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即灵魂护佑

2017-09-28吴元发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德性灵魂教育

吴元发

摘 要:在古典教育中,教育的基本价值乃阻止受教育者的灵魂受到戕害。在柏拉图的《普罗塔戈拉》篇,苏格拉底通过与希珀克拉底进行“预备性对话”,让其认识到自己的“双重无知”,然后由“学”联系到“教”,进而认识智术师的“双重无知”,最后认识教育的性质:教育乃灵魂托付的冒险行为。在“主体性对话”中,通过揭露普罗塔戈拉智慧的虚假性,最终使希珀克拉底放弃了求学于智术师的打算。通过运用隐藏技艺对普罗塔戈拉进行批评与教育从而也护佑其灵魂免受伤害。通过对学生与老师的“双重教育”,最终展现了教育的基础性内涵:对灵魂的护佑。

关键词:普罗塔戈拉;教育;灵魂;护佑;德性

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7)04-0055-07

教育的根本价值在于教人知识,使人正义、优雅,过美善生活 [1 ]。然而从消极意义上讲,其基本价值是要护佑受教育者的灵魂免受“恶”的伤害。在古希腊雅典,当诸多向学青年热衷于追求政治荣誉的时候,普罗塔戈拉(Protagoras)声称自己能够教授政治术或德性,从而助长了这种狂热。而苏格拉底告诫说,求学是一场冒险的行动,教诲青年冷静地“认识自己”、“认识老师”——认识自己与老师的“双重无知”,最终使其灵魂得到护佑。这是柏拉图的对话录《普罗塔戈拉》的主旨。上半场对话(310a-333b)主要护佑和教育希珀克拉底(Hippocrates) [2 ]。下半场对话(338e-361d)主要是为了教育普罗塔戈拉。对话结束后,希珀克拉底放弃求学于普罗塔戈拉的计划,也打消了想成为重要人物的政治野心。苏格拉底指出,如果不认识人性的自然,不对教育的本质有认识,就不可能使受教育者通过教育成为一个有德性、对城邦有益、使自己光荣的人。如果受教育者对自己和老师缺乏认知,将无法避免其对自己灵魂带来的伤害。对灵魂的护佑虽然不是直接让受教育者的灵魂得到涵养与完善,却间接地为其健康创造了基础性条件。

一、教育乃灵魂托付之事

教育不是注入式地把知识放入缺乏知识的头脑中 [3 ],而是灵魂与灵魂的互动。受教育者融入一个教育活动,就是把灵魂托付给了老师。由此,若受教育者对自己的心性无知,则往往不知道自己想要学什么,最终可能追逐时髦而从众;若受教育者对教师无知,求学则很可能成为一件灵魂冒险之事。

1. 求学即冒险

苏格拉底一贯批评那些以为有财富就可以不受教育的人,曾说:“只有愚人才会自以为不用学习就能够分辨什么是有益的和什么是有害的事情。” [4 ]希珀克拉底显然不认为有钱就等于有知识和德性,但他年轻而冲动(310d),以为花钱就可以学到知识,并“欲求成为城邦中数得着的人物”(316c)。希珀克拉底于奴隶逃跑而不顾(310c),要求苏格拉底带他去求学于普罗塔戈拉。在苏格拉底看来,希珀克拉底涉世未深,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老师,更不了解教育与政治,对有益与有害事情无分辨能力,对世间的“病毒”毫无抵抗力。因此,在向别人求学之前,苏格拉底需要提前跟他“聊聊”,引导他认识自己和老师(311b),思考教育与政治的性质,做到知己知彼,以便建立起自身基本的防御系统。

当苏格拉底得知希珀克拉底鲁莽地要向一个陌生人求学的时候,他并没有直接批评,也没有粗暴地制止,而是顺水推舟地带他去见了普罗塔戈拉。但是在去之前,他对这位青年给予了基本的警告,同时也是教育和训练他。因此,在《普罗塔戈拉》中就有了“预备性对话”①(310a-314c)。苏格拉底借用医生和雕刻家的例子(311b5-311c5),引导希珀克拉底思考:如果自己求学于普罗塔戈拉将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当希珀克拉底意识到,跟着智术师学习将会成为智术师 [5 ]时,开始“脸红”(312a)。因为在当时,智术师毕竟拥有不好的名声。连卡利阿斯家的看门人(门房)都相当蔑视智术师(314d) [6 ]。苏格拉底就是要让希珀克拉底知耻而后勇。

虽说苏格拉底答应希珀克拉底带他去求学于普罗塔戈拉,但在后面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并不是希珀克拉底与普罗塔戈拉在交谈,而是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希珀克拉底目睹对话的整个过程,让他明白,向普罗塔戈拉学习是一件事关自己灵魂好坏的十分“冒险”(314a)的事情。这种风险比买错了食物更大。因为食物买回家之后好歹还有机会去检验其是否有益于身体。而求学就是“押上自己的灵魂”(313a),精神食粮会立即灌入人的灵魂。若运气好则受益,若不幸则会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苏格拉底向希珀克拉底表明,人往往关心的是自己的身体,当要把身体托付给别人时,还会把自己的亲朋好友叫过來征求意见。然而人们却往往忽视对自己灵魂的关爱与护佑。求学于人既把自己灵魂托付给别人,却又不跟长辈商量风险(313c5-314c)②。因此,在求学于普罗塔戈拉之前,苏格拉底试图告诫希珀克拉底:教育有风险,求学需谨慎。

2. 教育即灵魂托付

告诫希珀克拉底“求学即冒险”,是为了给他的求学冲动降温。希珀克拉底对知识确实有爱欲,然而冲动是一种血气或激情。苏格拉底试图让希珀克拉底的激情与欲望置于理性主宰之下。降温是为了让其回归理性,回到事情(教育)本身。克服冲动是为接下来探寻“教育是什么”做好思想上的准备。只有对教育的本质或性质有认知,才有可能获得判断有益与有害事情的能力。因此,苏格拉底有必要引导希珀克拉底思考“教育是什么”或“教育意味着什么”的问题。

苏格拉底解答教育的性质问题时,并没有直接给出教育的定义,而是先引导希珀克拉底环环相扣地给出关于“智术师”的两个定义:一是“智术师就是对智慧的东西有智慧”(312c5);二是智术师“对在造就人在言说方面厉害有知识”(312d5)。通过问答法,最后苏格拉底毫不客气地指出,智术师“是某个贩卖养育灵魂的东西的大贩或小贩”(313c),即智术师是贩卖关于灵魂知识的二道贩子(商贩) [7 ]。这些贩子自己根本不懂自己所贩卖的知识的好坏,即“并不知道自己带来的贩运品对身体有益还是糟糕”(313d)。智术师却又一个劲地夸赞自己贩卖的知识。面对这样的贩卖灵魂精神食粮的智术师,只有“灵魂的医生”(313d)才有能力辨别或识破。就像只有具备专业知识的医生才有能力检验药贩子的药物是否能治病一样。苏格拉底警告说,如果像希珀克拉底这样的外行遇到智术师,那么必然会被花言巧语所迷惑,从而其灵魂被拐,最终深受其害。苏格拉底通过对智术师教育行为性质的界定,达到了一石二鸟的教育效果,既强化了“求学即冒险”的观点,又从反面说明了教育不是简单的注入式行为,而是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灵魂托付”(312c)。endprint

3. 双重无知:从“认识自己”到“认识老师”

认识了教育的性质,对希珀克拉底只是起到了警醒的作用。教育是灵魂托付的冒险行为,因此需审慎地对待,从而在面对“偶像”普罗塔戈拉时能从激情冲动中回归理性。在苏格拉底看来,要让希珀克拉底获得“什么是有益、什么是有害”的知识,必须首先要让他“认识自己”。希珀克拉底在整個对话中,表现得像一个懵懂无知青年。最为致命的是,希珀克拉底并不知晓自己的“无知”,并不“认识自己”。要整全地理解教育,不仅要知自己的“无知”,还要知智术师的“无知”。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有可能真正地抵御智术师对其灵魂的腐蚀与伤害。因此,苏格拉底在揭露了希珀克拉底的“双重无知”后,也巧妙地揭露了普罗塔戈拉的“双重无知”。

(1)希珀克拉底的“双重无知”

第一,对自己的无知。希珀克拉底对知识有爱欲,却对自己缺乏了解。首先,对自己的爱欲缺乏自我认识,即对自己的爱欲将会给自己的灵魂带来什么危险并不具备知识。其次,对自己的心性缺乏自知。希珀克拉底有求知热情,却对自己天分没有自知之明,因此,在自己“能学什么”、“应学什么”与“跟谁学”的问题上陷入困境(311b-312a)。

第二,对老师无知。希珀克拉底空有一腔热情,心急乱“投医”,却对投靠的老师缺乏了解。希珀克拉底并不认识普罗塔戈拉,只是知道“所有人都在夸赞这个人,说他在言谈方面最智慧”(310e5),仅凭道听途说就愿意花费自己以及朋友所有的钱财向他求学(310e)。他对智术师毫无认知,却又如此盲目地痴迷于他。与此相比,面对身边的苏格拉底这位具有“无知之知”的有益之师,却视而不见。可见,他无法辨别谁才是真正有益的老师。对老师的无知集中表现为:不知道对方是什么人,具有什么知识,以及这些知识对学生的灵魂将会造成什么影响(312d-313c)。正是这种有向学欲望、家底殷实的青年的存在,加之智术师注重修辞并声称自己能教人知识 [7 ],智术师才有如此广阔的市场。在对智术师趋之若鹜的时代际遇中,“无知”青年更加容易丧失辨别能力而从众 [8 ]。

(2)普罗塔戈拉的“双重无知”

苏格拉底在预备性谈话中揭露了希珀克拉底的“双重无知”,从而使希珀克拉底初步意识到“认识自己”和在求学行动上“勿过度”的重要性。为了充分表明求学于智术师的风险,苏格拉底有必要揭示普罗塔戈拉的“双重无知”。

第一,对自己的无知。普罗塔戈拉像其他智术师一样,非常确信自己拥有知识 [9 ]。但苏格拉底通过提出“德性是否可教”的问题(319a5-320c),实际上是在追问:你(普罗塔戈拉)是否能教德性,即是否拥有知识,拥有什么知识,以及这种知识对受教育者的灵魂将会产生什么影响。在对话中可以看到,普罗塔戈拉自以为有知识,所以认为德性可教。他认为,自己对向学青年想要问的问题都已经有答案了,可以教别人。然而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在《理想国》中曾批评智术师和诗人只是模仿事物的外观,只是把影像当作实在,根本不具备知识 [3 ]。

第二,对学生无知。普罗塔戈拉把对学生与教育性质的“无知”当作直率、真诚与个性(317b)。他不了解受教育者的心性,以及与其心性相匹配应该学什么知识。不知道自己教授给他们的东西对于受教育者而言具有什么影响(313e)。苏格拉底最后表明,普罗塔戈拉的这种对学生无知的盲目教育行为,害人害己。对受教育者的心性不了解,进而毫无节制地对他们进行智术师式的教育,既伤害了学生的灵魂 [10 ],最终也会伤害智术师自己。在《理想国》卷十中,苏格拉底曾批评悲剧诗人未对人性进行区分,从而对人的灵魂具有“双重败坏”作用:对少数人拉低,从而使他们丧失高尚的心智,而对多数的大众揭露残酷真相,从而使他们无法承受世间无常 [11 ]。

为了护佑希珀克拉底的灵魂,苏格拉底步步为营,对普罗塔戈拉诱战而擒。苏格拉底引导希珀克拉底从自己的“学”追问教师的“教”,认识自己的无知,同时也认识自认为是城邦教师的智术师的无知,最终看破普罗塔戈拉“皇帝的新装”,还原其智术师本相。

二、尊重教育传统:灵魂护佑的实践

苏格拉底引导希珀克拉底认识自己和老师,认识人性和教育的本性,给接下来见普罗塔戈拉打了一剂“预防针”。普罗塔戈拉名气太大,具有强大的“磁场”。然而有了这种思想上的准备,希珀克拉底的灵魂就不会轻易被拐。希珀克拉底热切地希望普罗塔戈拉能成为他的老师,而在对话中,苏格拉底实际上却真实地充当了希珀克拉底的老师,也充当了普罗塔戈拉的老师。在对话中,普罗塔戈拉否定祖传的教育传统。苏格拉底不仅不否定传统并且主张尊重和延续传统,他恰恰是用来自前辈的教育传统观念来教诲希珀克拉底。流传下来的教育传统很好地诠释了教育的本性,它是一种灵魂护佑的教育实践。苏格拉底通过揭示普罗塔戈拉反叛传统的面目,表明智术师为了吸引眼球,而在做反教育、反传统之事。同时,也让希珀克拉底进一步看清了智术师不“自知”、对人性缺乏认识。

1. 否定传统即伤害灵魂

智术师以收费授徒为生(328b),习惯于走到哪儿都有一大帮追随者簇拥(314e-315b5)。智术师要笼络更多的青年才俊追随自己,必然要标新立异从而达到危言骇世、耸人听闻的效果 [12 ]。普罗塔戈拉恰恰是通过否定教育传统来达到维护和扩大自己名声的目的的。如此,智术师在客观上也成为城邦的启蒙者(颠覆传统)。苏格拉底要展示给希珀克拉底的是,普罗塔戈拉否定或反叛传统的做法是教育的一大忌,它将伤害受教育者的灵魂,也必将伤害他自己。

(1)普罗塔戈拉破坏隐藏的教育传统

见面之后,苏格拉底问普罗塔戈拉是想采取“一对一”,还是“一对多”的方式交谈时,对方理所当然地选择“一对多”的集体教育方式(317c5)。但普罗塔戈拉承认这种方式存在风险。然而他把风险的原因归结为“妒忌”,即他作为一个外邦人,抢走了雅典的“粉丝”,从而“招惹不少的妒忌,以及其他敌意乃至算计”(316d)。随后,他说像荷马等老一辈的教育家正是对这种妒忌“小心谨慎”,而“搞掩饰,遮掩自己”(316d)。这些前辈思想家和教育家,明明是高人,有些人却装作是诗人、音乐人等。他说他自己恰恰敢于反叛传统:“我既承认自己是智术师,也承认我教育世人。”(317d)在接下来的对话中,普罗塔戈拉的讲辞显得非常直白。他不知道反叛传统教育后果的严重性。讲求颠倒与反叛是启蒙者追求的社会效应。苏格拉底在对话中不断提示他,破坏前辈留下来的隐藏的教育传统存在风险。endprint

普罗塔戈拉否定以前的教育者,而把自己当作知识权威,即他想让自己代替传统,让自己成为传统。他们声称自己是“父亲”(317c)。普罗塔戈拉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没有搞清楚前辈教育者隐藏自己的教育者身份的真正原因。由此,苏格拉底通过揭示普罗塔戈拉对前辈教育家的误解与无知,向希珀克拉底展示了普罗塔戈拉的浅薄和基于无知的無畏 [13 ]。

(2)智术师教人反叛习俗

普罗塔戈拉缺乏审慎,宣称人是万物的尺度,每个人都能自由地运用理性,从而质疑习俗与传统。在对话中,普罗塔戈拉颠覆了对羞耻感的传统理解,同时也教人解放身体和欲望。

第一,颠覆羞耻感。希珀克拉底被苏格拉底提醒说,他自己很可能会成为智术师,就脸红了。而普罗塔戈拉却公开而自豪地声称“自己是智术师”(317b)。希珀克拉底有羞耻感,且是一般人具有的对羞耻的理解。普罗塔戈拉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说明他对羞耻的理解不同于常人。换言之,普罗塔戈拉改变了对羞耻的习俗理解。他试图通过启蒙教育改变习俗,重新定义羞耻与正义 [14 ]。

第二,身体与欲望的启蒙。普罗塔戈拉通过德性与智慧的分离,最终使德性从对灵魂的关照与完善,转而对身体的自然欲望的满足,从而使受教育者获得“启蒙”。这里的启蒙是以对德性与智慧的脱钩或解放为前提的。《普罗塔戈拉》开篇就提到希珀克拉底的家奴逃跑(310c),卡利阿斯家的看门人对人没礼节(314d),这些都可以看成是启蒙导致城邦关系松弛的结果。普罗塔戈拉认为,正义等同德性是出于自保而做出的约定,因此勇敢和智慧,成了满足欲望的工具。苏格拉底恰恰想驯服灵魂中的欲望③,并最终实现爱欲的上升④。苏格拉底试图表明普罗塔戈拉吸引诸多追随者不是因为知识或智慧而是智术。普罗塔戈拉以教授德性为名,实际上只是传授一门满足欲望的技艺 [15 ]。

2. 基于人性差异而教:传统教育的教诲

传统教育推崇“隐微技艺”的缘由并非普罗塔戈拉认为的那样,是因抢风头导致对“妒忌”的“恐惧”,而是古人和前辈教育家对人性自然的深刻洞察 [16 ]。

(1)人性差异:隐微教育的根源

普罗塔戈拉口无遮拦地宣称自己能够教授政治术时,苏格拉底曾提醒这种公开言辞存在巨大风险。苏格拉底通过讲述拉克岱蒙人隐藏自己哲人身份的故事,表露出老派智者隐藏自己身份的真正原因是“为了保护天性不适合热爱智慧者的灵魂” [16 ],而非因为怕“招惹不少的妒忌,以及其他敌意乃至算计”(316d)。若公开他们的哲人身份,则会使想成为政治人物的青年趋之若鹜,模仿他们最终可能会招致“把耳朵打得青肿”(342c)的后果。苏格拉底试图表明,按老一辈智者的教育传统,他们有话不会直说,而是通过制作诗(讲故事),以诗的寓意来传授知识。隐藏自己不是主要目的,主要目的在于让不同心性的青年的理智在温和的诗中得到训练与提升,德性得到涵养。不同的受教育者,依据自己的心性可以得到差异化的教育效果。

(2)辩证法:基于人性差异而教的新实践

因材施教指的是教育中针对不同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采取差别教学的原则。这种原则在直接针对希珀克拉底一个人时是适用的。但是苏格拉底在面对有诸多人在场时就得另找一种方式。它必须使在同一个过程同一场对话中对不同心性的人产生不同的效果。这种方式就是辩证法。

首先,辩证法不同于“智术”。这是苏格拉底与普罗塔戈拉的教育方式的根本差异所在。普罗塔戈拉认为,他可以让受教育者“每天都有长进”(318a5),在“齐家”与“治国”两方面都有“善谋”(318e5)。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有助于某个人在臻进美和好的品质方面比其他人突出”(328b)的德性教师。智术是为了获利而迎合学生。而苏格拉底不承诺帮人发现知识,而是试图让向学青年追求知识 [6 ],其方法是让青年跟“苏格拉底展开问答式的谈话和对真理的自我发现过程,该方法使得青年们自己的信念之间的矛盾和内容的空疏昭然若揭” [10 ]。普罗塔戈拉总是“承诺”(319a5)能给学生某些东西,但是总是无法兑现 [17 ]。而苏格拉底并不承诺真理(答案)的获得,强调只是为受教育者“接生”,而且还要对生产的精神产物进行检验,试图帮助学生自己把真理的种子自己生育出来,同时把助产的过程理解为“一种师生为了共同的目标即真理而共享的探索过程” [10 ]。

其次,辩证法是基于人性差异并指向知识或真理的修辞学。普罗塔戈拉教授学生时只是运用智术,而非哲学式的辩证法。辩证法需要的是让参与对话的人一起审思、批评或论证自己与对方的观点,即双面辩论(two-sided debate) [5 ],最终要上升到一个更高的认识。谁来提问,谁来回答,是有讲究的。提问的人必须是真正知晓人性差异和掌握“问答法”要义之人,而且对话参与者必须承认提问者的优越地位。辩证法最终要借助于提问者的知识去探寻更高的善 [12 ]。这种辩证法首先要讥讽那些自认为无所不知的智术师,揭露他们把真理与知识挂在嘴边却很无知,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人领悟:人不可能拥有智慧,只能通过不懈努力接近(爱、追求)智慧 [6 ]。

三、护佑灵魂:教育展开的前提

希珀克拉底作为向学青年、后辈,冲动而无知。普罗塔戈拉作为教师、前辈,受万人膜拜却自以为有知识而实际上无知浅薄。当前者遇上后者,二者的“双重无知”将会产生叠加效应。它造成了双重伤害:既伤害了学生也伤害了老师。面对无知青年与狂热无节制的教师,苏格拉底认为教育应指向基本诉求,即护佑人的灵魂。这是进一步教人知识,使人向善,过美善生活的前提。

1. 护佑受教育者的灵魂免受戕害

在“预备性对话”(310a-314c)中,苏格拉底对智术师的口吻是攻击性的,而对希珀克拉底则是规劝式的 [18 ]。苏格拉底在“主体性对话”(316c-362a)中不断地挑逗普罗塔戈拉并诱导他暴露自己的缺陷。在与普罗塔戈拉的“第一次交锋”(328e-335c)后的“小插曲”(335c-338e)中,苏格拉底以结束对话为手段威胁强迫普罗塔戈拉迁就他(335c-336b),在“第三次交锋”中把普罗塔戈拉逼到绝境使其非常窘迫,从而显得 “不正义”和不地道 [19 ]。然而,苏格拉底对普罗塔戈拉行“不义”⑤是为了更大的“正义”,即护佑涉世未深的雅典青年希珀克拉底的稚嫩灵魂。endprint

普罗塔戈拉诱惑向学青年不去追求智慧,而去追求名声获得利益 [20 ]。希珀克拉底要见他的目的,就是想成为一个重要人物。苏格拉底的态度是想打消他这个念头。人更重要的不是去成为人物⑥,而是要去追求知识,并自愿受知识的统治 [13 ]。普罗塔戈拉以让人成为重要人物为卖点,诱惑向学青年成就名声;盲目地激发青年的野心最终会败坏没有天分却有向善可能的灵魂,从而腐蚀青年,败坏整个城邦,最后被败坏的青年反过来伤害老师 [21 ]。由此,他的教育就是一场瘟疫和“腐蚀剂” [7 ]。因此,城邦需要解毒剂:指向知识,关涉正义的德性教育。然而在建立这种正向教育之前,首先得救护受教育者的灵魂。

2. 教育教育者免受伤害

希珀克拉底由于其灵魂的稚嫩,固然需要护佑。而在对话中充当老师的普罗塔戈拉搞不清教育的性质,因此也需要受教育以免受到伤害。

(1)谁来教育老师

普罗塔戈拉割断自己与老派智者的传统关联(316c5-317c),似乎自己是仅靠自身的理智而成为教师的。在苏格拉底看来,教育者能展开教育行动,首先得受教育,得当学生,最重要的是当城邦传统教育遗产的学生(342d,343a5)。苏格拉底试图让普罗塔戈拉明白,他也应受教育。这个教育必然来自自身所处的文明传统。这个传统最大的财富就是:隐藏智慧与区分人性(343b5)。传统教育延续下来的做法或习俗根源于人的自然与政治的本性。否定这个传统,说明普罗塔戈拉未受到良好教育,至少智性不够成熟,因而也就不能成为一个恰当的好老师 [16 ]。

在前半部分对话中,苏格拉底问普罗塔戈拉答,是为了教育充当学生的希珀克拉底。在后半部分对话中(即第二、三次交锋,338e-362a),普罗塔戈拉问苏格拉底答,实质上苏格拉底充当了学生。现在苏格拉底作为学生要反过来教育老师。在普罗塔戈拉“长篇大论”时,苏格拉底加以制止。而在“第二次交锋”中,苏格拉底自己也长篇大论,说明此时的道理只是说给普罗塔戈拉听的,是规劝与教育他。在对话的后半部分,通过谨慎地戏仿普罗塔戈拉的技艺、风格、方法和语言习惯,苏格拉底让普罗塔戈拉看清了自我立场和论证的荒谬,从而实际上“承担了对普罗塔戈拉的教育” [9 ]。

(2)苏格拉底对普罗塔戈拉的教诲:哲学需要诗的外衣

在雅典城邦民主的氛围里,每个人都有发言权 [22 ],是以意见和权利而不是以知识、真理为思考或行事的根据 [16 ]。因此,在教育中,由于面对的受教育者成分不一、复杂多样,知识与真实并不能直接和盘托出,而是要有分寸地表达 [3 ]。哲学作为真理,需要隐藏自己,但是又不可不表达出来。说假话固然是传播谬误,但隐藏知识则是纵容意见与错误。要表达就要采取一个外衣,以达到真理“软着陆”效果。毕竟人直接看太阳,会产生眩晕甚至把眼睛看瞎 [23 ]。这样费尽心思的教育方式都是为了护佑灵魂,既护佑受教育者,也护佑教育者。

讲故事(编故事)就是制作诗 [23 ]。它是使哲人“显得是个寻常人”(342e)以隐藏自身的最佳方式。诗因其解读的开放性,可以用来针对宽泛的教育对象。不同的受教育者都可以找到与其心性对应的教育性。而在“预备性对话”中,只有希珀克拉底在场时,苏格拉底就不必编故事 [16 ],而是直截了当地警告他。在那里,“智术师被描绘成自卖自夸的小商贩和一无所知的蠢人”,但在与普罗塔戈拉的“主体性对话”中,却找不到任何一句话“如此这般地理解普罗塔戈拉” [18 ]。出现这种反差的原因在于:“预备性对话”由于没有外人在场,可以直截了当地揭露智术师的商贩面相,最终护佑希珀克拉底的灵魂。“主体性对话”除了要护佑希珀克拉底的灵魂,同时也要护佑普罗塔戈拉。苏格拉底在有众人在场时,以“作诗”的方式教育普罗塔戈拉,以免让其受到伤害 [9 ]。

(3)对普罗塔戈拉的护佑

苏格拉底在回答诗学教育问题时,戏仿了普罗塔戈拉的语言方式作了长篇大论的演说(342a-347a)。在 “哲学戏言”中,苏格拉底列出了泰勒斯、匹塔科斯、梭伦等七位拉刻岱蒙人(热爱智慧)的“追慕者”(343a),指出他们一起去德尔斐向阿波罗献祭。这七人明显不处于同一时代,因此哲学戏言对于在场的听众来说显得是在开“玩笑” [13 ]。而苏格拉底对悟性高超的普罗塔戈拉显得彬彬有礼、充满敬意。他正是运用隐藏的技艺,让普罗塔戈拉意识到他的荒诞讲辞中所蕴含的深层含义:让普罗塔戈拉对城邦的“神”和教育传统保持虔敬。他运用古代智者隐藏的教育传统,目的是使普罗塔戈拉避免他的公开批评而遭遇尴尬 [13 ]。同时,他教育普罗塔戈拉,不能只关心自己的技艺带来获利的结果,毕竟在挣钱的技艺中关心自己的好,并不是“真正的好” [1 ]。对于苏格拉底而言,“真正的好”才是自身的尺度 [9 ]。至此,苏格拉底从外与内两方面护佑了普罗塔戈拉。

苏格拉底通过揭露普罗塔戈拉的自相矛盾而打败了他。普罗塔戈拉当初认为德性可教(318e),在对话的结尾却走向了反面。由于他不承认德性是知识,从而德性成为不可教的。然而苏格拉底为了护佑他,并没有“痛打落水狗”将他置于死地,而是节制而审慎地先指出自己的矛盾:起先觉得德性不可教(319a10),现在走向了自己的反面。这是由于讨论中证明正义、节制、虔敬和勇敢都是知识(361b)。知识是可教的,因此德性显然是可教的(361a5-c)。苏格拉底如此表述对话的结果,进一步表明了自己知“无知”,同时也教育和护佑了普罗塔戈拉。普罗塔戈拉最后领受了教育,把苏格拉底“认命为自己的合格继任者”,并且表示以后有机会愿意充当学生并“乐意聆听”其教诲 [13 ]。

四、结 语

对话客观上为希珀克拉底展示了普罗塔戈拉与苏格拉底二者在个人品质、教育方式及其生活方式上的巨大差异。希珀克拉底由于在“预备性对话”中已经认识到“双重无知”,因而使他在参与对话的过程中获得教育,证实了苏格拉底关于智术师的“商贩”比喻,最終使他的灵魂幸免于难。同时,苏格拉底通过高超的隐微术向普罗塔戈拉展示了人性的差异与政治的诗性本质,从而教育了他,也护佑了他的灵魂。苏格拉底也暗示了充满血气而未受知识节制的向学青年,如果受教于轻率而无知无畏的智术师,将会导致人性的失序、政治的混乱。因此,对于一个追捧智术师而智术师又声称自己最有知识的时代,教育的当务之急依然是对灵魂的护佑。因此,也有理由说,教育的根本危机是内在灵魂的危机,而非诸如经济匮乏等外化危机。而教育危机主要来自受教育者在追随以下两种人的选择中举棋不定:探寻知识、正义、美好生活的“哲人”与把意见当真知、把德性习俗化的“智术师”⑦。这个道理在当今时代依然有效。endprint

注 释:

① 《普罗塔戈拉》的结构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和友伴相遇 (309a-310a7);二是预备性对话(310a8-314c2);三是卡利阿斯家的宅院场景(314c3-316a4);四是主体性对话(316c5-362a4)。主体性对话又可分为五个部分:一是宏大演说(316b-328d);二是第一次交锋(328e-335c);三是小插曲(335c-338e);四是第二次交锋(338e-347b);五是第三次交锋(348c-362a)。

② 苏格拉底在后面的对话中通过“哲学戏言”教育普罗塔戈拉应该向“父亲”(317c)(即老派智者和城邦教育的传统)商量或学习(342d)。

③ 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在《普罗塔戈拉》中不想让希珀克拉底成为政治人物,在《理想国》中打消格劳孔从政的欲望(参见:Leo Strauss. The City and Man[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64:65.)。教育的真义并非受教育者怀有远大的理想,教师就不切实际地支持与鼓励,还要看他的德性与天赋。参见:刘小枫.普罗米修斯神话与民主政制的难题——柏拉图《普罗塔戈拉》中的神话解析[J].学术月刊,2016(5):5-12.

④ 开篇中友伴一见到苏格拉底,开的是情爱的玩笑,说明作为常人(普通人)的友伴只对声色情爱感兴趣,对知识并不感兴趣。友伴认为,美仅仅是形体美。而苏格拉底对美的爱有层次感。他认为美有等级,并将其区分为形体的美与智慧。苏格拉底展现了爱欲的上升:爱阿尔喀比亚德的形体到爱普罗塔戈拉的智慧。苏格拉底声称有普罗塔戈拉(智慧)在场,他对阿尔喀比亚德(形体美)“没在意”(309b)。

⑤ 普罗塔戈拉在转向诗学教育问题之前,已经与苏格拉底达成协议:先回答他的提问,然后才让苏格拉底向他提问。而在339e处,苏格拉底通过向普洛狄科提问,重新回到提问者的位置,从而掌控了对话。苏格拉底自己打破了协议,显得不义(参见:柏拉图.普罗塔戈拉[M]//刘小枫.柏拉图四书.刘小枫,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5:112注释1.)。有论者也指出,在关于诗的讨论中颠倒了问者与答者的角色。参见:赛奈柯.谁来教育老师[M]//刘小枫.谁来教育老师——《普罗塔戈拉》发微.蒋 鹏,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5:252.

⑥ 苏格拉底并非要求学生不参与政治,而是认为要做合宜(即正义)的事情。卡尔米德与格劳孔是舅甥关系,但是人性相差甚远。苏格拉底因此劝勉前者不要忽视城邦事务,而找机会治疗后者的政治野心。苏格拉底这样做是为他们的“好”。普罗塔戈拉却是只要给钱就施教,不管对方是否真的有政治爱欲。这样做并不是为了受教育者的好,而是为了自己的好。而这种获利方面的“好”并非 “真正的好”。参见:罗晓颖.当哲人遇上智术师——色诺芬《回忆录》选解[M]//程志敏,张文涛.从古典重新开始——古典学论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247-249.

⑦ 每个时代其实都存在“智术师”。有学者认为,就传授他人智慧而获得合理的报酬而言,当今的学者就是智术师。如果普罗塔戈拉是现代大学教授的原型,那么希珀克拉底就是典型的大学生。参见:赛奈柯.谁来教育老师[M]//刘小枫.谁来教育老师——《普罗塔戈拉》发微.蒋 鹏,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5:247.

参考文献:

[1]Leo Strauss. The City and Man[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64:59,24.

[2]舒 炜.争夺年轻人的灵魂——《普罗塔戈拉》三题[J].甘肃社会科学,2016(3):54-57.

[3]柏拉图.理想国[M].王 杨,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255,362,237.

[4]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M].吴永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39.

[5]爱德华·夏帕.普罗塔戈拉与逻各斯:希腊哲学与修辞研究[M].卓新贤,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14:3- 19,250.

[6]怀 斯.神话故事的意图:《普罗塔戈拉》和《美诺》[M]//刘小枫.古典诗文绎读:西学卷古代编(上).李世祥,邱立波,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374,386,380.

[7]约翰·波拉克斯.古典希腊的智术师修辞[M].胥 瑾,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14:105,107-108,96.

[8]程志敏.智术师的古代敌人[J].古典研究,2012(冬季卷):49-58.

[9]刘小枫.谁来教育老师——《普罗塔戈拉》发微[M].蒋 鹏,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5:127,263,265,212.

[10]乌戈·齐柳利.柏拉图最精巧的敌人——普罗塔戈拉与相对主义的挑战[M].文学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41,6,39.

[11]张文涛.哲学之诗——柏拉图《王制》卷十义疏[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150-154.

[12]先 刚.柏拉图的本原学说:基于未成文学说和对话录的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139,338.

[13]朗佩特.哲学如何成为苏格拉底式的:柏拉图《普罗塔戈拉》《卡尔米德》以及《王制》绎读[M].戴晓光,彭 磊,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5:99,133,103,110,141.

[14]陈 芸.《普罗塔戈拉》中的“羞耻问题”[J].古典研究,2012(秋季卷):62-72.

[15]樊 黎.柏拉图《普罗塔戈拉》初探[J].古典研究,2011(夏季卷):22-34.

[16]刘小枫.王有所成:习读柏拉图札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156,151,156,138,161.

[17]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61.

[18]葛 恭.柏拉图《普罗塔戈拉》发微[M]//刘小枫,陈少明.美德可教吗.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127,127.

[19]劉小枫.普罗米修斯神话与民主政制的难题——柏拉图《普罗塔戈拉》中的神话解析[J].学术月刊,2016(5):5-12.

[20]林志猛.智术师的勇敢——柏拉图《普罗塔戈拉》349d- 351b绎读[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7-32.

[21]程志敏.论智术师运动的破坏性[J].古典研究,2013(夏季卷):17-29.

[22]施特劳斯.自由教育与责任[M]//刘小枫,陈少明.古典传统与自由教育.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12.

[23]柏拉图.柏拉图四书[M].刘小枫,编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5:507,30.endprint

猜你喜欢

德性灵魂教育
牛,也有高贵的灵魂
没有烧烤的夏天,没有灵魂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从樊迟三问“仁”看孔子仁的思想(下)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灵魂树 等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