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建设中地方媒体传播特色
——以《十堰晚报》为例

2017-09-29◎朱

新闻前哨 2017年9期
关键词:十堰十堰市一带

◎朱 江

文化传播

“一带一路”建设中地方媒体传播特色
——以《十堰晚报》为例

◎朱 江

建设“一带一路”是国家重大战略。作为地方媒体讲好“一带一路”故事,具有主场作战、更接地气、更有气势、更具鲜活的优势,可从民生切入、平民视角聚焦目前这一中国最高的国家级顶层战略。报道“一带一路”,寻找特色定位的“地方味道”,讲好贴近读者的生动好故事,让读者对“一带一路”有具象的了解,彰显主流媒体权威性与舆论引导影响力。

一带一路 地方媒体 特色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主持领导人圆桌峰会,带着对世界形势和人类命运的观察思考,同与会各方共商“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大计,共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画卷。29位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及联合国秘书长、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等3位重要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高峰论坛,来自130多个国家的约1500名各界贵宾作为正式代表出席论坛。

第一届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2017年中国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对推动国际和地区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媒体评论指出,如果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北京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是中国在已有区域合作平台的主场亮相,那么,由中国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则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品牌”。

中国之声,一呼百应。“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不断刷爆朋友圈,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的一项盛事,也有很多十堰人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地方。

十堰市地处鄂豫陕渝四省交界,承东启西,连南接北,“一带一路”战略给十堰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十堰市委书记张维国表示,陕西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十堰就是丝绸之路的东大门。自古以来,十堰就与陕西尤其是陕南地区交往密切,是万里茶道的一个重要节点;“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对十堰向西拓展市场,加强区域间合作意义重大。“湖北省已经开工汉十高铁,下一步还要推进武汉到西安的高铁。‘一带一路’战略,将大大加强十堰的基础设施建设。”张维国说,这也是十堰市委、市政府下一步工作的着力点,我们将牢牢把这个机遇抓住,变成十堰发展的现实。

乘“一带一路”东风,十堰市正从汉江出发,走向大海,融入全球。建设“一带一路”是国家重大战略。那么,作为一家地市级的地方主流媒体应该怎样报道,才能使它更加入脑入心?《十堰晚报》做法是与其只讲概念,不如寻找特色定位的“地方味道”,讲好接地气、贴近读者的生动故事。

报道更接地气

理念化作行动,愿景变为现实。世界又一次将目光投向中国。这一次非比寻常。宣传“一带一路”,不能只是概念对概念、空对空地解释与阐述,报道应该接好地气、落到地方、落到实处、落到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角角落落。

也就是说,地方媒体在报道“一带一路”时,需要结合一些具体项目、具体领域,去做事例分析,对项目可行性做一些探讨,让市民知道“一带一路”到底是什么,给地方带来哪些实惠,让他们看到发展希望和前景。

抢抓机遇,十堰市在“一带一路”中激流勇进;《十堰晚报》地气十足、底气十足!2017年5月17日 《十堰晚报》在要闻版发表记者吴忠斌长篇通讯《乘“一带一路”东风,“十堰造”远销137个国家和地区》。文章指出,来自十堰市商务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一季度,十堰市外贸出口实现 4.7亿元;元至4月,十堰市利用外资实现9466万美元,同比增长8.4%。十堰生产制造的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轮胎、食用菌、茶叶等商品正通过“一带一路”销往137个国家和地区。

地方媒体讲好“一带一路”故事更接地气,不是空穴来风。17世纪初,秦巴武当山区一带的茶叶,一路顺汉江而下,汇于襄阳,然后入河南,北上至内蒙,由中俄“万里茶道”进入俄罗斯;一路由十堰郧阳码头或均州码头溯江而上,运往陕西,然后由陆路翻越秦岭至西安,西上至甘肃、新疆,走丝绸之路进入中亚及阿拉伯国家,十堰因此成为“万里茶道”的重要节点。

2015年6月12日,以

“走万里茶道,品武当道茶”为主题的中俄“万里茶道”走进武当暨首届武当道茶博览会开幕式在十堰市世纪百强大酒店举行。俄罗斯联邦农业部副部长阿列克赛说,1891年,俄国皇太子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造访汉口时称,“万里茶道”是伟大的中俄茶叶之路。当时销往俄罗斯的茶叶中,来自武当山的茶占了很大份额。他说,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这条古老的茶道将重焕生机。阿列克赛的预言很快就变为现实,十堰竹山县的湖北星梦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一家俄罗斯企业签下一份40吨的茶叶供应合同。

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基层是新闻报道的广阔天地,实践是新闻报道的源头活水,群众是新闻工作者的真正老师,因此,新闻报道要“接地气”。

讲好“一带一路”故事,地方主流媒体的新闻工作者更要 “接地气”,要广泛接触老百姓,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打成一片。

历史的基因血脉,文化的融合碰撞,精神的兼容并包……十堰市在“一带一路”中一路高歌。这篇“接地气”的新闻报道有灵气;真正俯下了身子,让读者感到心贴心。

故事更加感人

新闻故事化是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采写中运用得越来越多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与可读性,使新闻报道充满了趣味性和人情味,为新闻写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式。

《乘“一带一路”东风,“十堰造”远销137个国家和地区》巧妙地运用了新闻故事化特征技法,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突现事件中隐含的地方特色故事,彰显了丰富内容和恢宏气势。

2016年7月14日,十堰市企业开拓“一带一路”市场传出喜讯:由十堰德瑞工贸有限公司成立的哈萨克斯坦联合企业KAZ有限责任公司,在河南洛阳与中信重工矿研院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这是KAZ公司在不到两个月时间里,签下的第4份战略合作协议。位于哈萨克斯坦东哈州的KAZ公司,始创于2012年,由十堰德瑞工贸有限公司出资85%与哈萨克斯坦两位自然人股东出资15%共同成立。KAZ公司在哈萨克斯坦成功获批整车生产资质,公司在东哈州当地以合资形式投资上亿元,建设占地3200亩的 “KAZ汽车机械装备工业园”,该工业园被哈萨克斯坦誉为国家“汽车机械装备工业的摇篮”。该项目注册资本180万美元,投资总额2000万美元。项目建成后预计年生产汽车3万辆,销售额可达1.4亿美元。目前,工程已全部开工,已实现小批量生产。

十堰市发改委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十堰市在“一带一路”国家投资的项目有3个,总投资3750万美元。除了KAZ有限责任公司在哈萨克斯坦设立公司外,湖北运银实业有限公司也在蒙古国投资1600万美元,建设专用汽车厂(挂车)建设项目,该项目占地300亩,主要研发、生产矿山专用挂车,年生产3000辆份,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在对接“一带一路”上,十堰人民的意识越来越强,思路越来越清晰,措施越来越具体,推进力度越来越大。

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是新闻媒体的使命责任、党和人民的期待要求,是新闻媒体开展各项工作、创新发展的基本遵循和最大动力。

讲好十堰的“一带一路”故事,地市级媒体《十堰晚报》面对强大的省级媒体和中央级媒体,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主场作战、更接地气、更有气势!

全球布局,“十堰造”远销137个国家和地区。湖北联众发动机零件有限公司的国外订单近日纷至沓来,产品畅销伊朗、俄罗斯等国,今年1至3月实现外销收入349.23万元,退税49.03万元,出口同比增长14.06%。十堰市商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十堰生产制造的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轮胎、食用菌、茶叶、家具及零件等商品正通过“一带一路”销往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大洋洲的137个国家和地区。今年一季度,十堰出口巴基斯坦3036.56万元,同比增长155.8%;出口马达加斯加456.66万元,同比增长475%;出口乌克兰777.64万元,同比增长470.9%;出口巴拉圭267.73万元,同比增长1212%;出口加拿大833.27万元,同比增长546.5%;出口澳大利亚1098.57万元,同比增长81.3%。

唱响“一带一路”旋律,地方媒体更有力度和气势。可以说,这一点,地方媒体比中央媒体更具优势,地方媒体可以将“一带一路”战略与地域特色、产业发展等结合,让报道实操性更强,更具故事性。更为重要的是,地方主流媒体始终突出地域特色,寻找自己的特色定位,唱响“一带一路”主旋律;用坦诚真挚的话语,生动形象地讲故事,深入浅出地讲道理,呼应着新时代谋求合作共赢的主旋律。

融合出新出彩

为“一带一路”的精彩点赞,新闻媒体的阵地作用自然不可缺失,但把握好精准度提高鲜活力更是不可忽视。

众所周知,在新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的重大时事新闻报道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改进报道的方式方法,提高报道的精准鲜活,成为地方传统媒体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关乎“一带一路”的报道,既是一份使命,也是一种责任。《十堰晚报》有关“一带一路”的特色报道,充分体现了原创新闻所具有的独家、鲜活、深度、互动,为“一带一路”点赞,为好声音在地方传播赢得了责任。

2017年5月20日《十堰晚报》在综合版刊发记者罗毅消息《1200台堰产整车出口越南》。报道称,2017年5月17日,十堰平云工贸有限公司员工将100台商用车CDK散件打包装运,这批货物将出口到越南。今年,平云工贸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与越南长江汽车有限公司签下1200台的整车订单。该公司在不断巩固和扩大越南、老挝、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出口份额的同时,积极开拓中欧、中亚市场,目前已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洽谈商用车外贸出口业务,预计全年将完成外贸出口4000万美元以上。

如果说鲜活是衡量报道精品力作的一个评判标准,那么,精准则是新闻的生命力。新闻报道的精准鲜活权威是“接地气”具体体现。精准权威指有一定的时间上的感念、位置上的准确。

2017年6月2日 《十堰晚报》综合版刊发记者周鹏消息《2017俄罗斯湖北传媒周圆满落幕,十堰日报传媒集团作为市州报代表走进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展》。2017年5月21日至26日,2017俄罗斯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系列活动分别在俄罗斯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举行。湖北省40余家新闻出版广电媒体向俄罗斯人民展示了湖北传媒发展的丰硕成果和灿烂的荆楚文化。十堰日报传媒集团作为全省3家市州报代表之一参加此次活动,全方位展示集团媒体建设成果。

2017俄罗斯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活动是中俄两国元首确定的“中俄媒体交流年”系列活动之一,也是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之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第一场大型文化交流活动。活动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湖北省人民政府支持,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主办,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承办。5月24日,俄罗斯湖北传媒周大型展览在圣彼得堡瓦西里岛上的中俄商务园举行。在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郭忠和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张良成的陪同下,圣彼得堡市外联委员会主席格里果里耶夫·叶甫盖尼·德米特里耶维奇参观了八大主题展馆。当走到十堰日报传媒集团展板前时,他高兴地指着十堰日报的新闻报道《武当武术走进俄罗斯》说:“我看过武当武术在莫斯科红场的表演,令人震撼。媒体是双方文化的融通桥梁,我们要不断加强相互合作沟通,用文化连通中俄的民心。”

不可否认,对广大新闻工作者来说,要在“一带一路”报道中,捕捉挖掘鲜活“大鱼”,并非一件易事。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已挖掘采访的题材中精心筛选和过滤,找出好的切入点,把好宣传“尺度”,从而写出生动、活泼、耐看鲜活,并能够传递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正能量的新闻稿件,为中国发出的“一带一路”好声音传遍世界发力。

[1]《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2]文成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新闻传播》,中国和平出版社2015年版

[3]马和来:《重大主题报道的视角与深度》,《新闻实践》2012年第9期

[4]赵全章:《新闻采访实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十堰日报传媒集团)

猜你喜欢

十堰十堰市一带
湖北省十堰市东风61小学五(5)中队
湖北十堰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全部完成
《宝藏》通联站展示之窗 湖北省 十堰市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童迷黑白秀
关于在湖北十堰举办观赏石鉴评培训班的通知
喜迎五十华诞 谱写发展新篇 蓬勃发展中的十堰市太和医院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