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于无声处触动你:是枝裕和电影《海街日记》解读

2017-09-30张睿刘星伶

艺海 2017年6期
关键词:文艺片女性

张睿 刘星伶

[摘要]电影《海街日记》看似平淡却有着不动声色的力量,以静美、温情的风姿撩拨着观众的心扉。是枝裕和导演用温情脉脉的镜头,静静地描述着古城镰仓的人间四季,光阴流转中,用无数精心设置的细节诉说着有关时间、有关亲情、有关人生的故事,我们终将明白生命的意义,生活就是一路向前的旅程,无关痛苦,无关悲伤。电影《海街日记》如同一杯青梅酒,沁人心脾,于无声处触动你。

[关键词]海街日记 是枝裕和 文艺片 女性

每一个导演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显著的作者印记,就像作家之于写作,其风格就像是一个印章,大家一看就能知道这是谁的作品。是枝裕和导演的作品就有着鲜明的印记,他能把平常、零散的生活完全真实、朴实地再现,并且赋予它以自己的味道。他的切入角度总有他自己的特点,用云淡风轻的叙述手法,自然呈现故事的发展,情感温柔,影调温和,人物温情,给人一种温暖的力量。

电影《海街日记》作为是枝裕和导演重返戛纳影展的精心之作,传承了传统日式美学风格,把故事地点选择在日本千年历史古城镰仓,讲述了三姐妹在父亲去世后接纳同父异母的妹妹共同生活的故事。是枝裕和作为日本现实主义的新代表,他让现实通过具有美学意味的空间而被观众感知。相比深宅大院飞檐碧瓦,是枝裕和镜头下的小家小户,大多脱离了都市生活,在稀疏青葱的乡下显得安静纯粹。是枝裕和的影像世界,画面缓缓流淌,安静自然。他的独特理念,不仅打通了他自己,也连接了同时代的导演,延续了黄金时代的大师印记。

一、家庭题材,独特表达

《海街日记》作为一部关注家庭题材的电影作品,导演在人物设定与情节叙述上的处理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这部影片没有注重于表现两代人之间的摩擦碰撞,更多的是“被抛弃的孩子们”这样一种群体的生活表现和情感触碰。本片几乎没有什么男性角色,“父亲”这一形象在影片一开头就已经去世,一切围绕着女性角色故事发展的主线展开。

大姐幸坚强而隐忍,由于父亲的婚外恋,导致家庭破碎,母亲逃离,她早早担起家庭的重任,所以内心中对父母充满怨恨,甚至还和父亲一样差点变成了他人家庭的破坏者。二姐佳乃洒脱、叛逆,凭借着自己的真心和真诚去对待爱情,可爱情却一次又一次让她挫败、受伤。三姐千佳个性率真,没心没肺,对外表看上去有点非主流的店长好友滨田有好感,但又不敢靠近、胆怯。同父异母的妹妹由于母亲对他人婚姻的插足产生的罪恶感,致使她面对周遭环境变得小心而敏感,但是玲生性善良、乖巧、懂事,三位姐姐十分疼爱,愿意接受她、爱护她、照顾她。就这样,四个性格迥异的女孩儿生活在一起,虽然破碎的家庭经历给大家带来过伤痕,但是她们彼此互相关怀、互相照顾,学会放下、学会成长,用微笑、宽容和爱来润泽生命,拥抱这个世界。

《海街日记》在面对这种家庭题材时,细节表现真实生动,情节处理巧妙自然。全篇虽然看上去情节简单、叙事性不强,但细细品味,这些普通日常生活的细节通过是枝裕和的影像表达,却始终透露出一种生活的哲思与人性的温暖。

影片中三姐妹在父亲的葬礼上第一次见到了同父异母的妹妹,没有过多的交流,虽然只是简单的几句客套话,几个眼神,几个动作,在镜头的表现下却体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愫。在山形县她最喜欢的地方,四人聚集在一起,三个姐姐对玲道感谢,三声“谢谢你”,是三人离开父亲十五年,隐藏的亲情的初次外露。

姨外婆嘱咐幸小心是不是别有用心,这个情节一出,观众的心里咯噔一下,害怕出现更为俗套的剧情。然而,这一页被轻轻巧巧地带过,处理得自然流畅。女儿们和独自逃走的母亲之间的矛盾,通过外婆的法事和最后剩下梅子酒的巧妙设置,也很快就被原谅和释怀。

“是枝裕和的电影,独特的风格标志之一便是采用生活流式的叙事手法,平淡如水地将生活的细枝末节不加修饰地呈现在荧幕上。”是枝裕和这种弱化冲突,平淡处之的方式,犹如冬日里一道暖阳,带给观众浓浓的暖意。这似乎有别于大多数家庭题材的叙事手法,也许这就是是枝裕和对生活的思考和残酷现实的温情观照,当然,这也是他独特理念的一种表达。

二、抽象情感。具象呈现

是枝裕和擅长将人物之间的微妙情感通过生活中具象化的事物外化出来,温润观众的心田,引起共鸣。电影《海街日记》中的古城镰仓,生活节奏缓慢,自带了生活流逝和时间驻留的意味。“自然季节的画面、景色、物象等镜头不再仅仅作为人物社会生活活动的背景出现,而是普遍作为自然生命和人生生命的内涵隐喻而呈现。”香田家院子里的那棵梅子樹是外公外婆亲手种下的,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承载着满满的回忆。回忆就好像是借助了树木生长的形式,被留存了下来,这一棵树仿佛是四季流转的时间刻度。种下青梅树的外婆常常不乏寓意地感慨,“要去虫还要消毒,活着的东西是很费工夫的”。但大姐幸仍愿意费工夫地照料老树,这不仅是大家每年对做梅酒的期待,更是对外婆外公的记忆与怀念。

每年姐妹们都会共同处理满枝的青梅,延续了老一辈的做法,分给亲邻,用来酿酒。小妹玲去摘树上的梅果,大家在梅果上刻下互相的名字,标志着三姐妹对于新妹妹的认定和接纳。姐妹四人总是经常喝梅酒,喝着梅酒总是说出一些平日里不说的话,小妹也是通过意外喝醉暴露出自己真正的内心。正当外婆七七祭时,幸与多年未见的母亲相遇,但心结始终没有解开,直至母亲离别之际,再次提起梅酒,幸与母亲之间似乎找到了情感的纽带。后来,幸亲手将外婆酿制的最后剩下的梅子酒送给了母亲,顿时间这梅酒化解了母女之间多年来的矛盾。梅树、梅果、梅酒在电影中巧妙融入并寄托于情感,使得人物之间复杂的情愫得以具象化呈现,深深感染着每一位观众。

除了梅树、梅果、梅酒外,幸做的炸物、荞麦面,千佳做的鱼糕咖喱,爸爸的沙丁鱼面包,海猫食堂的竹夹鱼……这里的每一种食物似乎都能勾连起对某个人、某个时代的回忆,岁月在变,可是味道不会变,食物里饱含的人情味更不会变,才下舌尖,又上心头,已分不清哪一种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食物,在这里,已然成为了这部影片人物细腻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

最后不得不提的则是樱花,在玲去上学的时候出现过,使画面增添了几分柔美和娇嫩。在玲和风太这对小情侣骑单车游樱花隧道的时候也出现了,这时的樱花恰巧流露着少年们爱情的意味。许多人对《海街日记》的印象最深刻的无疑是樱花大道的那段,騎行途中正好有一片樱花花瓣飘落在玲的头上,美得让人心颤,这无疑是纯洁美好爱情的喻示。是枝裕和也说,“风”、“摄影机”记录了最美好的她,这很有可能会成为浅野玲的扮演者广濑玲的演艺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镜头之一。

三、生死之道,淡然处置

日本画家古贺春江曾经说过一句话:“再没有比死更高的艺术了,死就是生。”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也讲过:“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生是死的开始,死是生的轮回,这是日本人对生死之道的领悟。在日本很多的电影里,都有对生死的解读。

“死亡是一面镜子,折射出生命的姿态,成为理解生命本身的参照。”是枝裕和导演的电影《海街日记》特意植入了葬礼情节来诠释对生死的认知。影片从父亲的葬礼开始,又以二宫女士的葬礼结束,中间还穿插了外婆逝世七周年的法事。影片并没有渲染由死亡带来的沉重而压抑的气氛,而是淡然处置,静静描写,尽量去除了与悲恸有关的细节,希望所有人能感谢生活,感受平凡事物的美好,思考生的意义。

海猫食堂的二宫女士在影片中说道:“虽然如果马上要告别这个世界,但对于美好的东西还能感受到它的美好,那也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吧。”导演并不希望放大死亡的概念,更希望生命的终结能带给人们更多美好的念想。二宫女士和父亲在生命的弥留之际感受到了樱花盛开时的刹那芳华,虽然生命如樱花般短暂,但不应为此而悲伤与惆怅,更应淡然面对生与死,珍视樱花绽放其间绚烂而美好的时光,这才是生命真正的意义所在。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是日本人特有的生死观。日本人对于死亡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日本人看轻生死,尊重生死。生与死的界限并没有那么明显,从生到死只是自然的轮回,死亡带来的离别对于他们来说更是一种新生。

四、结语

电影《海街日记》看似平淡却有着不动声色的力量,以静美、温情的风姿撩拨着观众的心扉。是枝裕和导演用温情脉脉的镜头,静静地描述着古城镰仓的人间四季,光阴流转中,用无数精心设置的细节诉说着有关时间、有关亲情、有关人生的故事,我们终将明白生命的意义,生活就是一路向前的旅程,无关痛苦,无关悲伤。电影《海街日记》如同一杯青梅酒,沁人心脾,于无声处触动你。

(责任编辑:黄晓利)

猜你喜欢

文艺片女性
消费社会下电影的发展现状及文艺片出路探析
当代文艺片的灰色诱惑与艺术表达
泛娱乐时代文艺片的市场化生存路径探究
汤唯产后复出加盟毕赣新片,华策影业大制作加持,文艺片市场是否迎来最好的时代?
21世纪以来被拐卖女性文学中的典型形象
《闲情偶寄》中的中国女性之美
论女性的可持续发展
从服装史的角度研究《唐顿庄园》中的女性服饰
于兰蒙特利尔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