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芸豆种植的现有技术缺陷及提高措施

2017-09-30刘清菊

农业与技术 2017年17期
关键词:缺陷提高

刘清菊

摘 要:白芸豆属于豆科,菜豆属,一年生草木,宁蒗县95%以上的白芸豆用于外销,随着国际市场需求量的增大,白芸豆在我国的播种面积不断扩大,在农业增收中的地位也在不断上升。但我国当前白芸豆种植主要采用春播的形式,在玉米地带种,造成白芸豆产量低且品质差。为了探索高质量产出白芸豆的途径,通过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针对性的提出措施,加强种植户在种植白芸豆时对其基本特性以及种植方法的理论学习,强化种植和培育的管理过程,加强区域内产业化种植的水平提高。

关键词:白芸豆种植;现有技术;缺陷;提高

中图分类号:S157.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931046

白芸豆是我们云南传统的豆科作物,我国芸豆的产出除了少量留作国内食用外,大部分用于出口,尤其是品质好的白芸豆。近年来随着种植手段的多样化,芸豆的产出量不断增加,从20世纪80年代的6000多t已发展到2006年的54万t,约占全球芸豆贸易总量的20%。出口金额2.5亿美元,占全年杂豆出口总额的71.4%,出口价格居粮食作物之首。我国是世界芸豆主要生产和贸易国,国际市场对芸豆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如何通过科学的手段提高白芸豆在我国种植的产出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 白芸豆的特性

白芸豆由于花色多样又被人称为多花菜豆,属豆科,蝶形花亚科,菜豆族菜豆属,白芸豆原产于美洲的墨西哥和阿根廷,经过人工栽培能够适应潮湿寒冷的高原地带。就其营养价值而言,白芸豆富含α-淀粉酶抑制剂和膳食纤维,能够有效的阻断淀粉热量的摄取,从而减少人体脂肪的来源,同时,白芸豆能够带来饱腹感,在减少脂肪和热量摄入的同时能够保证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白芸豆本身也具有显著的营养价值,每百克白芸豆中含蛋白质23.1g、脂肪1.3g、碳水化合物56.9g、其中还有胡萝卜素0.24mg、钙160mg、磷410mg、铁7.3mg及丰富的B族维生素。白芸豆外表呈现白色,大白芸豆的籽粒能够达到长21mm,厚9.5mm,因其粒大饱满、质地细腻,富含沙性因此被普遍作为主食或者配菜。

就其药用价值而言,白芸豆是我国传统法的药食同源的重要食品,白芸豆提取物中富含较高活性的α-淀粉酶抑制物质,在阻断淀粉分解减少葡萄糖吸收的同时,能够显著降低血糖,减少胰岛素分泌,并降低体内脂肪的合成,因此被有效用于糖尿病相关药物的开发以及减肥者饮食的必选食物。在传统的中药典籍中,就有记载白芸豆能够起到温中下气、利肠胃的作用,同时还有显著的镇静作用,能够缓解跌打损伤以及腰痛、神经痛等。不论是日常食用还是作为减肥产品加入药物制作,都具有十分显著的价值,加之培养难度较低且栽培存活率高,因此被广泛种植,国际、国内市场对其较高的需求量也使白芸豆在我国云南、贵州、四川等省份得到普及化种植。

2 白芸豆种植现有技术

随着白芸豆经济效益的增加,我国各省市种植白芸豆的热情开始显著提升,但由于部分地区在地质条件以及种植技术掌握程度上的缺陷,造成优良品种产出较少,加之白芸豆的种植普遍没有形成集约化的综合管理,因此在施肥、病虫害的防治与管理上较为落后。

在种植的基本技术理论上,白芸豆属于高肥力作物,我国在过去种植白芸豆时,采用春播的形式,将白蕓豆进行粗放栽种,栽种土地的疏松程度、排水能力、土层厚度以及pH值等各个标准都未得到满足,田块栽种的肥力条件不佳,造成白芸豆种植后产出效益不佳。

种植户在后期管理过程中,缺少施磷酸二氢钾或硼、钼、镁、铜等微量元素的补给,造成白芸豆在种植后结荚数量少,落花落荚数量增加。白芸豆的分枝能力极强,大多数种植户种植白芸豆的过程中,往往因为不及时补水,造成田间郁闭,分枝没有及时摘除,从而减少了整株白芸豆的养分,因此结荚率大大降低且结荚后的豆粒也不饱满。且大多数种植户缺乏对病虫害防治的基本理论,无法在种植过程中根据白芸豆的生长状况和基本理论判断种植株是否遭遇病虫害,造成白芸豆的病虫害防治管理落后,严重影响产出质量和芸豆美观程度。

而且,我国在白芸豆种植上,虽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地域性产业带,以云南、贵州和四川为代表,白芸豆的产量提高迅速,但大部分的芸豆种植户仍处于传统的分散式种植,缺少集约化的管理和相关的理论知识培训,尤其是山区农民在种植白芸豆时既缺乏科学的信息来源,也无法形成较大的规模化种植,造成许多种植户的白芸豆种植无法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

3 提高措施

3.1 提高对白芸豆种植特点的理论学习

结合白芸豆的生物特点,白芸豆属高肥力作物,是一种耐寒、耐旱且适宜在温带和热带高海拔地区种植的经济作物,因此在种植土壤的选择上,必须明确选取土壤疏松、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光照较好、pH值6~7、中上等肥力地块。并通过施用有机肥增加种植土壤的肥力,整地时施入腐熟优质农家肥,1500~2000kg/667m2,草木灰1000~1500kg/667m2,或生物钾肥1kg/667m2,钙镁磷肥50kg/667m2,混拌作底肥,不宜施用过磷酸钙等化肥,适当施用硼砂。通过选地科学和有效施肥保证白芸豆的良好生长条件。

在选种上,种子宜选用生育中前期收获的种子,并选择具有油脂抗病能力的品种,必须用粒大饱满无病斑的种子,播种前晒种1~2d,以打破种子休眠,并用种衣剂加新高脂膜拌种,保证病毒的有效隔离,且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使出苗整齐。

在播种的过程中抓最佳节令、适时播种。在土壤温度10℃时就可以播种,一般在4—6月都可播种,每667m2播种量为6.5~8kg,要求播种深度在10~15cm。保证白芸豆种子的湿润,用新高脂膜喷洒表面,隔离病虫的同时提供充足的水分。如有前茬作物,前作应为马铃薯、荞麦、麦类、玉米、绿肥等,白芸豆不宜连作及低洼地种植。以单作形式为主进行播种,亦可与马铃薯、玉米、向日葵等间作或套种,净重1.3m开墒,行距65cm,株距60cm,播1100塘,株数应达2800~3300株/667m2。endprint

3.2 加强生育期田间管理

除了掌握基本的选地、选种以及播种的理论外,在后期的生育管理过程中,更要加强科学化管理。白芸豆种子播种后,在幼苗期要及时锄草、松土,促进根瘤生长在植株生长过程中注意平衡水肥,NPK比例和墒情要合理匹配。旱施追肥,做好中耕管理。白芸豆需肥量较大,在苗高20~30cm时,应及时松土除草、培土提沟,同时每667m2追施20~30kg碳铵做提苗肥,初花至盛花期每667m2用磷酸二氢钾1kg和0.2kg硼砂做叶面喷施,增加结荚率和光泽度,促进粉粒饱满,对提高产量有很好效果。

需要及时搭架,整理株型,白芸豆出土30cm左右,应该及时插杆及引蔓上架,做到一塘一杆,杆高应在2m以上,白芸豆喜光,在盛花期应打去一些侧枝和底部叶片,以免互相遮阴,影响结荚率,一般株高达2.5m就须封顶,使养分集中供应荚果,促使子粒饱满和成熟。

白芸豆种植过程中尤其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和管理,白芸豆最常见的病害为炭疽病、叶斑病,虫害为地老虎和蚜虫,一旦发现白芸豆的生长出现病虫害现象,及时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杀虫和防治在病虫害发生期,要按植保要求,用针对性药剂加新高脂膜进行防治。但需要注意的是,白芸豆的种植过程严忌乱用药,芸豆花期对农药较敏感,易发生药害,以嘧霉胺尤甚。因此,芸豆花期用药时,一定不能选择含有嘧霉胺、代森锰锌、炭疽福美、乙霉威成分的药剂,铜制剂也应半量使用。喷用此类药剂不仅会造成叶片发黄,严重时还会造成落花落荚。另外,在用药时,还应注意药液浓度配比要科学合理,一般花期应停止喷药,以免发生药害,导致芸豆落花落荚的大发生。

3.3 提高产业化种植

在盛产白芸豆的地区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或者乡镇企业的发展形成白芸豆种植的区域化种植,对种植规模较大的农户实行政策补贴和政策支持,对种植户进行从白芸豆生物特征、种植以及技术提高多层面的科学化理论教育,形成区域内的科学化种植和片区化种植。在区域内白芸豆种植形成一定规模和能力后,有条件的发展产业化种植,为白芸豆的种植和出口提供种植、加工、储存、销售于一体的经营模式。从而全面提高区域内白芸豆种植和生产的整体经济效益和科技水平,降低单个种植户的加工成本,增加区域内所有参与种植的农户的收入,实现区域内白芸豆种植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也能够为我国白芸豆出口提供专业的支持。

4 总结

白芸豆作为我国重要的出口贸易农产品不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同时通过出口贸易能够有效的转化为经济效益,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引导农民脱贫致富,因此得到广泛的种植,但种植技术必须科学才能够使产出有效得到提高。从种植户的种植水平提高、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在经济政策和宏观调控上,作出积极的改变和优化,才能最终促进我国白芸豆种植与生产的优化和质量的提高,从而保证我国白芸豆出口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雀福軍.浅谈芸豆栽培技术[J].科研技术推广.2016(6).

[2]苏立刚.芸豆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09(8):16.

[3]陆佩伟.日本白芸豆栽培技术[J].农业实用科技信息.2006(6):12.endprint

猜你喜欢

缺陷提高
且虔诚,且宽容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园林绿化植物应用现状与展望
印度电商为两大“缺陷”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