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供给侧改革的五大着力点
2017-09-29卢震
卢 震
(中共中央党校 研究生院,北京 100091)
知识经济供给侧改革的五大着力点
卢 震
(中共中央党校 研究生院,北京 100091)
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意味着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新经济”的新生经济时代。供给侧改革是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关键性改革。知识经济的供给侧改革旨在创造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全面推动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保护知识产权、建立高素质的劳动力队伍、完善企业金融服务和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加强原始科学和技术的供给能力、构建知识经济国家创新体系五个方面分析知识经济供给侧改革的五大着力点。
知识经济;供给侧改革;五大着力点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发展新常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1](P285)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意味着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新经济”的新生经济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2]供给侧改革是在经济新常态下国家提出的重大国家战略,对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有着极为关键的指导意义。在新形势下强调知识经济的重要性,突出知识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引领作用,大力推动知识经济供给侧改革,无疑是对当下我国经济发展开出的一剂良药。
一、知识经济供给侧改革的时代内涵
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的质量出发,用改革的方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就其内容而言,供给侧各种要素在实际生活中可以抽象为五大要素,即劳动力、土地(和由其代表的自然资源)、资本、技术创新、制度与管理。本文基于知识对于知识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把知识单独作为一个生产要素。上述要素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推动经济发展作用的大小各不相同,随着经济的不断转型升级,要素比例结构发生着显著的变化。要素结构的变化是我们观察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效益是否提升的重要依据。
知识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涉及的领域极为广阔,开发潜力十分巨大,具体集中分布在信息、生命、新材料、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海洋、空间等科学技术产业,有益于环境的高新技术产业,软科学技术产业,教育培训产业,文化传媒与出版业,信息咨询与网络服务业等产业。判断一个经济体是否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关键看知识在其所有生产要素中发挥的作用是否超过了其他所有生产要素。而知识之所以能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主要在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与技术的研发成为知识生产的重要源泉;信息和通信技术为知识的传播和商品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教育为知识型人才的培育提供有力的保障;严密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为知识产权的保护提供了多元的救济途径;多层次的金融体系能够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裕的资金来源,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因而,知识的价值在经济的发展中得以充分的确认,知识的作用得以最大程度地发挥。
通过认识和开发知识的“新大陆”,让知识依托高新技术转变为生产力,不断拓展生产领域的边界,拓宽生产的手段和方法,为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的提升带来革命性的进步,使知识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人类经济的发展从机械化到电气化再到信息化,每一次科技和产业革命,为人类改造客观的物质世界、增强物质供给能力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知识和经济从未像今天一样高度地交融在一起。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等于财富已经成为生动的事实。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当今,国与国的竞争越来越表现在前沿知识和技术的竞争。谁先掌握了最前沿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谁就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了主动权,能够领跑未来经济的发展。供给侧改革是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关键性改革,知识经济的供给侧改革旨在创造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全面推动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知识经济关键在于提升经济的知识含金量,实现中国经济从低端供给为主的“中国制造”向以高端供给的“中国智造”转变。
二、知识经济的全球演进和中国问题
知识经济的出现不是一个偶然的历史现象,而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产物。在人类经济的发展史中,经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洗礼,以资本为主导的生产要素深刻改变了经济的发展方式,资本通过血与火的殖民方式向全球扩张,形成了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在诸多生产要素中,知识一直没有成为主导的生产要素,知识一直作为一个隐形的生产要素推动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直到第三次工业革命,知识开始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生产要素出现在人们的视野。20世纪90年代在时任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执政期间,美国进入了“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率先在美国得以实现,知识经济的发展极大地带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维持了美国经济长达十几年的高度繁荣。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创造美国经济奇迹的克林顿经济学。克林顿经济学在推动知识经济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克林顿在执政期间,增加基础科学研究和开发经费,把提高美国的技术竞争力放入政府的议事日常中;对高新技术产业提供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投资,为私人资本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这些政策的实施对美国的知识经济确实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由此可见,知识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经济中已经初露端倪,显示出巨大的威力。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首次提出“知识经济”的概念。1996年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出一份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从此,知识经济的概念开始从经济现象中抽离出来,成为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的新的经济形态。
知识经济的出现,不仅体现了人类从对物质无止境的追求到对精神生活追求的转变,也客观上体现了知识生产要素在经济转型升级中从量变到质变的推动作用。一方面,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时代内涵悄然发生变化:从最初为了解决人民群众温饱的物质需求转变到进一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以文化业、信息业、网络业为主要标志的知识经济的兴起归根到底就是为了满足人类自身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是回应了经济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经济发展所需要解决的根本发展导向的问题。
另一方面,当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迅猛发展的背后,很大程度上是依赖资源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不可持续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逐渐失去比较优势,中国经济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21世纪的中国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亟须一种更加绿色环保的发展方式。可喜的是,知识创新的力量已经在中国这片神州大地上喷涌而出,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蓄势待发,知识经济的供给侧改革顺乎经济发展大势,势在必行。
三、供给侧改革的五大着力点
知识经济的发展需要国家政策的引导,尤其是知识在中国经济发挥的作用还不是十分显著的情况下,更加需要从国家层面推进供给侧改革,为知识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本文试从保护知识产权、建立高素质的劳动力队伍、完善企业金融服务和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加强原始科学和技术的供给能力、构建知识经济国家创新体系五个方面分析知识经济供给侧改革的五大着力点。
(一)着力点一:保护知识产权
知识经济的发展最重要、最核心的要素就是知识本身。知识经济不同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显著区别在于知识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是知识,知识具有以低成本地不断复制和报酬递增的性质。这使得生产力的发展不再建立在过去工业经济劳动力高度密集、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的“三高”基础上,使得经济的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而要让知识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保护知识产权成为当务之急。包括互联网在内的新兴领域,科技密度高,知识产权敏感性大,属于知识经济的前沿高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新兴领域和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现在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执法力量较为分散,多头执法,难以形成监管合力。上海浦东对此进行了有益探索。2015年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局率先确立了专利、商标、版权三合一的集中管理模式,形成了司法保护、行政保护、调节仲裁、社会监督“四轮驱动”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上述四种模式为知识产权的保护提供了有益借鉴。当然知识产权不仅仅在于保护,还在于为知识产权从申请、审批、权利救济等多个方面提供良好的服务。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构建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提升综合运用知识产权促进创新驱动的能力是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此外,在知识产权的司法救济上,在以往的司法实践中,“侵权代价小,维权成本高”是权利人难言的苦衷。加大国家侵权行为的查处力度,提高法定赔偿的上限,能够对侵权行为形成有力的震慑。2017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纲要(2016-2020)》,在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体系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便捷、高效、合理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和司法救济体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让知识成为主要的生产要素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着力点二:建立高素质的劳动力队伍
在知识创新、科研开发和产品制造上,知识经济领域的劳动力的供给就是要建立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和培养一批有创造精神、创造能力、创新思维的企业家。知识分子作为知识经济中的中坚力量,对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为知识分子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那些为国家做出积极贡献的知识分子通过国家表彰、奖评的方式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鼓励,形成知识至上的社会氛围是知识经济强劲发展的迫切需要。在建立健全知识创新的激励机制的同时,应该加快建立完善知识分子的人才评价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让为知识经济做出杰出贡献的知识型人才有更多的获得感,让“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让所有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动。
在知识经济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富于创新意识、工匠精神、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企业领导者——企业家无疑是极其重要的生产要素。正如一位经济家所言,中国经济的市场活力需要一大批具有熊彼特称之为“进行破坏性创新”的人。这种破坏性创造就是指在商业领域形成具有颠覆性的商业思维和商业模式。知识的创造到转化为经济效益的非常重要的中间环节就是需要企业家对知识的应用和对技术的开发,将知识、技术、资源相结合,创造出能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唯有企业家能够敏感地捕捉到这种市场的需求,从而实现知识、技术、资源和市场的对接,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如何把知识、技术、资源转化为能在市场广受欢迎的产品,这考验着一个企业家的能力。知识经济的发展更加需要一批具有创新思维的企业家,能够让生产出的产品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从而拉动内需,制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彰显知识经济在信息化时代的巨大威力。中国以马云、马化腾、柳传志、任正非等为代表的企业家正在以颠覆性的技术改变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生态。大数据、云计算的运用,“互联网+”行动计划正在不断推动中国知识经济的发展。不难想象,如果中国能够出现一百个、一千个这样卓越的企业家,那么中国知识经济的力量将会得到显著地增强,国家创新驱动的动能将更为强劲,中国经济的发展将更可持续。发扬企业家“永不满足、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是激发知识经济活力的重要方面。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知识经济也只有在法治环境中能够获得良好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一方面,企业家应该依法经营、依法治企、依法维权;另一方面,政府应该主动作为,构建“亲”“清”的新型的政商关系,着力构建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不断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保护企业家创新权益,给企业家以稳定的预期,激励企业创新创造更多的知识产权,加快创新的速度,激发企业家创造的热情。
(三)着力点三:完善企业金融服务和减轻企业税收负担
当下知识技术型企业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需要从资本角度进一步完善企业金融服务,减轻企业税收负担。知识经济的金融改革关键是使科技成果产业化,让知识真正转化为生产力。当前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难以实行从科学研究到推广运用的关键一跳,其深层原因是缺乏支持创新创业的多层次金融体系。我国传统资本市场结构不合理,直接融资滞后,大量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风险投资制度不完善、风险投资的企业家缺乏,风险投资专业人员素质不高和投资能力不足等因素使得科研转化能力不强。为此,必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为实体经济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满足投资者多元化的投资需求。
此外,国家应该实行赶超战略。国家资本应该投向除了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外,还应该制定和发达国家竞争的高技术的产业发展政策,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在当下以知识经济为主的高端产业在资源禀赋不具有比较优势的情况下,需要加强国家政策、资金的扶持力度,给知识技术型企业提供税收政策的优惠,减轻其税收负担,使之能够增加研发投入,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不断增强企业的创造活力,让具有蓬勃生命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顺利发展壮大。
(四)着力点四:加强原始科学和技术的供给能力
在科技供给方面,高新技术产业应该在原始科学、技术上有所新的突破,提高其原始创新能力。原始创新包括原始科学创新和原始技术创新。原始科学创新侧重于基础研究方面,包括基础研究领域、管理领域和社会科学领域内知识的突破性变革;原始技术创新侧重于应用研究方向,包括重大工程项目和高技术领域内的自主创新。关键性核心技术包括三类:第一类是基础技术、通用技术;第二类是非对称技术、杀手锏技术;第三类是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这三类技术无疑是我国现阶段原始技术创新的重中之重。
基础研究对基础科学是不可缺少的,有了基础科学才能开展创新。各种事实告诉我们基础科学的研究是知识创新的源泉。知识经济最核心的知识要素,必须被生产出来。加强基础科学的研究,则有助于新的知识的生产创造。原始科学的创新有助于原始技术的创新,两者是密不可分的。这些都足以说明基础科学研究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供给存在的问题是在关键性领域的核心技术还受制于人,高端供给严重不足,这不仅导致我国每年花大量的资金购买别人的核心技术,还严重影响到我国国家安全。当务之急就是加强基础科学的研究,加快核心技术的研发,增强原始科学和技术的供给能力。当然除了原始创新,还有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等途径。我们应该对此分情况、分门类地加以选择,使其结合我国的国情,共同服务于我国的经济建设。在关系国家安全的关键性核心技术方面必须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保障我国的国家安全。
(五)着力点五:构建知识经济国家创新体系
在管理方面,应该在科技管理体制上有新的突破,着力构建知识经济国家创新体系。构建创新体系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而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国家创新体系是政府、企业、大学、研究院所、中介机构等为了一系列共同的社会和经济目标,通过建设性地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机构网络。知识经济国家创新体系可以细分四个组成部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四大部分。这四大部分是一个环环相扣、联系紧密的整体。知识创新是创新体系的起点,有了知识的创新才会有技术的创新;技术创新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知识传播是科技人才队伍和企业家队伍形成壮大的重要环节,知识应用是把知识和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环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建立健全各主体、各方面、各环节有机互动、协同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3]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必然围绕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知识应用这四个环节展开。什么样的体制机制更加有利于知识的创新、技术的创新、知识的传播以及对知识的运用,使之相互衔接,就应该是我们的建设目标。知识经济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局限在某一个环节、某一个领域。国家创新体系不同于以往的科技改革,重点在于不再像以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打通上述的每一个环节,使之能如传递接力棒,一棒接一棒,传递过程不掉棒。
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的重要内容主要是要加强国家对基础科学研究的顶层设计,开创“自由研究,国家埋单”的模式;深化对国民教育体系的改革,加强产学研究的制度安排;构建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和提供减税的政策环境,减轻企业税收负担,激发企业创造活力,让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实现经济和科技的高度融合。
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其实涵盖了知识、科技、人才、资本各个方面,对知识生产力的形成和扩大不是加法的效应,而是对上述四个方面具有乘法的效应。在知识经济的供给侧改革中,创新体系的构建对知识经济有着最具放大效应的作用,必将给中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习近平.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2]习近平.坚定信心增强定力 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N].经济日报,2016-07-09(1).
[3]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31(1).
[责任编校:张立新]
Five Major Points of Supply-side Reform of Knowledge Economy
LU Zhen
(Graduate School,Party School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P.C,Beijing100091,China)
The proposals of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for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arty means that China’s economy has entered a new economic era of“new normal+new economy”.Reform of the supply-side is the key to economic reform into the new normal.The supply-side reform of knowledge economy aims at creating a new growth poi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This paper from five aspects of constructing the innovation system of knowledge economy analysis the reform of the supply front,including the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the establishment of high-quality workforce,improving corporate financial services and reducing the corporate tax burden,strengthening the origi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pply capacity.
knowledge economy;reform of the supply front;five major points
卢 震(1991—),男,浙江绍兴人,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党史党建。
F062.3
A
1671-198X(2017)12-0022-05
2017-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