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征博引蔚为大观的城市文化史建构

2017-09-28郭淑梅

文艺评论 2017年8期
关键词:哈尔滨文学艺术

○郭淑梅

广征博引蔚为大观的城市文化史建构

○郭淑梅

如果说一座城市由气质定位,哈尔滨必属于艺术气质的城市。百多年来,无数大师级人物在这里泼洒才华,驻足表演,流连忘返。民国时期,这里的艺术沙龙“牵牛坊”诞生了独具国际化艺术标识的文学翘楚萧红。作为国内最早引进电影的城市之一,这里的电影院遍布道里、南岗、道外等城市社区。无声电影时代,每逢夜晚上映欧美电影时,马迭尔宾馆会有一支专属乐队登台演奏,仅仅是为电影配乐。这里的俱乐部、剧院、电影院、美术馆、文化宫等文化设施经常上演戏剧、舞蹈,举办音乐会、书法绘画展。这里的建筑艺术举世瞩目,会聚了20世纪国际建筑大师设计的精品力作,保留至今的道里区中央大街建筑群及铺满步行街的“面包石”,诉说着这座城市渗透到骨子里的艺术气质。

作为中西文化荟萃的城市,哈尔滨人的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素养,长期以来被纳入家庭幼儿教育范畴。在某些地区算作奢侈消费的钢琴幼教支出,在哈尔滨普通家庭经常是课外活动备选菜单。耳濡目染的文学艺术审美,使哈尔滨人始终保持着一种拥抱多元文化、不拘泥不保守、开放包容的国际化情怀。

本书传主高莽就是一位少时成名,才华横溢,翻译与绘画成就高山仰止,与这座城市精神气质极为契合的艺术大家。王宏波为哈尔滨文化名人高莽先生作传,其意义在于,不仅为这座城市流传下一座非物质文化丰碑,更为这座城市聚集起一种超越时空的永恒艺术力量。阅读这部传记,作家诚实为文、谦逊为人的高雅趣味扑面而来,散发着迷人的芬芳。朴拙无华的线性时空结构,严谨考证的史家风格、跨时代聚焦的红色文化景观,写就了一部动感十足的个人艺术成长史,也构成了一部广征博引蔚为大观的城市文化史。

一、朴拙无华的线性时空架构

传记文学写作由于距虚构式小说创作太过遥远,无法尽情挥洒才情,也由于传主生平的非同寻常,不能够运笔平淡,是较为难于操作的文体。一般而言,作家多会选取激情式的易引发动荡生命颠簸的表述方式。对于这个难题,王宏波有自己的解决办法。他没有选择大跨度的易于炫技的复杂结构,而是选择了历时性动态视角,以线性结构切入叙事,来破解不易控制的人物生命运势。他以平铺的方式一直带着读者,用实实在在的笔力推动情节走向,引领读者进入阅读情境。

以生命流向为经,成长叙事为纬,编织属于传主高莽独特的人生轨迹。传记共分为三章十九节,第一章《哈尔滨,我的摇篮》,话说童年高莽。高莽是闯关东河北人后裔,祖父、父亲终日在外奔波,生意尚好。他出生时,已有三个哥哥一个姐姐,取名宋玉楠,乳名小四。19岁时,因母亲姓高,他为自己取名高莽。高莽生在富户人家,但毕竟在老道外大杂院里租住,听见过妓女悲惨的哭声,看到过日本人耀武扬威,经历过江坝决口的特大水灾,耳闻过灾民卖儿卖女。幸运的是,小小年纪,慈爱的母亲给他讲许多“瞎话儿”,听着这些故事,对真善美的渴望在心底滋生。7岁时,房东介绍他到哈尔滨基督教青年会学校小学部读书。由于俄语授课开蒙,他起点非常高,一上来就大量阅读俄罗斯文学艺术,为普希金画像,受教列宾学生克列缅季耶夫习油画,参加画展,表现出极高的文学绘画天赋。第二章《晦暗中迎来民族解放的曙光》、第三章《充满激情的青春岁月》,讲述青少年高莽。在从俄罗斯文学艺术汲取审美营养的同时,俄罗斯文学艺术中的民主思想对他产生了深刻影响。艺术上,他倾向于批判现实关注大众的审美主张。生活中,他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活力。无论是17岁翻译发表屠格涅夫诗篇《曾是多么美多么鲜的一些玫瑰》,19岁在李兆麟将军任会长的中苏友好协会担任《北光日报》编辑和翻译,发表短篇俄苏文学、俄苏政论文章、漫画《官运亨通》,为书籍设计封面,还是21岁翻译影响巨大的话剧《保尔·柯察金》,22岁翻译冈察尔的短篇小说《永不掉队》,高莽都是一位为艺术挥洒才情不知疲倦,并有意识运送“军火”的“红色的中国人”。

在传主高莽走过的时空,开枝散叶,呈放射状支脉,留下了真实的细节和饱满的情感。在非虚构文学渗透到传记领域的今天,这种风险极大的朴拙无华的选择,带来的竟是丝丝入扣,润物细无声的高蹈艺术效果。

二、严谨考证的史家风格

这部人物传记之所以成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即作家以极其严谨的史家治学方法,细致入微地推敲考证历史,尽可能最大限度地还原传主所处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时代风貌,使传记如同照相机,清晰地记录下人物和环境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运用文化地理学的理论,支撑传主高莽在哈尔滨这座故乡城市的润泽下,呈现生命的斑斓色彩。由于细节的考证,追随着人物足迹而行,读者常常会惊异于作家对背景资料的娴熟运用和与传主生命轨迹的高度融合。如同城市史专家一般,作家执着地考证老街道,以此来象征传主生命跨度和历史沧桑。比如,“开春以后,爷爷在通道街(1925年以前为霍尔瓦特大街,现为中山路)边的马家沟畔,又租了一处白俄的房子”。不仅街道名称,一些重要史实,作家也进行了详细考证。比如“据最新的研究成果证实:哈尔滨基督教青年会的创建和发展,不仅同哈尔滨中共党的早期建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还积极组织反帝爱国运动。”这些珍贵文献资料的爬梳,要花费大量精力和心血,是实打实的专业知识储备,相当清晰地勾勒出传主所处的历史时代,为全书增添了庄重严谨的格调。

尤其是对引领传主人生之路,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历史人物事件,王宏波更是倾其心力,字斟句酌。在高莽供职中苏友好协会机关报《北光日报》中,协会会长、抗联英雄李兆麟将军被国民党暗杀。对这桩历史迷案,坊间一向渲染秘密暗杀细节等,模糊了英雄形象。王宏波将此重大事件还原到历史细节中,由高莽为其画遗像,安放在悬有“民族魂”送葬的灵车上。整个出殡场面相当感人,十数万群众沿途肃立。高莽为将军画像,是他对李兆麟将军人格的景仰,这浓重的一笔,使高莽高尚的人生境界更加明朗化,也为他今后的追随“红色的”艺术道路埋下了伏笔。

这部人物传记还有另一个重要特点,大量的历史图片和人物照片,随文而至。三百五十多幅图片资料,紧密配合故事情节发展,排版清晰明了,赏心悦目,一扫当下许多图文著作“字不够图来凑”的牵强附会。仅仅为找到高莽先生替《苏俄介绍》创刊号设计的封面,王宏波多次到旧书网上淘洗未果,最终朋友出手相助,得以随文插图到本书中。其他历史图片的搜集整理,包括附录中提供的高莽先生作品影印件,花费了作家多少心思,可想而知。这部画传,因其对哈尔滨城市、俄苏文化的深度挖掘和考证的缜密,对城市史文化建构提供了可贵的资源和视角。

三、跨时代聚焦的红色文化景观

哈尔滨是一座有着浪漫艺术精神,也是有着红色文化传承的历史文化名城。最能代表这座城市的不是有多少座剧院、电影院、美术馆、文化宫、书店,而是这里走出去的作家艺术家,从事文学艺术的观念方法。萧红文学创作能够流传至今,一个重要原因是她具有国际化视野,她纵然写一地一事,也因她见识不同,她包容大气,她开放不拘而具永恒价值。这其中,俄苏文学以及哈尔滨多元文化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传主高莽先生,也如萧红一样曾经历过沦陷区苦难生活,但从小受到俄罗斯文学艺术熏陶,始终不渝地追求民主自由精神,为他从事俄苏文学翻译和绘画艺术积蓄了精神力量。

王宏波笔力所至,带出的是一系列城市红色文化景观,是地道的哈尔滨传承。哈尔滨由于中东铁路,先天地存在着一条向关内传递马克思主义和俄苏文学的“红色之路”。1920年,瞿秋白赴俄前第一次在哈尔滨听到《国际歌》。十月革命后,俄苏报刊书籍通过中东铁路流向哈尔滨,再由哈尔滨向关内输送。1928年,楚图南受李大钊委派在哈尔滨从事地下党工作,创办“灿星社”,翻译了大量俄苏文学。其后,“牵牛坊”成员温佩筠、金人等又翻译了阿·托尔斯泰、左勤克、明斯基、高尔基、绥拉菲摩维支等人的作品。“九一八”事变后,这些传播俄苏文学的左翼文化人不得不逃往关内。

与前辈作家翻译家处于恶劣的政治环境和国破家亡的奴隶境遇不同,高莽生逢其时,他迎来了哈尔滨的解放。在中苏友好协会、《北光日报》《苏联介绍》供职时,他受到华君武、刘炽、草明等延安画家、音乐家、作家的很大影响,还与萧军、金人等从延安“打回东北老家”的老乡们相谈甚欢。越来越多的文化名人对年轻人高莽发出赞叹。正如戈宝权想与翻译俄苏文学的几位译者见面,却发现那几位译者都是不同笔名的高莽。“我当时委实有些惊异,长期在日伪统治下的哈尔滨还能有这样的青年!”实际上,正是哈尔滨的俄苏文学艺术集散地、中转站的“红色之路”特定背景,即使在日伪统治下,俄苏文学的生命力仍很旺盛。高莽就是哈尔滨这座城市俄苏文化史建构中的重要一环,也是一座高峰。

王宏波以高莽青少年时代人生轨迹,写就一部动感十足的个人艺术成长史,也构成了一部广征博引蔚为大观的城市文化史。其叙事立场、架构,透露出一位忠诚于纪实文学作家的兴趣所在。掌控全篇的朴素智慧和令人由衷敬佩的谦逊姿态,都使这部传记看点十足。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猜你喜欢

哈尔滨文学艺术
我们需要文学
哈尔滨“8·25”大火 烧出了什么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纸的艺术
奇妙的哈尔滨之旅
《老哈尔滨的回忆》国画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感受哈尔滨的冬天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