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FTP管理:新形势、新问题及策略应对
2017-09-28张吉光张钰钒
张吉光+张钰钒
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和金融改革的深化,我国银行业长期存在的存贷利差保护被打破,息差持续收窄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新常态。从过去几年上市银行的数据看,高规模增速已经无法弥补净息差下降对利润的不利影响,商业银行以往靠规模扩张驱动利润增长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亟待转型。为了获得良好的财务表现,商业银行急需加强以净息差为核心的精细化资产负债管理,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作为定价的财务硬约束和利益调节的有效手段,是管理净息差最直接的工具,也是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纷纷引入FTP工具,但随着银行业整体内外部环境的变化,FTP管理正面臨一些新的变化,需要商业银行从定价曲线、定价逻辑以及日常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本文针对当前商业银行FTP管理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商业银行FTP管理面临的新形势与新问题
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与运用日益一体化,FTP应打通存贷业务与资金业务两个资金池
从近几年上市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来看,资金业务占比逐年上升,商业银行内部长期存在的资金业务和存贷业务两个资金池相对独立运作的格局逐渐改变,资金来源和运用日渐呈现以一个资金池为基础的一体化特点。从负债端看,2013年以来上市银行付息负债中存款占比逐年下降,截至2016年已累计下降7.5个百分点至73.7%,主动负债(含同业融入、应付债券和向央行借款)占比累计上行7.5个百分点达26.3%。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的主动负债占比已接近40%,成为负债规模和结构管理的重要因素。从资产端看,2013年以来上市银行生息资产中贷款的占比已累计下行1.1个百分点至50.8%,证券投资占比累计上行8.38个百分点至29.5%。城商行的证券投资占比更是超出了贷款占比,成为资金运用的重要渠道。传统意义上存款对应贷款、主动负债对应同业资产的相对清晰的边界已被打破。(见图1)
商业银行资金来源和运用的逐步一体化,主要源于监管政策调整,尤其是存贷比监管的取消。在此情况下,银行可以打通资金业务与传统存贷业务,从两个资金池变为一个资金池,以提高资金运作效率。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加深,未来这一趋势会更加明显。一方面,整个资金池中资产负债的收益、成本与货币市场利率变化的关联性会越来越大,另一方面,资金池内各类资产负债的价格水平和波动更加趋于一致。商业银行的FTP定价必须要考虑这一因素,改革传统上人为分割资金业务和存贷业务分别进行定价的做法。
利率市场化后货币市场与存贷市场逐步“并轨”,FTP需有效传导市场价格走势
利率市场化改革后,货币市场与存贷款市场逐步“并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实质是实现资金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利率市场化后,相同性质的资金价格将趋于一致。从我国情况来看,利率市场化改革前,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由人民银行确定,与货币市场价格没有直接相关性。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尤其是存款利率浮动上限的逐步放开,货币市场利率与存贷市场利率逐步“并轨”,即价格水平日益趋同,价格走势趋向一致。如图2所示,2014年下半年以来,尤其是2016年第4季度以来,货币市场利率与贷款利率走势上的一致性提高,且价格水平逐步趋近,市场并轨程度加深。
货币市场价格的变化,需要有效传导到存贷款端。自2016年8月以来,货币政策逐步趋紧,央行陆续上调了MLF、SLF、O M O的操作利率,各期限货币市场利率持续上行并维持高位,债券市场收益率也明显上行。2017年上半年,DR0007、3MSHI BOR平均利率达2.75%、4.28%,同比上行44BP S、1 3 5 B P S;A A A评级的6MC D、1Y C D平均利率达4.39%、4.30%,同比上行146BPS、132BPS;10年期国债收益率6月末为3.60%,较年初上升近60BP。此外,信用债收益率也持续攀升,3年期和5年期的企业信用债(AAA评级)收益率6月末分别为4.45%和4.59%,较年初分别上升55BP和63BP。
在存贷款利率实现市场化的情况下,资金利率的大幅提高将向存贷款业务传导。面对市场利率的高企,一方面银行对于存款的争夺将更加激烈,存款利率有上行动力;另一方面,贷款利率也有上行需求,以消化升高的存款付息率。同时,从资产端看,由于资金来源与运用的一体化,商业银行各项资产的利率需要保持相对合理的关系,贷款利率也有向收益率上行的同业资产靠拢的内在要求。换言之,利率市场化后,存贷利率与货币市场利率逐步趋于一致,商业银行的FTP需要及时、有效地将货币市场价格变化传导到存贷款业务上。在当前货币市场利率上行的情况下,存贷款FTP需同步上行,以鼓励经营单位加大存款拓展力度,同时提高贷款定价要求,消化外部市场利率变化对银行财务表现的影响。
企业融资市场一体化,贷款FTP的基准应更加市场化
企业面临的各类融资市场在走势和价格上日益一体化。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企业融资渠道多元化趋势进一步强化。从社会融资规模来看,截至2017年6月底,社会融资总规模166.9万亿元,除本外币贷款外,企业债券、信托贷款等融资工具达25.3万亿元,且增速较快,非银行贷款占比已达到30%(见图3)。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企业融资渠道的多元化使得不同融资市场的价格走势和水平日益趋同。这一趋势自今年年初以来更为明显,如图4所示,1年期中短期票据(AAA评级)利率自1月份开始与相同期限国有银行贷款利率(可近似视同为贷款利率基准)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到5月份两者价格水平已基本一致;企业债券利率与银行贷款利率间的变动也呈现出相同走势。
传统盯住央行基准的FTP面临挑战。长期以来,我国金融市场处于二元格局,一般人民币存贷款利率与市场利率之间的关联度不高,大部分银行人民币存贷款FTP的确定主要基于央行基准利率,即利用央行基准利率反推存贷FTP曲线,并根据银行管理需要切割存贷款利差,分别形成存款和贷款的FTP。这种构建方式既与外部市场脱节,又容易导致存、贷款FTP倒挂,给后续FTP管理带来困难。因此,随着各类融资市场的日益一体化,贷款FTP的基准应更加市场化,以灵敏反应市场变动,确保内部价格的科学性。(见图5)endprint
本外币市场波动的不同步性加剧,FTP应把握本外币一体化业务机会
国内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大大提升了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程度。在全球外汇市场因不确定性因素增加而波动加大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相应加大。本外币货币市场利率的双向变动,使得不同币种之间产生套利机会。而衍生产品的发展,为商业银行实现本外币一体化经营,获取跨市场盈利机会,提供了工具。以境外美元掉期价格与同期限境内同业存单价格走势为例,2016年以来的1Y及以内期限美元掉期成人民币后的利率平均低于同期限同业存单30BPS,且掉期窗口较多。这意味着商业银行通过将境外美元掉期成人民币资金可以实现资金筹集成本的下降。基于这一情况,商业银行在制定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币种的FTP时,必须综合考虑境内外市场两种价格的情况,以适应本外币一体化经营需求。(见图6)
存款利率波动加大与上限指导并存,存款FTP管理面临困境
利率市场化初期,存款利率在上限内浮动。2015年10月,央行全面放开了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但在市场化初期,为维持市场稳定,央行通过市场定价自律机制对市场竞争秩序和商业银行定价行为进行自律指导,并对存款利率上限进行指导。这就形成了存款利率在一定区间内的有效波动,一方面,相比利率市场化之前,存款利率的波动性明显增强,另一方面,存款利率向上浮动受到上限约束,以防止价格竞争导致市场混乱以及社会融资成本的增加。(见图7)
商业银行需要科学把控FTP调整的边际引导作用。在目前存款利率面临浮动上限约束的情况下,无论是采用切割法构建的存款FTP,还是基于市场利率构建的存款FTP,经营单位开展短期限存款业务均会享有较大利差,经营单位有足够动力去拓展存款。此时,如果再提高FTP也很难提高对经营单位的边际激励作用。换言之,此时FTP调整的边际效用为零。当然,这种调整可以传递一种信号,即鼓励存款业务,如果运用得当也有利于业务拓展。尤其是在出现贷款投放面临存款增长制约的时候,这种调整就更有意义。因此,商业银行必须适应并解决利率市场化初期由于存款利率浮动受到上限指导而造成的FTP管理困境。
FTP管理的策略选择
综合来看,当前商业银行FTP管理面临新的形势:利率市场化、金融深化以及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三化叠加”,资金价格的变动更加频繁;资金价格变动的影响因素更多、更为复杂,不只是资金面,还有政策面、经济面甚至心理面;不同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变动趋势逐渐一致,但并不同步;商业银行资金一体化运作程度更高,资产负债一体化管理成为大趋势。在这一形势下,FTP管理更加复杂化,商业银行需结合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策略应对。
FTP的价格曲线:应更加市场化
商业银行应尽快适应利率市场化的新形势,构建基于市场化利率的FTP价格曲线。
对于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同业业务,基本上可以选择shibor和同业存单利率为基准,生成FTP价格曲线。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及时指导业务发展,构建的同业FTP需高度市场化,并逐日定价、逐日调整、逐日发布。
对于存贷FTP,在资金一体化运作下,货币市场价格的波动通过债券收益率、理财产品收益率、同业资产收益率等价格变动向普通存贷款利率传导。因此,原切割法下盯住央行基准的存贷款FTP价格曲线已不能反映商业银行的实际资金运用和定价情况,需要构建能及时反映市场利率变化趋势的FTP价格曲线。一个可行的选择是,通过对不同期限的shibor、同业存单、国债、金融债等利率进行拟合处理生成存贷FTP曲线的母线,最终的FTP曲线可以结合银行自身情况以及对市场的判断,对母线调整后生成。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是存贷款FTP与同业FTP基准同步,实现内部资金的统一管理;另一方面,兼顾到存款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的特殊性。最关键的是,新构建的FTP曲线必须具有较高的市场化程度。
FTP的动态调整:应更具前瞻性
银行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要想掌握先机,存贷款FTP的动态调整不仅要反映资金市场价格变化趋势,还应提前一步预测资金市场价格变化情况。因此,商业银行应探索建立存贷FTP调整的事前预警体系,通过监测货币政策等先导性因素变化,当外部变化触发阀值时,及时启动价格调整。
如2017年以来,央行分别于2月、3月上调了7天、14天、28天逆回购利率,调整后贷款的平均利率明显呈上行趋势。也就是说,在市场一体化趋势下,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的上调必然会传导到贷款端,如果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调整时,商业银行同步调整FTP,就能提前推动贷款价格上行。此外,如果利率处于变化周期,当出现利率下降的先导性因素时,商业银行可以同步调整FTP,向全行传递市场利率未来走势,以免在利率高点拓展不合适期限的存款业务。
FTP的曲线选择:应更加公允
FTP的本质是资金价格,应该公允地反映市场价格,以在银行内部建立公平的價值判断标准。如果FTP价格不公允,带有较多内部主观政策因素,造成相同性质资金使用不同水平的价格,很可能会出现政策套利,甚至给全行造成损失。
更重要的是,虽然利率市场化程度在不断加深,但人民币存贷款市场和货币市场很难在短期内融合一致,商业银行内部会在很长一段时期存在存贷FTP和同业FTP两条曲线。在利率波动时,两条曲线会存在一定的价格差异。此时,对于市场敏感性相同或价格水平一致的业务,商业银行应采用相同的FTP曲线,否则就会出现政策套利。如人民币福费廷业务,市场敏感性较强,业务模式与票据贴现类似,应适用同业FTP,如果仅考虑该业务对应的客户是企业客户,并纳入贷款口径等因素,进而采用存贷款FTP。在同业价格较高时,很可能出现经营单位为了薄利多销,并不跟随市场定价,而是基于FTP利差定价的情况,从而拉低该业务的收益率。因此,在新形势下,商业银行应将公允性作为FTP曲线选择的第一原则。
FTP的调整因素:应更加精细化
在利率波动更加频繁的情况下,资产负债业务的不同利率定价方式、重定价周期,甚至流动性差异,都会影响到这些业务对银行的价值创造。为适应利率市场化的新形势,最大化资产负债业务的价值创造,商业银行的FTP体系应引入更多的调节项,提高精细化管理程度。
其中,较为常见的包括,为更真实准确计量资金运作成本的准备金调节项、流动性调节项、重定价调节项,以及为计量客户行为对资金实际或收益产生的影响的客户行为调节项等。以重定价调节项为例,在利率上升周期,应鼓励重定价周期较短的贷款,FTP定价应按照不同的重定价频率进行区分。采用调节项的基本原则是剔除各类影响因素后真实反映资金占用成本和资金运作收益。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上海银行总行计划财务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