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疗程与复发率的观察及护理对策
2017-09-28蔡满媛李丹萍
王 燕 蔡满媛 唐 芳 李丹萍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二科,广东深圳 518020)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疗程与复发率的观察及护理对策
王 燕 蔡满媛 唐 芳 李丹萍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二科,广东深圳 518020)
目的 探讨抗病毒治疗疗程与针对性护理对策的选择实施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停药后复发率的影响,提出合理治疗方案与护理对策。方法 筛选我院于2010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因慢性乙型肝炎收治入院、入院后接受核苷酸类类似药物抗病毒治疗并治疗期间要求停药的患者病例,共86例。在所有患者达到停药标准后根据后续巩固治疗方案的选择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达到停药标准后接受巩固治疗6个月,观察组继续接受治疗18个月。通过比较患者病情复发率、焦虑情绪、健康知识达标率、护理满意率的差异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患者病情复发率58.14%,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25例病情复发的患者中,22例患者停药后6个月内病情复发,3例患者复发时间距停药超过6个月。SAS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59.03±6.21)与对照组(57.98±5.37)均高于正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护理满意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41.86%、44.18%,健康知识达标率分别为32.55%、30.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健康知识达标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选择延长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时间,有助于减少病情复发危险性,提出相应针对性护理对策并与治疗联合实施具有必要性与临床推广意义。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疗程;复发率;护理对策
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指病程超过半年且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呈阳性,或具有慢性肝炎临床症状的患者[1]。乙肝患者肝功能可异常或持续异常,多伴有右上腹、右季肋部不适,和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病情较重的患者眼睛、皮肤呈黄染。抗病毒治疗是乙肝治疗的关键,因乙肝病情迁延难根治,故乙肝的治疗往往是一个长期抗病毒过程,但长期治疗不等于终生治疗。合适科学的治疗疗程的制定变得尤为重要[2]。本研究通过临床观察,探讨抗病毒核苷类似物药物治疗疗程与针对性护理对策的选择实施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停药后复发率的影响,旨在提出合理治疗方案与护理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筛选我院于2010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因慢性乙型肝炎收治入院接受核苷酸类类似药物抗病毒治疗并治疗期间要求停药的患者病例,共8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乙型肝炎诊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病程超过半年、HBV检测呈阳性或具有慢性肝炎临床症状的患者。
1.2 停药选择:制定停药方案为: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持久的HBeAg转化为HBeAb后6个月是满意的治疗终点。若HBV DNA显著下降低于下限、ALT复常,初步达停药标准,仍需巩固。若检测结果保持不变可停抗病毒药物。HBeAg阴性患者,在满足HBeAg阳性患者检验标准前提下,至少再巩固1~1.5年,检测结果仍保持不变的患者,可考虑停药。HBeAg阴性患者因复发率较高,可选择延长疗程巩固治疗。
1.3 治疗方案:所有纳入研究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达到停药标准后根据后续巩固治疗方案的选择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为接受巩固治疗6个月的患者,嘱43例在末次检验达标的患者继续抗病毒巩固治疗6个月;观察组设为达到停药标准后继续接受18个月治疗的患者,嘱其他43例患者停药后继续巩固治疗18个月。
1.4 评价指标: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44周的随访,期间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分析患者停药后病情复发率与停药时间和治疗方案的相关性。定期对患者进行对患者情绪焦虑程度进行评估。对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的情况进行调查。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停药后病情复发情况:停药后观察组患者病情复发率58.14%,对照组复发率为81.39%,差异显著(P<0.05)。其中,观察组25例病情复发的患者中,22例患者停药后6个月内病情复发,相较于3例超过6个月患者有显著差异(P<0.05)。
2.2 患者焦虑情绪、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达标情况:通过对患者进行SAS评分可知,观察组患者SAS评分均高于正常水平。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与健康知识达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1。
表1 患者SAS评分、护理满意率、健康知识达标率
3 讨论
3.1 治疗疗程:乙肝初期治疗的目标是抑制病毒复制,阻止肝脏持续损伤;远期目标是消除病毒,阻止肝脏疾病进一步发展,延长患者生命。目前的治疗水平很难实现长期清除病毒的目标,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通过长期服用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持续复制,阻止疾病进一步发展[3]。本研究通过筛选因慢性乙型肝炎收治入院、入院后接受核苷酸类类似药物抗病毒治疗并治疗期间要求停药的患者,在患者达到停药标准后给予不同的后续巩固治疗方案,通过分析病情复发情况评价治疗疗程的合理性。其次,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病情焦虑情绪、健康知识达标率、护理满意率评估护理质量。其中制定两种疗程,对照组患者在达到停药标准后接受巩固治疗6个月,观察组患者在达到停药标准后继续接受18个月抗病毒治疗。
达停药标准后继续抗病毒治疗时间与停药病情复发率呈负相关,疗程越久越有助于巩固病情,且停药后6个月为病情复发高危期,停药超过6个月时间患者病情相对稳定。
3.2 针对性护理对策的提出: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59.03±6.21)与对照组(57.98±5.37)的SAS得分均高于正常水平,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健康知识达标率存在一致性较低。表明患者及家属对相关的健康知识掌握不足,且均存在焦虑的负面情绪,从而导致对护理满意度评分均较低。故本研究提出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策,旨在提高患者及家属的健康知识掌握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
综上所述,对于慢性乙肝患者的长期抗病毒治疗选择延长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时间,有助于减少病情复发危险性,提出相应的针对性护理对策并与治疗联合实施具有必要性与临床推广意义。
[1] 邓宜楚,黎美祥,包文,等.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疗程与复发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5):117-118.
[2] 姚正钢.核苷类药物停药后慢性乙型肝炎复发的临床特点[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1):48-49.
[3] 寇会玲,宗立永.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既往抗病毒失败的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2013,33(11):54-55.
R183.4
B 学科分类代码: 32024
1001-8131(2017)04-0390-02
2017-02-08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基础研究项目(JCYJ20140411113237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