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2017-09-28尹东珠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倾听习惯倾听能力倾听

尹东珠

【内容摘要】倾听是课堂的一种最主要和最重要的方式,是师生相互尊重的体现,有助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理解归纳能力,发展学生的鉴别式思维能力,有助于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数学课堂从学会倾听开始,教师要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探究有效倾听策略,提高小学生有效数学倾听能力。

【关键词】倾听 倾听习惯 倾听能力

中国分类号:G642.421

古人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是很有道理的。而对小学生来说,“听”则显得更为重要了。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不管采用何种学习方式,“会听”都是必要前提。因此,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学会倾听。”这里所指的“倾听”又比前面的“听”要更深一个层次。“倾听”现代汉语词典上定义为“用心细听”,即指细心听、专心听。它属于有效沟通的必要部分,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数学课堂中学生倾听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生认真听教师讲授知识,克服自我中心;二是认真听完同学的意见,尊重对方,不要打断对话,千万不要去深究那些不重要或不相关的细节而打断人,不要急于评价对方的观点,不要急切地表达建议,要让对方把话说完,不要做小动作,不要走神。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呢?

一、明确目标,培养倾听的心态

《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要培养学生具有“善于倾听”的技能。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表现欲强,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没有耐心去听别人说,因而课堂上常常是学生在回答问题,另外的同学却在干别的事情……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事可做,认为这不关他的事,教师这时应该给学生明确的目标,这部分学生应该干什么,告诉他们“听”也是目标,在“听”中学生能发现更多的问题,在“听”中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总会抓住机会郑重其事地强调:听与说同样重要。说是表达自己,让别人明白,听是尊重别人,弄懂别人的意思,说要大胆,听要专心,老师欣赏积极发言的同学,同样也喜欢专心倾听的同学,在专心倾听的基础上,再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那才是最好的学生。我经常会说:“请其他同学在听的时候,思考他说得怎么样?”“谁还有补充吗?”“谁还有更好的意见?”等。学生只有认真倾听别人的答题后,才不至于使自己的答案与别人雷同。

二、优化情境,积极参与活动

儿童注意力转移除了自身年龄身心原因外,很重要的是数学课堂教学对他的吸引程度。新课程提倡情境创设教学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不断地创设既新颖又实效的教学情境,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的主动性才能充分发挥,学生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如果教学是枯燥的,没有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思维难免不集中。因此数学教师要靠自己教学的吸引力扭转学生的注意力,靠自己教学的内在魅力抓住学生的目光。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以美丽生动的童话故事或学生熟知的动画情节或有趣好玩的游戏活动为教学情境,以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习的欲望,使学生乐于倾听。

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一位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在取经路上,孙悟空分西瓜给猪八戒吃。第一天,他把1个西瓜平均切成4块,给猪八戒1块。猪八戒很快就吃完了并埋怨:“1块西瓜太少了不够吃!”孙悟空说:“明天,再多分点,给你2块。”第二天,孙悟空把1个西瓜平均切成8块,给猪八戒2块。猪八戒别提有多高兴啦!他一下子又吃完了,还是不满意地说:“2块西瓜太少了不够吃!”孙悟空又说:“明天,再多分点,给你3块。”第三天,孙悟空把1个西瓜平均切成12块,给猪八戒3块,笑着说:“八戒,这3块都归你了。”八戒连忙道谢:“谢谢猴哥!”同学们你们猜猜看,猪八戒是不是吃得一天比一天多?

三、教给方法,学会倾听方法

1.细化“听”的要求

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可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呢?学生对此认识比较模糊。老师应该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了的要求。我在教学中就明确提出了“学会倾听要五心”,即倾听时做到: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見,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

2.发挥示范的作用

当学生在发言的时候,老师首先应带头专心倾听,无论学生的发言是对还是错,是流畅还是吞吞吐吐,决不在学生发言的时候,做其他事,不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教师的“倾听”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同时也是对学生人格的一种尊重,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这样一来,既达到了课内外相互交流的目的,又给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倾听氛围。教师这种认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给学生养成倾听习惯,树立了可感的榜样。

3.转换学生的角色

教材中某些新知识有的学生已掌握,这样的内容,我们就可大胆放手,让学生当小老师给同学们讲课,当学生的角色发生变化时,常会因新鲜感而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和关注。在教学中,我时常让学生换位当“小老师”,如教学“一图四式时,学生根据前面学的看图列式能编出算式,我就让多个学生发言,上台当小老师,说一说自己编的算式”,同学们的努力得到了老师的认可,所以讲得特别详细,下面的学生听得也非常认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冰尝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光,相击而发火花,只要我们去做有心人,一定能成为“荡水、击石”的高手。数学课堂不仅要关注倾听,更要关注倾听的实效性。让学生在倾听中沉思,在倾听中体会,在倾听中质疑,在倾听中提升!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加生动精彩!

【参考文献】

[1]黄爱华.倾听是一门失传的艺术,黄爱华博客,2010年

[2]李政涛.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7期

[3]教育部.《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4]福建教育.《倾听,打开教育的另一扇窗》,2010年A4期刊endprint

猜你喜欢

倾听习惯倾听能力倾听
注重倾听感受音乐
小学低年级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培养倾听能力,强化综合素质
学会倾听,追求课堂实效
小学数学教学中倾听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探讨
幼儿倾听能力与倾听习惯的培养
用心唤醒孩子的耳朵
公共外交主场也要学会“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