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语文核心素养推进课堂教学
2017-09-29程龙志
摘要:全国小语会理事陈先云和赵福楼都对语文核心素养阐述了自己的精辟见解,如同一双强有力推手推动了课堂前进,再一次为语文课堂注入了新鲜活力。本文围绕一节课如何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从五个方面展开反思。
关键词:素养;紧扣;推进;兴趣;读思;魂;夯实;雏形;价值观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赵福楼老师也指出:“语文学科素养加上核心后除了听、说、读、写、思五个方面知识,能力之外,还要把文学审美、文学价值、思想价值等纳入。”语文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这既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抓好学生的基本功听、说、读、写,又要进行文化思想的熏陶和道德情感的培养。那么如何在课堂上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呢?
一、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
于漪老师曾说:“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出来,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学生学习语文就有了良好的起点,就不以为苦,从中获得乐趣。”由此可见,好的课堂导入应该能吸引学生,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导入应紧扣课题,如:一个典故,一个成语,一句歌唱,生活俗语……不管我们采用哪一种,都应该以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唤起学生的兴趣为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使其自然而愉快地接受知识。前一段时间,我区开展国培送教活动,我准备了一节新课《跨越百年的美丽》到另外一个乡镇上课。由于学生提前没有充分预习,又没对一个陌生面孔,我就想着如何设计一个好的导入,但在上课那天,我临时捕捉到一个信息让我立即重改设计:那天上课是在一个稍微大的教室,全乡镇的语文老师陆陆续续地到来。学校为了方便老师听课,准备了较多的凳子,走道里落下了几个。预备铃响后,六年级学生在班长的带领下排着整齐的队伍进入了教室。学生走着走着突然停了下来,由于学生多,过道窄,那几个凳子影响了学生速度,只见一个小女生弯下腰把那几个凳子轻轻地搬到座位下面……突然一阵风吹进来,把一位老师的听课记录纸吹落,最近的一位很不起眼的学生急忙起身把纸捡了起来,恭恭敬敬地送给老师。我顿时茅塞顿开:今天我发现了许多美丽,我深深地被她们感动着……既让学生有了获得感,又紧扣本节课的主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一个小练习:结合身边的人和事,理解美丽完成填空,美丽是()。学生做得非常好。在讲到0.1克镭的商业价值时,我查阅资料设计了一个环节:精心准备了当年一位商人为了买到镭的提炼专利和居里夫人的来往信件,让学生猜猜居里夫人是怎么回复的,你从课文什么地方发现的,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教学环节层层相扣,学生在谈自己的感受时非常积极踊跃。
二、 激发孩子阅读兴趣、教给孩子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语文课堂应注重朗读为主的课堂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只是代表着学生愿意去学,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广泛阅读、积累,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语文课的第一要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叶老说:“多读,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可见一节好的语文课,是离不开引导学生能深入思维的读,读是语文“推进课堂”之本。在教学《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时,本课的研读重点是居里夫人的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课文较长,没有时间让学生反复整体读文,只有把课文撕碎,抓住重点语段反复读,读中感悟。如,让学生找出描述居里夫人美丽的外在美的句子朗读时,学生质疑“居里夫人穿着一袭黑色长裙……”中的一袭是什么意思?对照画面让学生多读,学生悟出是“一身”的意思,体会到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也悟出了居里夫人衣着的简约之美,如清风徐来,利利索索。尤其是教学第三段镭的提炼过程来感受居里夫人精神之美时,给学生留足够的时间,通过自由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抓住学生读书时把握准确的地方适时引导理解。理解后,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这样对主人公的精神之美理解的就更深刻了。文中的中心句“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学生找出来后通过自由读、指名读、齐读整体感受居里夫人的美丽,在回归文本找关键的词句感悟。在读“一锅一锅的进行冶炼……溶解、沉淀、分析……”时。师抓住时机问,为什么读的语速放慢?生:感受到工作的复杂和艰辛,体会到居里夫人的坚强刚毅之美。师:那就带着这种感受再读一读这句话吧。在读“烟熏火燎”时指导学生读出画面,读深读厚。学生读书时,教师要能细心捕捉,及时肯定评价,激发学生阅读思考的兴趣。如,有一位学生在找相关句子师读出“经过了三年又九个月,她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0.1克镭”读后没有下语了。怎么办?我急中生智说:“刚才我听出来了,刚才这位同学在读三年又九个月时,把又加重了语气,读的很好,可见她很用心在思考。”此话一出,这位同学脸上立刻有了自信之色。我随即补充,为什么读重?生:我感受到了工作时间之长,工作的辛苦。在我的暗示下,掌声响起了。师:带着这种感受,你再读一读这个句子好吗?随后课件出示文中爱因斯坦的话,学生齐读补白美丽。最后引出作者梁衡的话:“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的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这一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后理解人生意义也就水到渠成了。阅读中让学生做批注也是本节课学生感悟深刻的手段。同时,本节课阅读指导的完成与设计明确的朗读目标和要求是分不开的。阅读时,我就提出要求,抓住重点语段感悟居里夫人的美麗这样朗读要求。这样有目的的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素养的有力保障。
三、 给学生预留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放开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语文教学之魂。让学生能在阅读、表达等言语活动中,主动思考;能运用想象与联想,形成对客观事物的初步认识,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初步认识,具有初步的评判意识。语言作为“思想的直接现实”,是人类用以进行思维活动、表达思维成果的载体。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实质上就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和通过语言理解别人的思维的能力。可见,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具有将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结合起来的高度自觉。在《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中有很多地方值得学生质疑思考:1. 本文中的美丽是指哪些方面?2. 美丽的外貌描写中为什么会略有疲倦淡泊?3. 如何理解人生意义的发现?这些问题解决了,文章的重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四、 提升审美能力、落实小学生价值观雏形的培养
语文学科培养学生初步的审美能力主要表现在感受到汉字之美,具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感受到人性之美:真善美,具有初步的审美体验。经过多年教育改革,素质教育成效显著,但“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重智輕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当前我们特别要注意,我们要走什么路,国家要走什么路,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接班人,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非常重要的问题。
曹文轩的文学创作作品永远建立在“道义”“审美”“悲悯”三大基石上。“小学阶段我们虽然不能固定孩子的人生价值观,但我们可以进行人格雏形的培养,这是做人的基石和基础。”在教学《跨越百年的美丽》时注重对居里夫人美丽的挖掘,跨越百年的美丽不是美丽的外表,而是她对科学坚定执著的追求,以及淡泊名利的人格之美。进而理解人生的意义,给我们每一个人树立了一面镜子。再结合我们身边的美丽的人和事完成练习,让美丽的种子撒播在学生心中。
五、 落实写,是夯实语文运用能力素养的关键之举
只要是学生的真话、实话、心里话,老师都应该肯定和鼓励,老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要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给他们充分发挥的空间,指导学生“根据具体语境(语言情境)和任务要求,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中尝试着运用自己获得的言语活动经验,交流顺畅,文从字顺。”在本课的教学最后安排了一个写的环节:课文学到这,你想说些什么?请结合课文及课后链接和收集的素材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
作为学生学习主阵地的课堂教学,只有更好、更快地朝着核心素养所要求的目标靠拢,创建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需要”的课堂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也是需要我们更加深入探究的重点。路漫漫其修远兮,尚需不断思索。最关键是必须根植课堂,大胆实践,以研究的心态面对课堂教学的开放。一节课总是有很多的遗憾,尽力而为,往理想里走,望美好里去。和孩子们共同享受课堂生活的乐趣是我的追求所在。
参考文献:
[1]潘色芬.小学语文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研究[J].课外语文,2016(24):89.
作者简介:
程龙志,安徽省淮南市,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古沟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