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激励教育的研究报告
2017-09-28杨梦萍张少良
杨梦萍++++张少良
[摘要] 在中国家庭教育中, 父母用“看看别人家的孩子”这句话来教育孩子,已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本文采用访谈的方式,用目的性取样的方法选取了30位访谈对象就这一现象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父母为了激励孩子,常采用“别人家的孩子”这种教育方式,且“别人家的孩子”多以正面的形象出现,被教育者对这种做法多持反感的态度,但并没有表示以后自己会放弃这种教育方式。鉴于此,笔者从激励教育的角度出发,分析父母热衷于这种看似有效,实则南辕北辙做法的原因及其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家庭教育 激励教育 别人家的孩子
· 【中图分类号】G78
作者简介 杨梦萍(1990—),女,安徽安庆人,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助教;张少良(1989—),男,山西河津人,西安石油大学,助教。
一、问题的提出
继2011年一篇名为“别人家的孩子”的帖子爆红网络后,2013年,一幅同名的漫画也迅速走红网络,从中小学生到成年人,似乎都对“别人家的孩子”这个话题有很多苦要诉。有杂志曾在全国1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开展了一项调查,在给中小学生的调查问卷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爸爸妈妈给你一个新世纪的承诺,你最希望得到什么?” 在3671个孩子的回答中,有54.67%的孩子希望“爸爸妈妈别老说别的孩子比我强”。[1] 从这一数据也可以看出,这样的比较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是十分普遍的。但是从网络热议的内容可以看出,家长的这种教育方式并不被孩子们认同,轻则引起孩子的反感、叛逆,重则伤了孩子的自尊心。笔者通过文献检索发现迄今为止尚没有对这一现象的研究与分析。鉴于此,笔者尝试用质的研究方法,从家庭教育相关领域出发,对这一现象进行实际调查与理论分析。
二、研究方法与资料的收集
(一)研究方法
为深入了解“看看别人家的孩子”这一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笔者采用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采取目的性取样的方式,选取自己从中学到研究生各个学习阶段的同学作为访谈对象,以获得更多的访谈资料。
(二)访谈工具
根据研究的需要,笔者在实施访谈之前设计了六个基本的访谈问题:(1)你的父母经常用“看看别人家的孩子”这样的方式来教育你吗?(2)“别人家的孩子”一般是以怎样的形象出现的?(3)你对你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持什么态度?你是怎么做的?(4)能简要向我们描述下你印象比较深的父母说的“别人家的孩子”的例子吗?(5)你觉得父母这种做法对你有什么影响?(6)如果你是家长会这样做吗?为什么?
(三)资料的收集
访谈对象是笔者从中学到研究生各个阶段的同学,共计30名。之所以选择对成年人进行访谈,就是考虑到父母的这种做法一般在孩子的早期生活中比较普遍,他们在经历了这个阶段并且到成年之后应该会以更为理性的态度思考这个问题。研究者通过网络以及电话访谈的方式,在向受访者表明研究意图之后,根据预先准备的问题对其进行访谈。通过对受访者的回答进行分析,试图从体验者的角度出发分析“别人家的孩子”这一现象的现实情况。
三、有关“看看别人家的孩子”的调查结果
(一)“别人家的孩子”多以正面形象出现,个别作为反面教材
在访谈中,受访者们的反映和网络上大多数人的反映相似,均对“别人家的孩子”记忆犹新。既然“别人家的孩子”是在家庭教育中司空见惯的现象,那么这些“别人家的孩子”到底是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的呢?从访谈结果来看,“别人家的孩子”多是以正面形象出现,“他”具备如下几个特征:一是学习成绩好,二是听话懂事,三是生活习惯好,总之是集中了所有的优点。正如一位受访者的回答那样:“他们一律都是非常优秀,哪方面都值得钦佩,是永远的学习榜样。”除了这些千篇一律的正面形象之外,“别人家的孩子”也有个别是以负面典型出现的,一位受访者回答:“由于我小时候表现一直比较优秀,家长经常告诫我少跟别人家的谁谁谁接近,怕我跟他们学坏了,现在回过头来看也没想象的那么严重了。”从受访者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别人家的孩子”要么就是高不可攀的形象,要么就是被父母打入冷宫的不可接触者。
(二)父母的比较方式不合理
家长在使用“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时,其实是在做比较。通过调查发现,家长的比较方式不合理,主要有三种倾向:一是将“别人家的孩子”完美化;二是比较过于片面化;家长会拿“别人家的孩子”的长处与自己家孩子的短处比。三是选取比较对象的随意性;家长可能认为优秀的孩子都可以拿来当作榜样激励孩子,而常常忽视了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给孩子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从调查结果看,这类比较典型的就是拿电视节目中优秀的同龄的孩子来作为“别人家的孩子”。
(三)父母希望借“别人家的孩子”达到激励的目的
在访谈的过程中多数受访者表示,父母借助“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教育的做法一般都是在自己年纪比较小的时候,随着慢慢长大父母虽然还会这样做,但毕竟少多了。那么父母在求助“别人家的孩子”时出于何种动机?通过访谈发现,父母一般会在两种情况下求助于“别人家的孩子”,即自己家的孩子表现令他们失望时或者别人家的孩子表现令他们羡慕时。而父母惯用的话语总结起来无非就是 “别人家的某某表现那么优秀,你怎么就不向人家学习”。对父母这种做法的动机,一位受访者的回答比较有代表性:“我也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自己那時比较小可能没有自我激励的意识,父母这样做也就是为了激励我上进,因此就采用了这种激将法。”因此可以说父母求助“别人家的孩子”目的是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激励教育。
(四)受访者大多反感“别人家的孩子”这种教育方式
父母求助“别人家的孩子”以期达到激励自己家孩子的目的,那么实际结果如何?通过对访谈资料的整理,可将受访者的态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虚心聆听,认可父母的用心,;第二类是无所谓,对父母的这种做法不予理会,依旧我行我素;第三类是反感,有些反抗情绪。其中一位受访者对父母的这种做法反应比较激烈,他回答:“自己的个性较强,在父母这样说的时候我就一个劲地顶撞,最后大家都很不开心。”从现实情况看,大部分人都是采取第二种和第三种态度。由此可见,父母虽然都是抱着激励孩子的良好心愿,但是孩子往往并不领情,有时甚至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endprint
(五)受访者将会审慎使用“别人家的孩子”
从调查结果来看,受访者都有类似的被比较的经历,且都不能很好地接受这种教育方式,那么将为人父人母的他(她)们在将来的家庭教育中会怎样做呢?受访者们对“如果你是家长会这样做吗?”这一问题的回答基本上趋于两类:第一类是不会比较,原因是认为自己曾经深受其害,不想再让孩子吃这方面的苦,有的受访者对问题的认识更为深入,提出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不能用同样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还有的受访者提出只要孩子比昨天的自己更优秀就好。第二类则依旧进行比较,一位受访者回答道:“既然在这种比较的环境中,跟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就是没办法的事情”,表达的是一种无奈的适应环境的做法。也有人认为只有跟别人比较之后才会知道自己的差距,但是比较时会注意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从中可以看出不论是持哪种观点,这些受访者在对孩子进行比较的态度上都表现得更为理性和谨慎,更加注意比较的艺术性及其对孩子的促进作用。
四、关于结果的讨论与分析
该如何解释这一现象?父母为什么会热衷于这种做法?它有着怎样的影响?我们应该如何来应对?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本文就“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的思路来对这一现象进行讨论和分析。
(一)“看看别人家的孩子”的教育实质
“看看别人家的孩子”,从这一话语本身不难看出,其发起者是父母,而发起对象则是自己家的孩子,其发生环境则是在家庭教育过程中,而其目的则是为了激励孩子。激励的相关理论应用于教育,就构成了教育激励。“教育中的激励包括两个方面:对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的正确思想和行为加以强化,使其不断巩固成为习惯;对学生的错误思想与行为进行批评,培养其羞耻心与忧患意识,从而使其发展步入良性轨道”[2]。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常常对孩子说的“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倾向于一种“激励式的比较”,目的是让孩子感到羞耻进而激发其上进心。对此,许多受访者也明确认识到父母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想要激励自己上进,父母求助“别人家孩子” 的动机是为了对孩子进行激励教育,这也是本文从家庭激励教育的角度分析“看看别人家的孩子”这一现象的原因所在。
(二)父母热衷于这种教育方式的原因分析
在认识到“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实质是一种激励教育之后,我们可能会疑惑:在家庭教育中进行激励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可以对孩子进行物质或精神奖励,或者也可以通过赏识教育的方式激励孩子,但为什么很多家长单单热衷于采取“看看别人家的孩子”这种激励方式呢?这首先是与我们国家的整个文化氛围相关的,翟学伟曾对中国人行动的逻辑进行过实证研究,他认为:“面子是任何一个在中国生活过的人或接触过中国的人都能感受到的一种文化心理现象。”[3]在这种面子文化的影响下,很容易催生家长的攀比心理,孩子优秀在家长看来是会很有面子的事情,反之则是一件很丢面子的事情。另一方面这也是与我们的主导教育思路相关联的。刘云杉教授指出:“因材施教是千百年来中国教育最基本的出发点,落实到教育中应该是‘扬长避短,然而在我们的学校甚至家庭教育中却成了‘改短,‘扬长则近乎成为奢想。”[4]这种“改短”教育的盛行必然会导致家长只看到孩子的缺点而看不到其优点,从而一味要求孩子向那些更优秀者看齐。
(三)这种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分析
通过对访谈结果进行分析发现,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虽然也会产生积极的作用,但更多的却是带给孩子消极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影响孩子自我概念的形成。自我概念指的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自身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状态的知觉和主观评价。[5]自我概念形成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进行社会比较,但是如果我们选择了一个不恰当的比较对象进行比较时就无法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在孩子还没有很好建立起完整自我概念的时候,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很多来源于大人的看法。此时,如果父母一味地拿“别人家的孩子”作为榜样激将孩子,很容易给孩子传递一些负面信息,孩子会认为我不如别人,我能力不足,久而久之便会产生挫败感,从而失去信心。二是对孩子的性格产生不利影响。父母采取这种教育方式无疑会让孩子学会争强好胜,要比别人强,激励孩子积极进取,但因为做法不当却往往产生南辕北辙的效果,轻则带来孩子的自卑和孤僻性格,重则造成孩子的叛逆甚至仇恨嫉妒心理。在访谈过程中,受访者也表达了对“别人家的孩子”讨厌、憎恨、无奈、厌烦等负面的情绪。
(四)建议
1.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结合使用
在家庭教育中的比较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纵向比较,即以孩子的现在和过去进行比较,一是横向比较,“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正是这种比较方式。而我国自古就有“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警言,可见与他人比较也并不是一无是处,但是家长在运用这种激励法时要注意科学性。要学会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结合使用,通过纵向比较看到自己孩子的进步。在进行横向比较的时候,应该在充分了解孩子的实际情况和性格特点的前提下,选择适合孩子的对象进行科学客观地比较。
2.从个体需要出发实施针对性的激励教育
激励的针对性原则指的是针对实际进行激励的原则,只有对激励的对象和激励的环境有较彻底的了解,并据此进行激励,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6]首先,激励指的是激发某种内在的动机,而需要是引发动机的内在条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按照强弱和先后出现的次序依次排列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任何一种需要的浮现的可能性,取决于更具优势需要的满足状况与否。[7]家长在采取激励方式的时候,应当了解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需要,同一个孩子在不同时期的需要也不同。
此外,还要考虑孩子的年龄特征。年龄特征指的是个体心理发展在各个年龄阶段表现出来的不同于其它阶段的本质特征。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别人家的孩子”出现在孩子的儿童期、青春期,甚至成人期,孩子的年龄在不断增加,心智个方面也在不断成熟,而家长采取的激勵方式却是一贯的。这样的做法是不合理的,如在孩子年纪尚小时,以父母为权威,对父母会言听计从从,而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他们开始萌生了自尊心和自我意识,此时家长如果一味地采取比较激励的方式的话,势必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因此,父母在实施激励教育时,应针对孩子的年龄特征进行教育,做到“投其所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