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2017-09-29吴加江
摘要:教学是对知识认知和情感把握的有机结合,有效的教学活动能够使学生在知识层面和情感层面都能得到提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需要主动出击,运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与理解,使学生从内心里想要学习数学,如此才能实现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本文主要从明确教学目标、设置教学问题、联系生活实际三个方面对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明确目标;教学问题;生活实际
新课程改革冲击了传统的数学教学观念,使教师不得不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寻求新的突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使学生对数学课产生反感情绪,这样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质量。因此,我们必须从转变观念开始,改变以往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研究数学知识,如此才能够提升数学课的有效性,使学生真正地掌握数学知识。笔者就多年工作经验,对如何实现小学数学的有效性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一、 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指明了方向,对教学活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明确目标就是也叫做目的化教学,这是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一种常见的方式,使教学活动始终围绕想要达到的教学效果进行,从而促进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我们知道,符号是数学最常见的语言,是人们计算、推理、解题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能够懂得符号的含义,用符号解决实际问题。另外,我们在确立目标的时候要注意目标的可行性,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要保持适当的难度,如此就能使学生更快地将数学符号转化为知识,有效地提升数学课程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分与合》这一单元时,我们首先要明确这一部分的教学目标是:1. 认识5以内的数字以及掌握它们的分与合;2. 通过画与写的方式理解分与合的关系。在明确了教学目标之后,我通过对课件的讲解,使學生认识了数字1~5,并且掌握了它们的分与合,然后,我用卡片和贴纸跟学生做游戏,让学生将数字符号转化成为数字和花朵,使学生理解了分与合的关系。我在明确了教学目的之后对这节课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时更有方向、有目标,有效地提升了课堂效率。
二、 设置教学问题
笔者在上文浅述了教学目标的重要性,而教学问题是与教学目标紧密相连的。有人说,问题相当于数学教学的心脏,因为它决定着学生思维的发展走向。可以说,教学问题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导向标,是学生勇攀知识高峰的动力。我们在平时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可以用设置问题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这样学生就会对问题进行主动思考与探究,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或在教师的带领下解决问题。设置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设置教学问题可以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少走弯路,提升数学课的效率。
例如:在学习《认识方向》这一单元时,我对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四面八方这个词中的‘四面指的是什么吗?”学生回答:“东、南、西、北。”我接着问:“你们记得xx公园在我们学校的哪一方向吗?”学生回答:“北面。”然后我继续问:“你们谁能说出我们学校的东南西北都有什么?”学生纷纷举手,踊跃回答这一问题。我通过提出以上三个问题,设置了教学情景,成功地引起了学生对“方向”的思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主动探究,加快了本节课的学习进度,有利于实现本节课的有效教学。
三、 联系生活实际
新课标强调,小学数学教育应该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背景作为依托,坚持实事求是,利用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交流,帮助他们熟练地掌握知识与技能,从而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从枯燥的课堂中解放出来,投入到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鲜活的生活中去,这样能够使学生对知识记忆更深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亲近感,帮助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平时的数学课堂中,我们可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教学,使数学学习变得生活化。比如,在对教学基本图形这一部分内容进行学习时,我们在对图形的理论知识进行介绍之后,就可以让学生对图形进行自由讨论,说出生活中有哪些物体与本课学习图形相似,并且说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和物体。如此,就能够使学生根据对生活中物体的认知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激发了学生对图形部分知识的学习热情,提高了本课的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有序地进行教学活动。然后,我们要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指导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最后,我们将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建立联系,可以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得更加透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此,我们就可以实现小学数学课程的有效教学,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桂芳.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3.
[2]赵冬臣.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特征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
吴加江,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长兴九年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