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保险功能,助力精准扶贫

2017-09-29李旎雅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保险 2017年9期
关键词:沟村燕麦教育

李旎雅 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创新保险功能,助力精准扶贫

李旎雅 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精准扶贫”的关键在于“精准”,不仅在于识别扶助对象,更在于识别致贫成因,本文的着力点在于后者。基于笔者近年来实际参与云南巧家县苞谷垴乡燕麦沟村两所村小活动过程中的观察和体验,结合相关理论研究后提出,文化和教育的缺失是导致许多农村家庭陷入贫困的重要和深层次原因。再结合笔者在保险服务领域长期工作经验和思考,建议通过创新保险服务功能,以乡村教师为保险对象,建立一套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

目前,国家各级扶贫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已有很多贫困户脱贫致富。可是,还有一些诸如燕麦沟村一样的山村贫困户还远未脱贫,依然面临很多困难。笔者自2015年以来,以云南省巧家县燕麦沟村为切入点,通过持续与当地村民沟通和观察,分析和识别他们面临的困难及主要原因,尝试从保险的视角提出改善贫困地区面貌的举措。

一、燕麦沟村现状

燕麦沟村,隶属于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包谷垴乡,是国家310个定点扶贫地区之一,是全国11个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最贫困的自然村之一。

燕麦沟属于山区,海拔2000米,距离镇中心27公里。该村201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759.09万元,全村现有农户1042户,乡村人口共4213人,农民人均纯收入2327.99元。最近几年来,在国家实施的大扶贫战略下,在上级有关单位和部门的支持下,燕麦沟村交通条件正得到逐步的改善,2017年上半年通村路主干道硬化工程基本竣工。

虽然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是如果将家庭年收入低于6000元人民币(非人均)作为贫困标准,全村有将近50%的家庭的年收入达不到这个水平,属于困难户家庭。如果要按人均纯收入低于2950元的全国标准划分,全村几乎全部属于贫困户。

二、致贫因素分析

贫困是一个地区自然、社会、历史和文化等诸多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可划分为客观性致贫因素和主观性致贫因素。

客观性致贫因素是指导致一个地区贫困的外部环境条件,如自然环境条件恶劣、土地生产力水平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闭塞等等。燕麦沟村地处乌蒙山区,海拔2000多米,人均耕地少,人均土地不到一亩,并且耕地大都在坡度为三十度甚至四十度以上的山坡上,农业生产环境恶劣,不规则和贫瘠的土地严重制约了山区农业的发展,传统农业在这里不具有比较优势和规模优势,当地村民可依赖的收入来源有限。

主观性致贫因素主要指导致一个地区贫困的内在条件,包括人口劳动力素质低、思想意识落后等内在因素。以燕麦沟村为例,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从事粗放的雨养农业生产,但是这里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干旱缺水且蓄水工程设施少,而没有灌溉能力的农民承受不了过多的投入风险,这就形成了广种薄收、粗放经营、靠天吃饭的生产方式。然而,这一生产方式逐渐促成这一地区人们群体心理行为的粗放性和依赖性特点。生产观念是“不开千顷地,难打万斤粮”,生活观念是“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一些贫困农民的生活目标仅仅是生存。所以,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等、靠、要”思想广泛存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不高。粗放的手工生产方式和过低的生活目标还造就了人们“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及有了余钱不进行生产性投资而挥霍浪费的畸形消费观念。而由于深处山区,封闭的生产和生活环境阻塞了文化的交流交通,这里普遍存在男性酗酒、赌博、家暴,女性轻率离家出走,老人无人赡养等情况。这些情况的发生正是由于当地教育长期积弱带来精神和文化上的贫困,导致人们选择向更高层次发展的能力缺失,进而激化了长期积累的负面情绪和社会矛盾(注:具体情况请参阅袁祥富、谢志刚关于燕麦沟村燕子窝社的调查报告)。

基于以上观察和分析可知,贫困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精神文化因素是无形的,致贫的作用却是深刻复杂而又持久稳定的。这就是目前贫困地区长期存在的一种现象,因为家庭贫困,往往无力负担高额学费,而且考虑到就业风险甚至选择放弃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这又带来下一代劳动素质低,劳动技能低,进而经济收入低,从而形成了“家庭收入低—家庭教育投资能力低—教育投资水平低—家庭收入低”的恶性循环。

正如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在他的《以自由看待发展》中提出的,“贫困必须被视为基本可行能力的被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低下”,这就是“依可行能力认定贫困”的观点。他认为“相关的能力不仅是那些能避免夭折,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能受到教育及其他这样的基本要求,还有各种各样的社会成就。包括如亚当·斯密所强调的,能够在公共场合出现而不害羞,并能参加社交活动”。也就是说,人的可行能力除了要能满足最基本层次的衣食住行解决温饱的需求,还要能满足中间层次的受教育、获取知识技能的需求,以及最高层次的社会参与的需求。可行能力理论认为贫困的本质是人基本能力的缺失和被剥夺,当基本可行能力不足时,就无法实现正常的功能性活动。而人如果不具备各种基础的功能性活动,则不能自由发展。

因此,在阿玛蒂亚·森看来,以往的扶贫思路更多的是关注如何通过各种手段或途径增加贫困者的收入,虽然收入可以作为人们追求的目标,但它只是工具性的范畴,经济上的匮乏只是贫困的一个方面,而且不是最重要的方面,能力上的贫困才是真正的贫困。因此,关注贫困者的能力,提升贫困者的能力,是改变贫困状况的根本手段。

习总书记在2017年6月《在深度贫苦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总结了五条深度贫困地区的主要贫困成因,有的是自然条件恶劣致贫、有的是因病致贫、有的是因灾致贫、有的是社会发育滞后,社会文明程度低,脱贫内生动力不足所致。他在考察和讲话中多次指出,“治贫先治愚”,“抓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根本大计,要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起码学会一项有用的技能,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指出了教育对于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根本性作用,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表明,不同层次受教育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不同:本科300%、初高中108%、小学43%,人均受教育年限与人均GDP的相关系数为0.562。教育在促进扶贫、防止返贫方面的作用,可说是根本性的、可持续的。因此,研究乡村教育扶贫的问题与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扶志治愚是培育内生动力的重要举措。扶志式扶贫的立足点是在当下,着眼于当代人的贫困。要想从根本上治理贫困,拔掉贫困的根子,就要着眼于孩子们的教育。教育是国家和民族振兴的基石,更是贫困家庭子女走出贫困、实现人生向上流动的阶梯,也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根本保障。

三、教育对贫困代际传递的干预作用

不怕今天贫,就怕永远贫;不怕一代穷,就怕代代穷。比贫困和落后更可怕的是贫困代际传递,暂时的贫困仅仅是物质匮乏,但当贫困通过家庭传递成为一种常态,弱势群体将从根本上失去向上流动的希望,形成恶性循环。

贫困的代际传递概念来源于社会学的

于平均每年教龄津贴才0.33元。这样的补贴政策,实质上缺乏激励机制、更起不到吸引和奖励教师乡村从教的作用。

目前教师的工资只涵括基本的二险一金,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从2015年开始,国家开始推进事业单位职业年金计划,为老师缴纳职业年金。以一名教龄10年、月薪6000元的男性乡村教师为例,其每月参加职业年金的缴费数为6000× 4%=240元,学校也为这名教师交缴6000× 8%=480元的职业年金,也就是该教师职业年金账户每月有720元。等到其满40年教龄退休时,对应的计发月份数为360月,其职业年金滚存总额为30万元,那么其可以按月领取300000/360=833.3元。也就是说除退休金外,该教师退休后可通过职业年金收入每月再增加833.3元,连领360个月。

由此可见,无论从薪资待遇还是保障体系来说,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乡村教师的基本生活,但这并不足以让他们有较强的风险应急能力,比如家中出现大病等状况。因此,乡村教师既需要关注,也值得全社会优先、高度重视。在当前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理应成为精准扶贫攻坚的重点。如何消除乡村教师生活上和发展上的后顾之忧,则是重中之重。

五、结论与建议

如何对农村教师实行激励,让优秀的年轻人愿意做乡村教师,不仅帮助一代又一代的山里娃成为有文化、有素质、有觉悟的建设者,而且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传承和发扬先进文化和传统文明的宣传员,这才是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也是精准扶贫的“精准”目标所在。

保险的天然属性决定了它可以助力于这一目标。

保险可以在国家为广大中小学教师统一提供的医疗和养老等基本保障的基础之上,再特别为贫困乡村教师(及其家庭)补充增加一份有足够吸引力的养老年金和平时的大病、意外等高风险保障。而且,通过保险的设计,可以让许多社会资源转化为制度性的特别教育基金,更好地实现保险应有的互助功能。

比如,通过创新保险功能,采取“政府出资+专项扶贫+保险公司让利+乡村教师参与”的模式,推出“乡村教师人群意外伤害附加重大疾病保险和养老年金制度”。意外伤害保险责任为身故及伤残,保额50万元;重疾保险责任为身故及初患重大疾病,保额50万元;养老保障实行阶梯一次性养老金领取,也可领取时转换为年金。在乡村连续从教期满10年可一次性领取30万元,满15年可领取50万元,满20年可领取70万元,满25年可领取90万元,满30年可领取110万元。

通过对教师发放养老补贴进行薪酬激励,乡村教师在农村连续工作的年限越长,养老补贴的养老金替代率将越高,这对乡村教师的生活有很大的保障,对吸引优秀教师扎根农村有很好的激励作用。

当然,这还只是设计目标,具体实现还有大量工作要做。首先是要创新保险的服务功能,尤其是解决如何将广泛的社会公益捐赠转化为“投保人”,妥善处理“投保人”与被保险人的所谓“利益关系原则”;其次,还需要解决不同地区之间乡村教师面临的风险差异平衡问题,合理测算出相应的缴费成本,等等。

相信这些技术问题都是可以通过群策群力得到妥善解决的,本文的目的仅在于抛砖引玉。

猜你喜欢

沟村燕麦教育
可嚼燕麦,营养打折
国外教育奇趣
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郝家庄镇白家沟村:旺了产业 富了乡亲 美了乡村
题解教育『三问』
燕麦的栽培技术
晋粒康燕麦 守护您的健康
村里的集体产业应该由谁来“操盘”?——佛坪县银厂沟村尝试“连锁加盟”
陕西省宝塔区南市街道市场沟村 #疫情防控,我们在努力#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别了,半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