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2017-09-29邓珍珍
邓珍珍
摘要:课堂教学改革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重心,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关乎整个教育改革的成败。有效性教学是当今每一位教师都需要思考和实践的课题,如何确保课堂有效,本文结合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实践,从教育思想、教学方法、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谈一些自己浅显的认识与思考。着重让教师明白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的重要性。
关键词:政治课;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8-0045-01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既给政治课教学提出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素质教育替代应试教育是客观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素质教育的诸因素中,政治思想和德育教育居首要地位。历年高考文综试卷,政治部分越来越注重学生思维与能力的培养,开放性试题逐步增多,学科思维与创新能力成为高考关注的重点方向。然而,目前政治课教学还不能完全適应这一需要,教学方法灌输多于启发,课堂练习多于行为训练,教材内容跟不上形势的发展等等,这些都会影响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提高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刻不容缓。
1.提高有效性需要明确的几点
1.1 转变教学思想、摆正教与学的位置。政治课教学有其自身特点,要在教和学两个方面摆正位置,成功进行角色转变,为此要处理好:一是教书和育人关系。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要集解惑、授业、传道和育人于一身,既要重视智育,更要重视德育,特别要把德育教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培养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人。二是教学过程中主导和主体的关系。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起主导作用,然而教育活动是师生双边的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离不开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给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在实践中实现全面发展。
1.2 加强学生心理研究,搞开放式教学。一个好的政治教师同时还是一个善于对学生察言观色,善于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善于和学生做朋友的老师,为了增强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教师要研究当前学生主体意识、自我意识增强的特点,改变过去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育方法,转轨创新开展竞争性、参与性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到生气勃勃的社会实践中去,使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沟通,接受生动、实际的教育,真正使知识、能力与觉悟达到统一。
1.3 教育形式多样化,教学内容动态化。现代经济带来生活的快节奏,多种媒体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来源。我们学生处在多元化的思潮环境中,客观上要求我们的教育形式和他们生活环境相和谐,同样是人生价值观教育可以通过先进事迹介绍、"感动中国"模范人物视频、展览参观、演讲辩论等不同形式,把政治教育的内容寓于丰富多采的活动形式之中,把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结合起来,才能使政治课教学取得实效,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体验中去感受、去生成。
2.提高有效性需要做到的几点
2.1 必须精心备课,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精心备课是提高政治课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要做到精心备课,不仅要认真钻研教材,做到能驾驭教材,而且要细心了解所代班级学生的不同特点,还要善于联系当前的最新实际。真正落实"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的"三备目标",在此基础上,选择最优化的教学方案,以便在合理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成效,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
2.2 必须锐意改革,不断进取。对于我们普通政治教师而言,唯一有自主权的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政治课教学既要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忽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的"一手硬,一手软"的倾向;又要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法,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就必须实现教学观念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让学生从获取知识的体验和过程中,培养探究精神、提高实践能力。
2.3 必须善于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作为政治教师,既要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又要善于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使自己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善于学习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重大方针政策,学习国内外的重大时事政治,只有这样,才能掌握时代的脉搏,才能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思想政治课的地位和作用,搞好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也才能在教学中真正贯彻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根本原则,开拓学生视野,使思想政治课教学富有时代气息,给政治课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
2.4 做一个善于思考、善于进行教学反思的教师。反思出智慧、反思出成果,每天的教学完毕之后,就"这堂课学生收获了什么?我是通过什么方式让学生得到的?有没有比这堂课更有效的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思考总结,争取做到持之以恒,长此以往,你会发现自己的教学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成熟了。一个敢于和善于不断进行教学反思的老师,那么他的课永远会处在一个动态的更新过程之中,不断地追求和实现着有效。
参考文献:
[1] 朱永新.《走在教育的路上》.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 钟启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