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取信“野孩子”
2017-09-28寇铭
寇铭
【中图分类号】G635.1
作为一个班主任,如何取信于一群无组织无纪律的“野孩子”——这事在我从教第一天就成了个问题。对于任何一个怀揣创业梦想、刚从象牙塔走出来的年轻人,“不被工作认可”恐怕都是不小的打击。而作为光荣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不求升职,不求财富,甚至抛弃了健康,只希冀一份学生的肯定,哪怕仅仅是口头上的,也能引以为傲。然而,我大学毕业后就职的学校是一所极其普通的高中,同事们没有业内光环,只有踏实教课的宿命;学生没有拼搏高考的理想或希望,只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学习惯性,无组织无纪律的环境造就出一批又一批盲目自大满怀消极情绪的学生——简直就是一群不服从管理,懒惰散漫的“野孩子”。作为班主任,组织一个和谐的班集体需要极强的个人凝聚力,而获得学生的由衷肯定是首要任务。怎样做才能取信于“野孩子”,这需要颠覆大学里的知识,在实践中逐步摸索。今天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仅供参考。
班主任成功取信于“野孩子”,根本上是一个“以诚换心”的过程。班主任怀揣着理想都希望自己的班级管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也相信传统以打压为主的课堂是几代人成长的噩梦,所以我们坚信用自己的真诚构建和谐班集体,用我们的耐心传递正能量,坚持不懈,屡败屡战终有一天可以唤醒孩子们的美好品质。不论他们曾经受过什么样的挫折失去了多大的勇气,我们期待“野孩子”们走出高中的那一天,虽然无缘清华北大,却可以用自己的真诚感动社会的角落,用自己的能力在纷繁的社会沙盘中立足。那么怎样做才能实现“取信”呢?具体可以总结成“软硬兼施”。下面就来分别说明。
“软”指的是班主任要放低姿态,抛弃“师道尊严”的僵化概念,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比学生略长的同龄人,这才能获得他们由衷的评价——虽然有可能是批评,但至少可以是肺腑之言。做到“软”并不是要班主任们放弃原则,而是增加一种“深不可测”的伪装。同龄人的腔调,配上极高自信的颜值,会让每一个学生即便是“野孩子”都产生“值得依靠”的归属感,借以产生班级凝聚力。
“软”可以这样实现。第一,与学生的私人生活领域产生交叉,借以拉近师生距离。刻意在学校附近的小区内散步,通常能遇见逃课的学生,我会用心理咨询师的身份占用个人时间创设聊天情景,尽力排解困惑劝他回归课堂,这就有了师生间需要保守秘密的默契。我主动收集学生喜好的信息,然后有意无意地抖抖机灵,常会换来叫好一片,这就有了走进学生心里的台阶。我还会认真阅读学生上课偷看的小说杂志、玩他们逃课去玩的游戏,然后当众探讨并说出自己的感悟或评价,虽然常常被嗤之以鼻,可是积累了几年,我成了班里的“老大”,野孩子们自然不再嚣张,我在他们熟悉的领域占据了优势。第二,走进内心,换位思考。班主任总是试图体谅学生,但好说不好做。我从不吝惜赞美并试图用赏识唤醒这群“野孩子”的自豪感,毕竟他们都曾有过辉煌的童年,即便高中之前出现了个中坎坷,即便天天颓废借以逃避家庭的压力、未知的惶惑,我仍相信他们有自己的优点。我还会示弱,展现出很强的纳谏性、对班集体力量的依赖性,多倾听的姿态,多商量的口吻,真是屡试不爽。这对男孩子尤其实用。第三,充分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法则,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野孩子”有另一番风景。班主任广泛借鉴先人的教育智慧,平时保持充电亢奋,用科学的原理管理班級,配以个性化培养的原则,面对新问题见招拆招,远远比一切自己琢磨要轻松。
“硬”是指班主任表现出足够强硬的一面,对待那些平日喜欢惹是生非甚至以当众挑衅老师为乐的“野孩子”,“丛林法则”是普适规则。取信他们的关键在于塑造强悍的教师形象。班主任先以一种难以望其项背的姿态,高瞻远瞩的预见性,防不胜防的渗透性塑造出比水泥还强悍的个人形象才能受到学生心甘情愿的崇拜、归附。
“硬”可以这样做。第一,事先设置底线,明确规矩,用“如果……就……”的句式确定犯规后的唯一选择。这样设置下线,既可以避免学生不知情犯错,又可以鼓励创新思维用创造性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第二,充分运用各种教学原则,如巴甫洛夫的定时定比训练原则、陶行知的博爱原则等。让班级活起来,不是只靠打压,还要有理有据,并经常提升理论高度,譬如积极参加内蒙古国培活动、继续教育网上授课等。第三,渗透进学生的生活,造成班主任无处不在的“幻影”。家访要坚持不定期的原则,可以创造紧张有序的家校沟通氛围。保证学生以及家长的常用手机号随手就能找到,有事直接联系个人,第一时间和家长沟通,不厌其烦的打电话可以感动每一个家长,即便他已经放弃了自己孩子的教育。一些情况适宜直接联系学生个人,用手机、QQ微信、邮件等及时交流工具,构成一种单对单的交流网络,学生可以信任大众传媒的私密性而放松警惕,班主任也可以及时了解班级动态。
综上所述,班主任取信于“野孩子”,是普通高中叛逆倾向严重的班级管理必备条件。作为立志于“教书育人”的班主任,我们既要诱导,又要鼓励,恩威并存,软硬兼施;既要维护我们烛光般脆弱的教学理想,又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混迹于学生群中做一个“孩子王”,个中辛酸只有自己体会。班主任们,用知识武装头脑,用技术扩展视野,让我们的理想随着清华北大校门外的“野孩子”坎坷地走进社会,凭借知识之外的真诚收获人生的喜悦,任重而道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