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有害生物的预防与治理研究
2017-09-30王小峰陈小艳尹卫华王金英
王小峰++陈小艳++尹卫华++王金英
摘 要:随着我国造林绿色事业的逐步推进,不同地区林业部门纷纷投入进林业有害生物预防与治理工作中,林业有害生物预防与治理任重而道远,新时期下,要想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预防与治理,就需要对预防与治理措施开展研究分析,以促进该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文章通过分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现状、问题,对林业有害生物的预防与治理措施展开探讨,旨在为如何促进林业有害生物预防与治理工作有序开展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预防;治理;发展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931028
我国有着十分丰富的森林资源,要对林业有害生物开展预防,对林业有害生物开展治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我国造林绿色事业的逐步推进,不同地区林业部门纷纷投入进林业有害生物预防与治理工作中,林业有害生物预防与治理任重而道远,新时期下,要想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预防与治理,就需要对预防与治理措施开展研究分析,以促进该项工作的有序开展[1]。由此可见,对林业有害生物的预防与治理开展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现状、问题
1.1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现状
为了实现生态环境的有序健康发展,近年来全球各国均推进了植树造林的发展进程,我国亦不例外。十二五期间,我国森林覆盖率由20.36%上升至21.66%,森林面积达到2.08亿hm2。结合十三五计划,我国将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到2020年,我国森林覆盖率将上升至23.04%林业自然保护地占国土面积要超过17.00%,由此表示造林面积将是十二五期间的2倍。受森林面积的不断扩大及生态环境脆弱特征影响,无疑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林业有害生物预防与治理工作的难度。要知道林业有害生物可对森林资源带来极大危害,因而相关统计数据指出,我国均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予以开展林区病虫害预防、治理,由此提升了国家财政支出,对营林生产、林业生态有序发展造成负面影响。林业有害生物预防与治理工作难度提升,主要原因在于:近年来,人工造林不断展开,特别是单一树种纯林的增多,一定程度上使得林业有害生物引发面积逐步扩大;伴随有害生物种类的增多及适应能力的增强,一定程度上使得林业有害生物预防与治理工作难度提升;林业有害生物暴发存在周期性特征,该种潜在威胁无法得到有效消除,一定程度上使得林业有害生物预防与治理工作难度提升。
1.2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问题
现阶段,我国林业部门在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预防与治理工作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于:林业有害生物监测体系不健全。受林区森林面积十分大影响,使得对林区有害生物开展人工监测、预报极为不现实。现阶段,林区有害生物监测点、预报点的构建,对有害生物预报起到了相应的作用,然而因监测点、预报点基础设施过于陈旧,监测预报方式方法不够先进,监测预报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足等,使得林区有害生物监测预防工作进行与实际目标实现相互依旧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未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得不出先进科学防治技术的有效支持,使得林区有害生物预防与治理手段长期得不到改善。现阶段,开展林区有害生物预防与治理工作仍主要采取大范围喷洒农药的方法,由于没有明确确定有害生物引发区域及危害程度,此类方法无疑会提升有害生物抗药性,还会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
2 林业有害生物的预防与治理措施
全面林业在时代发展新形势下,要紧随时代发展潮流,强化改革创新,在先进理念、成功发展经验的支持下逐步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预防与治理,如何进一步促进林业有害生物预防与治理工作有序开展可以从以下相关措施着手。
2.1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措施
2.1.1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雷达技术的应用
借助雷达技术对林区生物发出的信号开展搜集、分析,可达成对生物实时转变趋势的有效监测,为后续采取针对防治对策提供有力依据。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雷达技术的应用,雷达通讯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20世纪50年代,一些先进国家便试图对通讯雷达开展功能改良,并依据生物学相关理论知识,把生物发出的特殊信号用以雷达监测对象,推进了应用雷达监测生物活动的初步研究。在此方面我国当前依旧处在发展阶段,不过经由逐步引入、创新,如今已推出较为完备的雷达监测系统,并于相应林区开展了有害生物试点监测,收获了可观的成效。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雷达技术的应用,具体而言,雷达有害生物监测技术,融合了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于监测区构筑起一个立体状的网络,进一步对此立体网络中林区树木生长、有害生物活动等情况开展实时动态监测,并依托数据搜集、数据传输系统,将实时搜集的信息数据传输至中央控制计算机中,达成信息数据的实时分析、数据成像,为工作人员开展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提供有力依据。即便目前我国林业在雷达技术应用方面依旧存在一定局限性,其中一些关键技术难题尚未解决,但伴随科技的进步及先进设备的不断推陈出新,雷达技术势必能夠得到更广泛的推广。
2.1.2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受我国林业资源覆盖面广、各个地区林业情况各不相同影响,使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单凭人力资源面临不小的局限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则能够达成对林业的实时、快捷、精准监测及预报。数字化林业以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为主要技术支撑,且其中以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发挥着基础、核心作用,它们主要作用于对一系列空间信息数据开展搜集、处理,并达成对监测预报结果的空间呈现、统计。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化林业是推进传统产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动力。鉴于此,相关部门应当将科学完备的数字化、信息化系统用以林业现代化基本特点,构建森林资源管理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体系,积极推进林业数字化发展建设。
通常而言,单凭人力开展林业信息监管总是会给人以独木难支的感觉。伴随社会经济的飞速进步,为数字化技术发展创造了良好契机,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可达成准时、准确、有效的预防、治理[2]。伴随信息化进程的逐步推进,数字化林业管理技术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大势所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数字化技术应用可推动传统林业管理模式改革创新,因而,应当构建健全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数字化系统,积极促进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有序开展。endprint
2.1.3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近年来,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同样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创造了极大便利。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可对树木遗传性状予以转变,培育出具备优质基因的树苗。转基因技术的进步为转基因树木带来了十分可观的发展前景。现阶段,可应用一些植物中蕴含的抗虫基因来开展转基因树苗培育。即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起步相对晚,然而近年来依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于全球范围内,以展开了数以百计的树木品种转基因培育,转基因技术势必会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举例而言,信息素是一类无公害生物农药,可发挥大规模诱捕或者趋避有害生物的作用,可经由引诱天敌以对有害生物起到防治的作用。现阶段,昆虫信息素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主要作用于种群监测、迷向及生物农药组合运用等方面,其优点在于具备一定的生物活性、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不危及天敌、不易形成抗药性等。鄂尔多斯应用信息素对美国白蛾、红脂大小蠹展开监测,收获了可观成效。此外,舞毒蛾、灰斑古毒蛾、光肩星天牛、白杨透翅蛾、杨干透翅蛾、柳毒蛾等昆虫信息素在监测此部分害虫发生期、发生量等方面,方法便捷、效果良好,相较于传统监测方法显著更优。昆虫信息素可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带来极大便利,具备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2.2 营林生产管理措施
2.2.1 提高森林质量
以提高全面林区森林质量、生态环境质量为目的,强化对营林生产的有效管理,在管理期间,务必要采取科学有效对策以确保林区树木的成活率、保存率,进而促进林区质量的切实提高。提高森林质量,具体而言:林业部门应强化思想认识,提升对营林生产管理的重视度,结合现阶段林业市场发展实情及趋势,建立适宜林区跨越式发展的科学举措。林业部门应给予营林生产管理充足的资金支持,经由对林区监测、管理设备等开展更新升级,为实现国家造林目标提供切实保障。积极组织全面开展植树造林、绿化活动,引领社会大众感受劳动快乐,强化自身环保意识,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2.2 强化森林抚育
强化对森林资源的有效抚育,基于对林区的科学规划,推进种植、采伐相互的有效结合,早林区适当承载力范围内推行复合经营发展模式。强化森林抚育,具体而言:结合林区实际情况,对林区开展科学合理划分,现阶段依据树木抚育水平可划分成补植抚育型、封护型以及改造型,该3种种类的抚育水平对应需求的管理技术、标准存在极大差异,因而务必要采取科学针对的管理对策。为了改善林区经济效益,在对林区开展立体开发期间,应当对商品林区、限伐区以及禁伐区等森林资源采取科学有效的采伐对策。对于商品林区而言,应当对传统生产经营模式予以革新,拓宽生产链条,提升木材应用附加水平;对于限伐区而言,应当结合生态环境实际情况,开展更新性采伐;对于禁伐区而言,应当强化对树木资源的抚育,促进其生态环境价值的有效发挥。
3 结束语
林业有害生物预防与治理是一项基础性公益事业,是现代林业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唯有开展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可为森林健康、生态保护、社会健康提供切实保障。鉴于此,相关人员务必要不断钻研研究、总结经验,全面分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现状、问题,结合林业发展实际情况,强化对现代监控技术的应用,强化对现代防治技术的应用,提高森林质量,强化森林抚育,积极促进林业有害生物预防与治理工作有序开展,为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林江达.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与营造健康森林的有效措施分析[J].绿色科技,2016(13):99-100.
[2]瓮岳太,薛煜.化感作用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J].中国森林病虫,2015(03):38-40.
作者简介:王小峰,本科,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七溪岭林场,林业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陈小艳,专科,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七溪岭林场,林业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尹卫华,大专,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七溪岭林场,林业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王金英,中专,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七溪岭林场,林业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