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综合护理应用于乙肝肝硬化合并有糖尿病患者的效果
2017-09-28朱翠英
朱翠英
(佛山市高明区中医院,广东佛山 525800)
探究综合护理应用于乙肝肝硬化合并有糖尿病患者的效果
朱翠英
(佛山市高明区中医院,广东佛山 525800)
目的 探索研究综合护理应用于乙肝肝硬化合并有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40例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对比分析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对比患者肝功、血糖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球蛋白等数值平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率为95.0%,对照组护理工作满意率为80.0%(P<0.05)。结论 对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肝脏功能,稳定患者血糖水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综合护理;肝硬化;糖尿病;临床价值
肝脏是人体代谢的重要器官,而肝硬化是影响肝脏正常生理功能的常见疾病之一[1]。临床中肝硬化是一种多病因、长病程的疾病,糖代谢是肝脏生理功能之一[2],因此对于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其血糖水平通常较肝功正常患者高,而且治疗难度更大。此外,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还会出现腹水、低血糖、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4]。临床中治疗该类疾病通常采用药物治疗,临床效果尚可,但是仍有部分患者效果不理想。有报道称,采用综合护理能够提高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效果。为此,我院对40例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40例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确诊为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男17例,女23例,患者年龄 43~61岁,平均(52.46±3.29)岁,患者乙肝肝硬化病程 5~27 年,平均病程(12.47±4.38)年,糖尿病病程 3~20年,平均病程(8.47±3.21)年。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20例,包括男9例,女11例,患者年龄43~60岁,平均年龄(53.74±4.19)岁,患者乙肝肝硬化病程 5~27 年,平均(11.98±8.31)年,患者糖尿病病程 3~19 年,平均(7.93±5.81)年;对照组患者20年,其中男8例,女12例,患者年龄 44~61 岁,平均(51.77±2.84)岁,患者乙肝肝硬化病程 5~27 年,平均(13.29±4.32)年,糖尿病病程 4~20年,平均(9.47±4.33)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乙肝肝硬化病程、糖尿病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由医师制定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工作,主要内容包括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督促指导患者用药等。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其主要过程为:①日常生活指导:对患者饮食进行指导,根据患者饮食喜好协助患者制定健康饮食方案,鼓励患者少食或者不食甜食,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增加优质蛋白、膳食纤维等摄入,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控制钠盐摄入量等;鼓励患者每日进行30分钟左右的有氧运动;②心理指导: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③药物指导:督促患者服用药物,告知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如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向医生反应;④预防感染:由于患者肝功能受损,因此免疫水平较常人低,住院期间要提高预防患者感染的意识,提醒患者增添衣物,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修剪指甲等,避免患者出现溃疡、抓伤等引起感染。
1.3 观察指标:主要分析患者治疗后肝功能功能、血糖水平以及对护士工作满意情况,其中肝功能主要观察项目为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球蛋白等,血糖水平主要进行空腹血糖监测以及餐后2 h血糖检测。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评估采用我院自制问卷,采用百分制计算,95分以上为非常满意,80~94分为比较满意,60~79分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肝功能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球蛋白等数值平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肝功指标对比
表1 两组患者肝功指标对比
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 例数 谷草转氨酶(U/L) 谷丙转氨酶(U/L) 球蛋白(g/L)对照组 20 88.94±12.11 87.73±13.28 38.85±3.28观察组 20 61.02±6.78* 59.32±5.98* 30.98±1.27*
2.2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对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平均水平和餐后2血糖平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
表2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空腹血糖(mmol/L)餐后2h血糖(mmol/L)对照组 20 6.97±1.21 9.86±2.31观察组 20 5.74±0.57* 8.32±2.11*
2.3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工作满意度对比 [n(%)]
3 讨论
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在乙肝患者中较为常见,根据相关统计,乙肝患者中有17.5%的患者合并糖尿病,超过正常人群患病率的数十倍。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由于病情复杂,患者免疫力低下,因此临床治疗和护理都具有一定难度。临床中治疗该类疾病通常采用药物治疗,临床效果尚可,但是仍有部分患者效果不理想。本研究,采用综合护理对患者临床指标的改善起到积极作用,维持患者病情稳定,而且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
综上所述,对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肝脏功能,稳定患者血糖水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1]陈占军,周莉,孙晓玲,等.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乙肝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9):12-14.
[2]王晓美,司良敏,蔡欢,等.综合护理对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研究[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21(2):365-367.
[3]田理莉,崔晓博.对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3):124-125.
R512.6+2
B 学科分类代码: 32024
1001-8131(2017)04-0393-02
2017-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