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琴基础课课程体系》教改现状调查分析

2017-09-30林嘉旋

艺海 2017年6期
关键词:教改调查分析

林嘉旋

[摘要]为进一步完善钢琴教学课程设置,本文调查分析了《钢琴基础课课程体系》教学课程的具体实施方法、效果,探讨了推广钢琴应用技能体系教改的应对策略。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于2017年3月在韶关学院音乐学院大一、大二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放123份问卷,有效问卷112份。学生对目前课程教改满意率为68.5%,有85.36%愿意积极参与教改中。结论:通过对钢琴应用技能体系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钢琴综合弹奏素质。增强学生学习主体的意识,学生更能明确学习目标,加强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相结合。

[关键词]钢琴课程体系 教改 调查分析

随着中小学音乐课程的不断改革,高等师范音乐教育面临教改课程推行。钢琴课作为专业院校的主要课程,是教学改革的主要环节,其重要性对大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大一、大二学生中进行《钢琴基础课课程体系》教学改革,不仅可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效率,而且可增强学生学习主体意识,明确学习目标,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和教育实践相结合,为今后做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资料显示,在全国高校的音乐学院中,还普遍存在采用过去的教学模式,学生掌握的仅仅是弹奏的基本技能,还存在理论知识缺乏、对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等方面的掌握比较薄弱等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学生弹奏技能训练以及钢琴教学法等理论知识进行调查,探讨学生不仅要重视钢琴技能学习,更要提高钢琴作品赏析和钢琴艺术概论史的素质培养;同时要加强即兴伴奏训练、自弹自唱训练,为学生提供舞台实践与理论教育学习的机会。为此,笔者参加了自己所任职学院的2016年第二学期《钢琴基础课课程体系》教改会议。会议上确定了大一、大二学生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材选用及补充的相关教学内容。通过《钢琴基础课课程体系》学习,可明确学生学习目的,旨在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综合熟练应用钢琴各种技能的能力,全面提高艺术修养和音乐内涵。

一、资料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调查员于2016年11月~2017年3月在韶关学院音乐学院大一、大二学生中抽取12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23份,回收问卷123份,有效问卷112份,有效率为91.05%。(1)有效问卷中男生43名(34.95%),女生80名(65.04%),年龄19-21岁。上述是该院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大一、大二学生,本次调查所抽取的对象样本足够,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調查问卷的设计

问卷设计是自行设计问卷内容,问卷内容包括韶关学院音乐学院的教学情况、教学形式以及教学内容进行调查分析。

(三)、调查方法

韶关学院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大一、大二共有8个班级,随机抽取4个班级共12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采用无记名方式填写问卷,小组成员与调查对象说明调查目的、注意事项,不偏私,不作弊。符合以下任一条件者按无效问卷处理:1、漏答3题;2、整份问卷选项有规律或相同;3、非多选题勾选多项。

二、结果

(一)、学生对弹奏基本练习不感兴趣

这次抽查的学生中,89.31%的学生都学习过钢琴,其中13.69%是从小学习钢琴,有基本的弹奏技术和表演技能。63%的学生中对基本练习不重视,每天为了应试而反复练习,从而缺乏主动性,以及缺乏对理论知识的学习。

(二)、学生缺乏理论知识学习

大部分的学生都应该清楚钢琴课作为一门必修课在大学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学生重技轻文的现象占总数的70.89%,学生分析钢琴音乐作品的背景及相关的音乐要素时,往往分析乐曲和把握乐曲的能力较低,这样会使整个音乐教育出现严重的弊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内涵,就必须要重视钢琴弹奏综合素质和艺术文化修养。

(三)、目前钢琴基础课授课情况见下表

以上表格调查反映90%教师在课堂上是比较重视基本练习训练,只有10%的教师不重视基本练习;在授课内容上,30%的教师会涉及理论知识的讲解,例如作品的创作背景。70%的教师比较重视技能训练。72%的教师会涉及“教学方法”的授课内容,28%的教师不涉及教学方法。教师重视这门课程的占70%。由此可见,教师还是比较重视钢琴演奏技能和教学能力的培养。

三、在问卷调查的结果看主要存在问题

(一)、课程学科建设有待提高完善

在院系的钢琴课上,大部分教师比较重视技能技巧训练,忽视理论知识授课内容。即使院系有开设钢琴理论知识课程,学生对此也不注重学习,总是以技能表现一切的思想为主导,主观意识存在偏差。导致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没有合理规划,既没有达到国家的培养目标也没有达到社会需要的钢琴教师的教学能力,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钢琴教师的艺术修养有待提高

在传统的钢琴课中,往往教师一般一学期只教会学生弹几首乐曲,对于“教学方法”的授课内容和基础的理论知识教师都不重视或者上课比较随意,所以教师自身要通过不断地进修学习,提高示范演奏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跨学科综合素质。

(三)、学生学习主观意识不强

首先,学生入学后普遍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主动性差。“教师教什么,我就学什么”,自己很少思考,不主动培养学习习惯。其次,学生对钢琴理论课程认识不够,对院系开设的钢琴教学法和钢琴艺术概论没有很好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因此,学生在加强提高弹奏水平的同时还要重视理论实践。钢琴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但自己要会弹,还要教会别人如何弹。因此,学生要增强自我学习的能力和积极性,加强实践教学的能力。

四、对“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

(一)、构建一个完善合理的课程体系

把钢琴基础课程由原来单一的技能技巧课开设成综合课:有钢琴教学法、钢琴艺术概论、钢琴即兴伴奏、钢琴演奏、钢琴自弹自唱课程等。这些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拓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材的选用,补充相关教学内容

首先,关于“钢琴教学法”方面的教材都比较多,有朱工一《钢琴教学法》、高校艺术概论编著组《艺术概论》、约·霍夫曼《论钢琴演奏》、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等。教师因材施教、综合分析教材的能力、吃透教材的能力、这将对课堂效果起到积极的作用。其次,我们现在目前钢琴课的选曲范围相对比较窄,一般都沿用巴洛克时期到古典时期,再到浪漫派时期的作品,很少涉及印象派或者是近现代时期的作品,因此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除了巴洛克时期的巴赫,我们应该适当增加学习例如亨德尔、斯卡拉蒂等作曲家的作品。还有近现代美国出现的一些著名的爵士音乐。增加自弹自唱教学内容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学生能弹不能唱,能唱不能弹的现状,能够提高学生的钢琴综合弹奏素质。所以,要积极调整教学内容、全面掌握学科知识,才能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适应社会的需求。

(三)、实行多种授课方式

传统的音乐院校的授课方式都是“一對一”的授课,这种方式学生很容易模仿老师的动作,老师对技能的讲解非常清晰,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弊端就是学生容易产生惰性,习惯依赖老师,自己往往很少思考这首乐曲怎样练习,很少与同学互相学习和借鉴。想要打破这种陈旧的学习形式,首先,可以以小组课的形式上课,同学之间互相观摩,学生可以很快掌握弹奏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开设大班课,增加“钢琴教学法”“艺术概论”等理论课程,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全方位、立体的教学,丰富学生的视野,展示钢琴艺术丰富的艺术宝藏。要避免钢琴课重视技能技巧、忽视理论学习的现象,做到教学内容与知识结构相互协调。

(四)、建立学生评价机制的档案库

在学生四年的学习时间里教师要有效制定教学内容课程计划;建立六个学期的教学内容考核表格,打破以往只见成绩分数,不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局面。建立档案库有利于教师客观的评分,避免主观印象打分,造成不公平现象。建立档案库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每一学期的进步与不足之处。记录学生钢琴技能与理论课程的学习成绩,能够满足师范音乐专业钢琴技能综合性特点的考评要求,全面建设有师范特色钢琴基础学科。

高等师范钢琴基础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改革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只要我们坚决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针,我们的教学水平一定会更上一层楼,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走入社会。

(责任编辑:翁婷皓)

猜你喜欢

教改调查分析
虚拟机服务器在教学实践中的探索研究
初中美术教改新思路初探
以私立华联学院为例谈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和构想
以私立华联学院为例谈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和构想
让学生乐于参与,让课堂更加精彩
云南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课外体育现状的调查分析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具体解决措施研究
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泸州市泸县初中生体质现状调查与分析
华东地区高校园林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现状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