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适宜环境,为幼儿成长护航
2017-09-29胡明凤
胡明凤
摘要:在幼儿园,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良好的环境创设与利用会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各方面能力发展,环境对幼儿的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要保证幼儿身心健康,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实现教育目标,必须富于幼儿学习、生活环境新的情感互动、空间相像、心灵交流等多方面的教育价值,从而调动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我以幼儿的认知来试谈环境的创设、互动、交流、提高,寻求环境教育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适宜;环境;互动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8-0231-01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包括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常规要求、幼儿同伴群体、幼儿园老师集体、老师的态度以及家庭、社区、自然环境等等。在环境创设里,我们应遵循环境与教育的一致性、适宜性、参与性、经济性原则,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努力创设与幼儿的发展相适宜的环境。那么,良好的教育环境怎么创设呢?
1.在物质环境上,提供低结构安全材料,让幼儿自由探索,创设符合幼儿好动规律的直观环境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幼儿几乎对任何动态的环境都感兴趣,他们总是喜欢通过自身的活动了解环境,并参与环境的营造和美化。要发挥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探索欲望,第一步应该是在物质上给予一定的保障,因地制宜地提供创设低结构多功能环境的安全材料,让幼儿自由地探索。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应是以引发幼儿"好动"为前提,以动手、动脑的过程锻炼来促进幼儿的认识為目。在幼儿的活动过程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是激发者、指引者,而不是灌输者、干预者,使孩子们通过自身的实践发现规律、构建经验、掌握知识。
2.在精神环境上,打破灌输、束缚等旧的教育方式,以自由、开放、互动、宽松的情景教育,拓展相像的空间
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不仅是蕴含在环境之中,而且蕴含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也即精神环境的创设。日本很早就在幼儿园课程中提出:把环境的创设定位在"和幼儿一起创造充实的生活",也就是说,环境创设是教师与幼儿合作、幼儿能以小主人的身份亲自参与的教育过程。而仅仅由教师单方面策划、忙碌,布置好了之后对幼儿说一声"请进"的做法,只会在无形之中扼杀幼儿的主体性和参与精神。教师在创设环境的过程中,如果采纳和吸收幼儿的建议,并请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不仅能给幼儿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愿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促进健康的精神养成。如在组织幼儿画画过程中,不能光注重幼儿画了什么、画得怎么样,而忽略了画画活动的本质,应让孩子们通过画画这个活动,让他们在松弛的状态下,乐于画敢于画尽情画,在自由涂抹和情绪的自我宣泄中使思维得到有益发展。教师应当掌握,幼儿独立地、有任性地表达自己独特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本质的过程是最宝贵的,也就是画画活动的旨在。所以,教师应在观念上侧重于孩子们兴趣、创造力、独立性的培养,不必太强调规范性、顺序性、协调性,不能按部就班死搬教条,从细微的活动中激发孩子们的相像力和探索力。
3.在环境品质上,要用幼儿的眼光来创设环境,追求形象、生动、真实感,挖掘幼儿知识兴趣点
在环境的布置和营造上,由于年龄特征的关系,幼儿更多地喜欢有色彩的、形象的、生动的事物。所以,教师在布置教育环境时,应当从幼儿的角度,以幼儿的眼光来创设环境。要懂得孩子们喜欢的动画、喜欢的人物或动物,以他们的喜欢提供相应的教育教具和道具,以孩子们的兴趣提高教育的吸引力。 如教师在讲故事时,可结合孩子们喜欢的动物,准备相应的VCD或课件,使孩子们从自己兴趣的故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提高自己的语言交流能力。在教室墙面环境的布置上,应以平面图、立体图、实物相互搭配有机结合,充分体现幼儿对认识事物的直观作用,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在愉快、自主的情绪下掌握所学的知识。例如,老师可结合教育目标,与幼儿一起利用废旧牛皮纸、小麦秸、瓜子皮、玉米秸等,经过剪、贴、涂色、拼、组成一幅《美丽的秋天》主题图,也可组织孩子们走出教室,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大家一齐动手到室外去捡树皮、树叶、松果等,再发挥孩子们的相像力,共同来"种"树,一棵枝叶茂盛,硕果累累的果树就一定会被"移"到了教室的墙上,不但形象逼真,美化了环境,而且变废为宝,还在操作过程中为幼儿提供了动手、动脑的机会,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在这里得到了升华,同时还满足了幼儿感受秋天、了解秋天的愿望,亲身体验到秋天的特征等。 所以,捕捉孩子们的兴趣点是提升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
环境教育涉及到方方面面,我们还应注意利用每一个能发展幼儿态度、情感、能力、知识、技能的契机,让幼儿与其他环境互动,更好培育聪明、健康、活泼的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