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扶贫,保险先行
——太平洋人寿在贵州普定县的“特惠保”实践案例
2017-09-29刘忠万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刘忠万 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段应刚 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顺中心支公司
金融扶贫,保险先行
——太平洋人寿在贵州普定县的“特惠保”实践案例
刘忠万 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段应刚 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顺中心支公司
普定县召开“三台三路”金融扶贫座谈会
金融参与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扶贫资金的风险问题,保险便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环节。太平洋人寿在贵州普定县所实践的“特惠保”项目,是探索保险支持扶贫、建立长效机制的先行实验,可以为我国保险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序言
近日,普定县黄桶街道办新堡村数名贫困户齐聚在贵州夜郎蜂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待领取共计12.8万元的“特惠贷”分红金。项显江属于当地纳入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之一,他去年通过太平洋人寿的“特惠贷”项目,向农信社贷款5万元入股夜郎蜂业公司,今年拿到4000元分红金时激动地说:“这5万块钱,由信用社借给我们,由政府给我们买了保险,因为我们属于低保户,如果自己去贷款,政府不给我们买保险,贷款以后我们该怎么还呢?什么地方困难,都有政府买单,利息也是由政府贴。感谢党和政府出钱给我们购买了保险,以后万一遇到意外伤害就多了一份保障!”
项显江所说的保险,就是入选中保协扶贫先锋榜的太平洋寿险贵州分公司专门推出的扶贫保险---特惠保。在贵州普定,像项显江这样的贫困户还有很多,通过“特惠保”产品的帮扶以及当地政府的产业引导,入股到合作社后,逐年可获8%~10%的分红,他们同时还可以就近在附近企业打工,不用再奔波至省外。
贵州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积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普定县位于贵州中部偏西,属滇桂黔石漠化连片特困地区,是全省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全县辖1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162个行政村、10个居委会,总面积1091平方公里。现有贫困乡镇1个,贫困村85个(一类村45个、二类村21个、三类村19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占全县行政村的52.4%;贫困人口5.02万人,脱贫攻坚的任务非常艰巨。
随着国家及省市县相关金融扶贫工作方案相继出台,在金融扶贫的大背景、大工程下,保险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帮助贫困户防范化解风险、提高风险抵御能力的重要手段,成为金融扶贫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承担了金融扶贫先行者的重任。
本文回顾和总结这一试点过程,继续探索如何发挥保险机制作用,更有效地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
二、问题背景与解决思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发〔2015〕34号)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好《关于做好保险业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保监发〔2016〕44号)和《关于在贵州建设“保险助推脱贫攻坚”示范区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保监发〔2016〕59号)等文件的相继出台,保监会、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召开的保险扶贫工作会议,明确了各级扶贫部门要将保险扶贫纳入脱贫攻坚总体部署,与保险监管部门和保险机构建立工作联动长效机制,“长效”成为保险扶贫政企合作的发展方向。
在这类方针政策的引领下,保险机构开始积极部署,力图充分发挥保险行业体制机制优势,履行扶贫开发社会责任,全面加强和提升保险业助推脱贫攻坚能力,助力“十三五”扶贫开发工作目标。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与保险机构近年来也一直在探索合作推进保险扶贫,将其作为地方扶贫工作的重要模式之一,尤其是要解决扶贫资金投入下去后面临的各种风险,比如农村信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多以传统农业为主,风险意识往往不够强,易受自然灾害和意外风险的伤害,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扶贫资金损失。总之,资金风险成为了政府财政、金融机构最担心和焦虑的风险点。
例如,2016年初,贵州省扶贫办、人行贵阳中支、贵州省农信社联合下发了《贵州省精准扶贫“特惠贷”实施意见》,普定县政府将扶贫小额信贷作为产业扶贫的重点来抓,计划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免抵押、免担保、5万元以下、3年以内、按基准利率财政全额贴息的小额信贷,即“特惠贷”,项目对于贫困户是一个增加收入的好机会,但实际操作过程却是,政府着急推、农民不敢贷、银行不敢放,扶贫小额信贷总体发放进度不理想。
因此,政府也急需找到一条解决之路。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太平洋寿险安顺中支公司提出了解决方案:“保险精准扶贫立足保障,定位建档立卡的农户,当他们得到国家信贷资金发展农业生产时,由于经济困难,他们自身的保险保障几乎为零。一旦发生风险,不但为本来就贫困的生活雪上加霜,同时贷款也面临无法偿还的风险,能否借鉴和依托太平洋寿险开展多年的‘安贷宝’业务模式,既可以让农户得到保险保障,同时又能以市场化的方式让信贷支持扶贫得以长效化落实。”
三、“三台三路”,搭建保险扶贫平台
政府与保险公司合作扶贫,政府的支持和政策推动至关重要。如果没有政府搭建好的保险扶贫平台,保险公司也就没有施展空间。
基于这一理解,太平洋寿险安顺中支公司随即成立工作小组,积极与农信社沟通和对接,深入到农信社基层网点调研摸底,倾听贫困户意见,形成了“保险+银行+政府”的多方信贷风险分担补偿机制调研报告,然后向县政府做专题汇报,让商业保险参与到其中,提出以太平洋寿险的“安贷宝”为依托,精准对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保险需求,创设保险扶贫险种,构建保险精准扶贫的长效模式。
2016年6月,普定县人民政府出台《“三台三路”特惠金融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太平洋寿险与普定县人民政府、普定县农村信用合作社签署“三方”合作协议,为特惠金融精准扶贫“特惠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提供“特惠保”保险保障,建立了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从而实现了银行贷款风险有保障、政府特色产业有资金投入、贫困户有产业扶持三者有机结合。在全国首创了保险机构融入精准扶贫的特有新模式。
四、产品设计内容
保险扶贫,对国内众多险企来说并不陌生。多年前,我国保险业已经专门针对农村和农民推出了包括小额保险、农房保险、农业保险在内的多种扶贫保险。但如何精准对接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的实际需求,则是新课题。
如何解题?
答案就是精准对接。精髓是创新,重点在于瞄准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分类开发、量身定做扶贫保险产品。
保险助力脱贫攻坚,一定要真正做到“造血式扶贫”,不做“治标不治本”的面子扶贫。而“特惠保”项目正是本着“定向、精准、特惠、创新”的原则所制定的专属产品,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提供“特惠保”保险保障,确定“政府+银行+保险+贫困户”的信贷风险分担机制,使银行贷款风险有保障、政府特色产业有资金投入、贫困户有产业扶持、保险公司有业务的四者有机结合,解决了贫困户发展的资金问题,保障了贫困户精准脱贫,确保了增收致富的稳定性,真正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的实践成效。
“特惠保”是结合普定实践,用保险撬动经济发展的一项民心工程,其推出“三台三路”金融精准扶贫模式,即信合联村搭台,集体经济补台,特色产业筑台,特惠贷铺路,合作社(企业)领路,特惠保护路。其中政府农信社、太平洋寿险公司三家单位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把一家风险转化为多家风险承担,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还款难、农信投放难的实际问题,把金融扶贫落到实处,为特惠金融扶贫工作和特惠贷的发放,起到了良好的保驾护航作用,成效显著。
这一项目目前有5982户承保贫困户,贷款金额达2.2亿元,中国太平洋寿险贵州分公司的“特惠保”产品,成为精准扶贫线上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纽带。
五、项目风险管理
“特惠保”项目的初衷是授人以渔,但项目本身存在的风险也必须被首先关注,必须未雨绸缪,提出应急预案。
比如,项目所隐含的道德风险。不能排除这样的情况,即授信农民在“特惠保”的支持下,可能会选择从事更高风险的投资,其风险则转移到保险公司。
再如,项目的集中度风险。“特惠保”目前仅在贵州进行试验,风险不够分散,若发生区域性巨灾事件,太平洋寿险贵州分公司的现金流和其他业务都将受到冲击。
最后,项目的可持续性问题,或者说是政府的退出机制,更值得深思。政府的作用在于引导,不可能永远为贷款农户缴纳保险费,说到底,这还是一个如何平衡市场作用与政府角色的问题。
但无论如何,这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如果我们不去实践绝不可能完全通过理论去解决问题。
太平洋人寿在贵州普定县的实践价值或更在于抛砖引玉,为我国保险业助力攻坚脱贫提供案例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