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提高3—4岁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

2017-09-29范巍

读与写·上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小班同伴幼儿园

范巍

摘要:幼儿期是社会性交往开始形成和发展的时期,幼儿要健康成长,离不开与社会成员进行交往,特别是幼儿同伴间的交往,尤其是培养小班幼儿的交往能力,对其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的交往可以分为与成人和同伴之间的交往,本文着重写小班幼儿的同伴交往,从研究背景、现状分析、小班幼儿交往的特殊性都做了详细说明,并指出了对小班幼儿交往能力培养的目标和策略,愿天下的父母、教师们都能重视对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使孩子们成为21世纪的宠儿。

关键词:3-4岁幼儿社会交往目标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8-0223-01

1.研究根由

1.1 研究背景。《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生活的机会和条件。"可见幼儿要健康成长,离不开与社会成员进行交往,尤其是幼儿同伴间的交往,与同伴的情感聯系。

1.2 现状分析。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多居住在单元式的封闭环境里,往往是在家中一人独玩或看电视等。在集体中表现出或是胆小、怯懦,或是以自我为中心,或是攻击他人缺乏谦让和合作精神纠纷想想经常发生。在与同伴发生纠纷时许多孩子不会用语言来协商。可见,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交往能力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

1.3 小班幼儿交往的特殊性。孩子进入幼儿园,刚从家庭小圈子中走出来的小班幼儿,同伴之间的交往能力很差。小班教育的特殊性就在于在新环境下养成良好的交往习惯,有些教师却忽略了最初阶段对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而导致有些孩子到中、大班时仍有孤僻、嘲笑、殴打、有意攻击等不良的交往习惯,长此以往不利于幼儿良好性格的养成及社会性交往能力的提高。

2.对小班幼儿交往能力培养的目标

2.1 消除交往的隔膜,激发幼儿交往的兴趣,培养小班幼儿交往的意识,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同伴共同生活的乐趣。

2.2 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及周围的环境,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和习惯,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的技能,增强幼儿交往的自信。

2.3 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引导小班幼儿初步的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克服不良的交往方式。

3.培养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策略

3.1 利用幼儿的生活实际,帮助幼儿克服自我中心,培养幼儿交往的意识。小班幼儿的生活范围狭小,生活经验少,对于许多社会现象、社会事件缺乏了解,又加上幼儿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看待各种事物和现象。针对这些,首先让幼儿从了解幼儿园开始,通过主题《我的幼儿园,我的班级》中的系列活动了解幼儿园的名称、环境、设施、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及其与自己的关系;班级的组成及认识班级中的每一个同伴,深刻感受周围环境中跟自己有关系的人和事,使幼儿深入了解自己周围世界。

3.2 树立榜样,帮助幼儿建立愉快的情感体验,形成幼儿乐于交往,主动交往的心理倾向。在交往能力培养的活动中,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是孩子模仿和追捧的的偶像,教师借助这一特殊的地位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并引领他们主动与同伴游戏、交流消除其怕交往的心理障碍。

3.3 帮助幼儿学会一些基本的交往技能,教会幼儿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的社会行为规则。首先,要学会礼貌用语,协商语言,如果你需要别人的帮助时可以对别人说:"请你帮我把什么拿过来好么?"等等。其次,除了教给孩子交往的语言还应教给孩子交往时的态度、表情、动作。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引导小班幼儿初步的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社会行为规则。

3.4 充分利用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进行随机教育,潜移默化的强化幼儿的集体意识,培养和锻炼幼儿的交往能力。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教师应给孩子充分的游戏活动的时间,因为游戏和活动是幼儿进行交往、学习交往技能的最好机会。特别是角色游戏,幼儿在交往中必须敢讲话、爱讲话,消除羞涩、胆小的心理,克服任性、霸道的个性。

3.5 创设与同伴交往的环境与机会,帮助幼儿建立融洽和谐的同伴关系。

(1)创设良好的交往环境。我们应该创设良好的交往环境。老师要喜欢摸摸幼儿的头,喜欢拉拉他们的手,让幼儿感觉老师和妈妈一样喜欢自己,关心自己。

(2)引导幼儿建立平等融洽的同伴关系。幼儿心理研究表明,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幼儿适应幼儿园环境,并在园内愉快地学习、生活。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一些轻松、自由、感兴趣的合作活动,让孩子充分体验交往中的愉快感。

3.6 积极争取家长的配合,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幼儿除了在幼儿园活动外,还有大部分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且与父母最亲近。我们努力与家长达成共识,在家也为幼儿创设良好的交往环境,培养幼儿敢说话,爱说话的习惯和能力,帮助幼儿树立信心,敢于交往。

总之,教师在幼儿刚刚进入集体生活时,就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交往积极性,教给他们交往的技能,这将使孩子一生受益。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第5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2] 庞丽娟、陈帼楣、冯晓霞著,《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296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 高歌今著,《研究与实践》,第299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猜你喜欢

小班同伴幼儿园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爱“上”幼儿园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