式探究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一)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二)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把握教学“三优化”,打造高效率课堂
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研究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