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与对策
2017-09-30余琪
余琪
[摘 要] 我国的商业银行由于历史原因积累了过多的不良资产,不良资产总额的逐步上升不仅会威胁到银行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甚至还会危及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金融秩序。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是国家政治体系、经济性、法律法规不健全三方面因素导致的。应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应借鉴国际社会的经验,通过提高银行信贷人员的专业素养,对不良资产进行集中化、证券化处理,健全法律法规建设,提高商业银行自身的服务质量和拓展新的服务模式,做到事前预防和事后控制,才能有效规避风险,降低损失。
[关键词]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 F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7)10-0158-02
据中国银监会的统计显示,在过去的数年里,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呈逐年递增趋势,同时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余额增长率均不断上升。不断积压的信用风险和房价的下行压力,让本已危如累卵的银行业雪上加霜。与此同时,商业银行的总信贷规模正在逐年递增,商业银行的信贷显然在人民币总信贷规模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的质量无疑成为了其资产负债管理和风险控制中的重中之重。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已然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研究目标,而对其的应对策略的探究也成为了焦点。
一、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分类
传统上将不良贷款定义为“一逾两呆”,即逾期、呆滞和呆账。这种资产的管理方式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如一切按照规定和要求来运行,何时发放商品,发放多少都由最上层的管理者决定。这样的体系不仅不能够按照需求和供给进行资源的合理分配,而且少数人权利太大且存在利益冲突问题,导致代理人问题,进而滋生寻租和腐败。这种古老的计划经济思想在过去的银行业根深蒂固,管理者默认为银行的钱来自于国家,将银行的钱贷给国有企业是理所应当的,几乎不需要考虑贷款风险;同时国有企业也存在类似的传统观念,认为企业是国家的,盈利还是亏损与个人无关,个人只需赚取稳定的工资即可,久而久之损害了国家的利益。国有企业运营不善,盈利营运能力低下,直接导致银行大量不良资产的囤积,如我国历史上海南发展银行因为不良资产过多而破产就是典型的例子。
如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下,“一逾两呆”不良资产分类方式已经无法在改革开放的步伐中与国际接轨。面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的现实,为了加强中国银行业在经济金融危机中的抗风险能力,适应中央银行对金融监管的需求,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特征的银行内部管理成为了大势所趋。
贷款的五级分类产生。1998年5月起,中国人民银行参照国际金融惯例,制定了新的《贷款分类指导原则》,将“一逾两呆”贷款分类改为适应国际大环境的五级分类制度,即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将借款人贷款损失的可能性作为新的贷款分类的标准。贷款损失的可能性几乎为0属于正常类;贷款损失的可能性不超过5%属于关注类;贷款的损失可能性在30%至50%属于次级类;贷款损失的可能性高达50%至70%属于可疑类;贷款的损失可能性在75%至100%则属于损失类。这一分类制度很好的契合了时代背景。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每个商业银行都应当是自负盈亏的独立经济体,不依赖于国家的补贴与救助。每个商业银行管理者应具备主人翁意识,才能更好地实施企业运营以及风险的管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无论是银行机构还是非银行机构都是风险载体,都要立足于市场,经历风险的考验。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而言,其业务主要是存贷业务,其风险则来源于贷款能否足额偿还,贷款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水平。而贷款的五级分类制度则直接面向对借款者偿还能力的区分,进而能够较为准确的给出银行所面临的风险水平,使银行能及时根据风险水平展开工作。在风险水平较低时,降低贷款要求拓展资金利用率以获得高额收益;在风险水平较高时,紧缩贷款,并加强对问题贷款的管理控制。根据各银行的风险水平,银行内部可实施相应的情境压力测试,时刻保证银行即便是在经济金融危机的背景之下,已然可以从容应付潜在的流动不足问题导致的破产风险。总而言之,贷款的五级分类制度以其对资产评估的全面性、日常管理的动态性以及贷款区分的精确性和真实性,成为了一项能够鉴别银行运营管理水平、促进银行管理人员防范并应对风险、便于中央银行及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的重要工具之一。
二、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
(一)国家政治体系因素导致不良贷款的产生
首先,就所有权角度而言,我国资产规模较大的商业银行都是国有控股型。自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整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面临严峻的考验。因其自身机制问题,国有企业普遍在市场中处在竞争劣势位置,多数企业常年亏损,亏损额逐年递增。而国有企业习惯依赖国家的财政补贴,缺乏足够的动力改善或创新运营模式,国家财政长时间的不平衡导致政府无限制补贴国有企业巨幅亏损的能力逐渐减弱。虽然银行业在过去几十年来一直有很高的进入门槛,使得国有控股银行的经营处于垄断地位,但国有控股银行也不例外的存在相似的经营问题,在运营上缺乏创新,服务上缺乏人性化且风险管理上缺乏全面细致积极的管理。这些问题在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化,尤其是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开放后将被放大,国有控股的商业银行正逐渐面临着更多国内外具有创新意识和竞争优势的商业银行的挑战,存贷利差在市场化竞争的条件下无疑会收窄,运营能力和服务水平较为低下的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高额垄断利润将被打破。除此以外,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在过去的几十年内给与盈利能力较弱的国有企业发放了过多贷款,而這些贷款大多数难以足额偿还。
其次,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在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委托代理问题依然存在。虽然国有企业为全民所有,但没有实际的所有人。管理者均由国家指派并且没有股东对其经营能力提出要求,管理者只有工资收入,与其经营管理和业绩没有联系。因此,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和激励约束机制,使管理者不但缺少工作积极性还可以肆意滥用权力致使寻租腐败,谋取私利,使国家利益受损。
(二)经济性因素会导致不良贷款的产生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银行系统的稳定性息息相关,国外经验显示如果不良资产没有被妥善的管理,那么它将会导致银行系统的崩溃和蔓延全国的金融脆弱性。因此,金融监管部门对贷款质量的监管在保证一个稳健的金融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它能够在银行体系面临严重的市场风险时给与及时的警示。GDP增长率、建造业支出增长率、外汇储备增长率、股票指数增长、通货膨胀率行、人均收入增长率、失业率都是产生不良资产的主导经济性成因。
(三)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也导致了不良贷款的产生
商业银行與企业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不明确,缺乏法律保障。法律制定者对金融市场的了解欠缺,导致了信贷管理远低于国际水平。部分地方政府实行地方保护主义,对执法人员施行政府干预以至于影响司法公正,一些部门不按照法律规范严格执法,使得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人员维权困难。同时我国金融监管机构不足,且缺乏对银行资产的风险性管理。金融监管部门监管能力欠缺,对商业银行内部人员的有效监督不足,导致监管名存实亡,风险依旧。
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应对策略
应对不良资产应做好事前预防和事后应对工作。事先预防考验的是银行管理者和信贷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贷给怎样的借款者以及借款拥有怎样的资质可以保证贷款能够足够收回;而事后应对则考验的是银行资产管理人员是否能对已形成的不良资产正确的处理,以求最大幅度的降低损失和潜在的破产风险。
(一)信贷人员的专业化
银行的信贷人员应当具备全面的专业素养,其主要负责调查贷款公司和贷款个人的实例和潜力以及其潜在的还款意愿,且信贷人员直接与银行贷款发生关系。银行资产的好坏与信贷人员贷款能力直接相关。银行业用贷款的6C标,即借款能力(Capacity)、借款人品德(Character)、资本(Capital)、担保(Collateral)、经营情况(Condition)、连续性(Continuity),来重点评估借款人的借款能力、偿还能力、道德观念、本身财产等内在因素和借款人在申请借款时的经济环境这样的外在因素,来降低商业贷款的风险。
(二)进行不良资产的集中化处理
即由一家不良资产管理公司将银行的不良资产按照公平市价收购。该商业银行由于将不良资产都出售给了资产管理公司,其剩余的都是优质资产,因此成为了资本充足且资产质量优异的银行,并不再承担不良资产的损失所带来的风险。美国和瑞典就是采用这一手段而取得成功的代表国家,值得学习和借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美国国会通过了法案成立重组信托公司,并将美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集中化处理。得益于高度发达的全球金融市场,这一举措短期内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为美国后期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基础。而瑞典则选择成立多个资产管理公司处理不良资产,其中包括政府成立的国民资产管理公司和银行下属民营资产管理公司,其对运营不善的银行分为两类,一类是不良资产问题较为严重的银行,其不良资产由政府成立的国民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管理;另一类是不良资产问题较轻的银行,其不良资产由银行下属民营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管理。这样的分批管理目的在于让银行自主承担一部分不良资产的处理,提高银行整体的资产管理能力。
(三)不良资产证券化
1.概念及方法
不良资产证券化是一种对不良资产重新分类打包并出售给相应风险承受级别的投资者的不良资产处理措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曾使用这一手段剥离银行的不良资产而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其具体方法是,商业银行将不良资产统一出售给特殊目的机构,由特殊目的机构负责给不良资产包装并定价,继而由信用增级机构为资产提供担保,最后由信用评级机构对不同类型的证券进行适当的信用评级。这种不良资产处理方式的优势在于,将不良资产的处理过程进行专业化分工,由专业部门来运营资产的包装、定价和销售。使得不良资产的证券化更为有效率。
2.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方式
首先,在于要存在一个完善而健康的金融市场作为交易平台,并且有规范化的法律来支持不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及销售中可能产生的一系列风险。
其次,发达且繁荣的证券交易市场也是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基础,如果证券化的不良资产在证券交易市场上缺乏有足够风险承受能力的买方,那么不良资产证券化就毫无意义。
(四)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为商业的发展提供的是越来越自由的环境,市场的运行秩序除了无形的市场之手手来调节而往往是不够的,还需要国家政策法规的宏观调控,来为商业信贷业务提供一个更安全的平台。立法者要更加专业的制定相关法律法条,执法者要秉公执法,监督者更是要珍惜和用好手中的监督权;地方政府应当合理行使自己的权利,做到司法独立,不干预工作人员执法;相关工作人员也要树立法律意识,合理使用手中的权力,合理利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将国家的利益损失程度降到最低。
(五)提高商业银行自身的服务质量和拓展新的服务模式
在市场化和对外开放发展逐步深化的今天,市场上的每个主体都面临着更激烈的竞争以及更严峻的来自国内外同行业者的挑战。而商业银行作为一类利润率颇高的行业,其所处的环境尤为如此。我国的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控股的商业银行由于历史原因缺乏服务竞争力、运营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在其过去过度依赖的高额息差收入将逐步收窄,但不良资产却不断累积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不但要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和拓展新的服务模式,还要做好风险控制管理工作。
总之,应对不良资产的产生,需要国家、企业、管理者等多方面的积极配合与联动,管理者要担负起相应的责任,树立起主人翁意识,妥善经营,尽可能降低因人为因素所造成的不良资产的产生。在不良贷款产生之前加强对信贷人员专业技能的培养,正确识别有价值有信用的借款者,整体上提升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做好事前预防;在不良贷款既成事实无法足额收回后,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将不良资产剥离出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防范不良资产对净资本的侵蚀以导致的破产风险。
[参考文献]
[1]郭玉洁.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及对策[D].山东建筑大学,2013.
[2]张晓峰.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8.
[3]冉庆峰.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5.
[4]谈科.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防控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9.
[5]屠德俊.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与对策[J].世界经济情况,2009(2):23-27.
[6]谢冰.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宏观经济影响因素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6):22-25.
[7]舍鹭莎.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应对策略研究[J].华商,2008(18):115-116.
[8]张红.谈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解决方法[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1-12.
[9]刘颖.银行不良贷款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浙江大学,2013.
[10]高媛.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4.
[责任编辑:潘洪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