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数学弹性作业布置的初探

2017-09-28姚杰

教育界·上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新课标

姚杰

【摘要】在新课标下,教师要依据学生各方面的差别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在数学教学中,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作业。因为学生存在各种差别,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更新观念,布置弹性作业,让学生有所选择地做作业,以增强学生的信心,让他们看到希望,对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新课标;数学弹性作业;因材施教

数学作业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所进行的巩固和实践,更是教师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途径,调整教学措施的科学依据。因此,有针对性地设计适合各层次学生的弹性作业,对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全面促进不同程度的学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那么,怎样设计作业,既可以减轻学生负担,又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呢?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自从教便开始了在所教班级中进行弹性作业的尝试,几年来使所教的不同程度学生都获得了最大程度的发展。

一、教师教学要克服传统思想的约束

人由于受各方面的影响,在身心发展上存在各种差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别有所了解,根据不同学生的特征进行教学,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做到克服传统思想的约束。传统教学很重视共同点,统一作要求,对发展学生的特征、特长方面则关注得不够。当然,学生的缺点是不能够忽视的,但是作为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弱点,又要关注学生的优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作业设计。数学作业的布置有很多技巧,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科学地布置弹性的数学作业;对不同学生提出不一样的要求,使学生看到希望,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信心。

二、数学弹性作业的思考

数学作业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中用来巩固课堂上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锻炼其逻辑思维的一种手段,也是教师与学生信息交流的一种途径。这里的数学作业包括课堂内的作业与课堂外的作业、基础作业与提高作业、规定作业与选做作业等。

弹性作业是指作业要有层次性、针对性,它包括四个方面,即作业的数量、形式、内容、评价方面。弹性作业是指教师布置作业不作统一要求,让不同的学生自己选择作业的层次、数量,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别来界定练习量和练习时间的一种作业形式。

我们对有效的认定为,只要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的作业都可以叫作有效作业。我们认为让学生“跳一下”都能得到自己所要的“果实”,这就是有效的。

基于新的课程标准,教师也有了新的任务。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怎样的作业观呢?作业的设计又怎样兼顾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呢?作业设计与布置怎样才能让学生全面发展呢?关键在于改革传统的作业模式,重新创建一种符合实际的作业模式。具体应当把握以下几点。

(一)作业的内容精练化

教学实践表明: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障碍是学生作业量太大,学生负担重,教师搞题海战术。其主要原因是课堂效率低,作业质量比较差,没有典型性。教师要提高作业的质量,在作业选择上既要遵循难易结合的原则,还要体现学生能力的发展需求,不能随意布置,按部就班。其次,还应注意作业的量。作业的量的确定要考虑学生的素质、年龄的特征等方面因素的约束,不能一成不变。精心选择典型性的作业,减少不必要的重复练习,要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二)作业形式多样化

传统的作业让学生失去兴趣,没有积极性,学生不想做。因此,在作业布置的方式上要创新,要让学生在多种作业形式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如,当学完人教版第一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一道游戏题:

有一种“二十四点”的游戏,其游戏规则是这样的:任意四个1-13间的自然数,将这四个数(每个数用且只能用1次)进行加、减、乘、除运算,使其结果等于24。如对1、2、5、4所作运算:(5+2-1)×4=24

(1)如有四个有理数3、4、-6、10,请用上述规则写出两种不同方法,使其结果等于24;

(2)现有四个数3、-5、7、-13,仍运用上述规则,写出一种运算方法,使其结果等于24。

这样,学生在多样化的作业中,增强了作业的兴趣,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三)作业布置层次化(即弹性化)

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和发展性要求作业必须有层次化、差异化,也即要有弹性,才能适应绝大部分的学生,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对全体学生来讲,教学的三维目标及作业要求尺度都是一样的,但实践证明布置等量的作业并不适应全体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教师应从难易程度上将作业分为必答题和选做题。这样既能让后进生看到希望,增强自信心,又能使优等生增强探求欲望,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心态,让学生每解一题,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悅。以上这种对作业的处理方法,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切实有效地增强学生做好作业的积极性。

据调查,数学作业设计与批改中有许多矛盾和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笔者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研究低、中、高三个层次的学生,针对各层次学生具体情况的不同,所布置的作业应遵循以下原则:对低层次学生,起点低,带着走;对中层次学生,小变化,小步走; 对高层次学生,善变化,主动走。

如新人教版教材八年级第八章“分式”的第一节课后可布置如下作业。

a:基础型的预习作业

阅读教材,了解以下几个问题:(1) 分式的意义是什么?(2) 有理式的概念是什么?(3)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什么?(4)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又是什么?

b:巩固型的书面作业

(1)当 时,分式1/x有意义;当 时,分式5x/(x-3) 有意义;当 时,分式(x-2)/(2x-4) 有意义。

(2)当x= 时,下列分式的值为零?endprint

3x/(x-1); (2x-4)/(10x-1)

(3)(选做)当x= 时,分式x/(x-1)有意义?分式(x-5)/2x的值为零?

巩固型作业是最基本的一种作业类型,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数学知识。上面这样设计作业既有层次,又符合了弹性作业的原则。

c:扩展型的提高作业

当x= 时,分式(x-3)/( x2-5x+6)的值为零?

扩展型作业主要是考查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能否用于实践中。大多数学生的解答可能会是:由x-3=0,所以x=3时,分式的值为零。但是,虽然x=3时分式的分子为零,但此时分母也为零,在这种情况下分式无意义。所以,学生在解出x=3后要能根据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分子为零,但分母不为零)检验结论是不是合理。我们在新课中,可以布置这样的弹性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所选择地完成。这种作业布置具备多样性、层次性,符合弹性作业布置的原则,对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同一组题目中也可以设计层次性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完成。比如:如图,数轴上有A,B两点,AB=12,原点O是线段AB上的一点,OA=2OB.

(1)写出A,B两点所表示的实数;(低层次)

(2)若点C是线段AB上一点,且满足AC=CO+CB,求C点所表示的实数;(中层次)

(3)若动点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向右运动,点P的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点Q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设运动时间为t秒,当点P与点Q重合时,P、Q两点停止运动.当t为何值时,2OP-OQ=4。(高层次)

(四)作业评价弹性化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多形式的评价,才能及时了解学生作业完成的情况、教学目标达成的情况。弹性评价要根据分层而不同,确定不同的标准,差异对待,重在激励。分层是手段,递进是目的。

由此,作业布置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即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作业,不同学生有不同需求,弹性布置作业,使学生有适合自己的作业。这样就会增强学生做作业的兴趣。

教师对布置的作业必须及时批改。这样才能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适时采取补救措施。教师对学生作业过程的关注,就是对教师教学的自我修正。

作業必须科学讲评。讲评时既要关注学生共性的问题,更要关注个性的问题,既要指出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也要肯定学生作业中的独到见解,这样才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传统的作业模式已经无法照顾到各层次学生的认知要求,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也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应适应时代的要求精心为学生布置弹性作业,让不同的学生自己选择,给学生作业的主动权,实现“人人都能做”“人人有收获”,让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就感。

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和课改的进一步推进,对学生的评价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分层布置弹性作业有助于学生跳出题海的困境,提高数学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践证明,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定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加强作业环节的研究,是我们每位教师的重大使命。

【参考文献】

[1]夏明华.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课本[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2]郭建明.关于初中数学作业模式的探索与实践[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endprint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新课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初中数学隐性分层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历史复习深度教学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基于新课标的历史复习深度教学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卷首语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