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中生物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017-09-27金传艳
金传艳
摘 要:创新教育是生物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通过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可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自主学习中体验生物课的乐趣,潜移默化中养成科学精神。结合高中生物教学的具体内容,分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路径与方法。
关键词:高中生物;创新能力;教学改革
创新能力主要指在理论与知识的指引下,在科学、技术、艺术等各领域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及经济价值,创新能力是发展新理论、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基础保障,只有创新才能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高中课堂是传播知识的主阵地,更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场所。基于生物学科的教学特征,分析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多样化教学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课堂应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增强趣味性,进而引导学生产生探究欲,培养创新能力。首先,生物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可以生活化为切入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将萝卜泡在盐水中,几天后萝卜就会变软,体现了“渗透作用”;“分析家庭制作酸奶的原理”“探讨吸烟有害健康的原因”“分析烧烤、腌制食品的安全性”等等,这些例子拉近了学生与生物知识的距离,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其次,生物学科知识还可以与社会热点问题相关联,体现生物学科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教学中,笔者也经常引入新闻热点话题,如克隆技术在医学界的应用、生态系统的变迁与环境保护等等,这些都是学生熟悉且关注的话题,在探讨过程中学生能运用学过的生物知识,从专业角度阐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他们的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
二、激活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人类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获得进步,因此,提问是诱发思考的基础,学生只有具备了问题意识,才能产生疑问、活跃思维、深入探究。在生物课堂上,教师应有意识地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为桥梁,诱发学生积极思考与讨论,挖掘潜力。例如,学完“克隆技术”后,笔者给大家提出一个开放性的讨论题:大家觉得克隆羊多利长得应该像谁?由于多利是克隆羊,没有自己的父母,所以这个问题既新颖又奇特,学生经过思考与探究,把握了“细胞核决定了遗传物质”的生物要点。再如,学习“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时,笔者也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趣味的问题情境:大家都知道人体细胞共有46条染色体,如果在有丝分裂的情况下产生精子和卵细胞,你觉得会有什么结果?当学生提到“这种情况下的后代个体染色体数目会发生改变”时,笔者就引入“减数分裂”的知识点。通过这种提问的方式,学生集中了注意力,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更深刻地把握了减数分裂的概念,锻炼了逆向思维。
三、组织探究实验,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科的显著特征就是以实验教学模式为主,借助实验探究手段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生物课堂上,教师要创新实验方法,注重学生的实际参与,给学生提供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促进他们在实验中思考问题,形成探究意识与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时,笔者将学生分成几个合作实验小组,鼓励各小组的成员积极探究、大胆猜想,根據学习目标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整合实验步骤,这样学生从设计实验到完成实验全部自己动手,有了更多自我表现与发展的空间,他们在实验探究过程中突破了常规的思维,更易于形成创新意识。另外,学生在应用淀粉酶分析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发现在碱性条件下将淀粉酶溶液与碘结合,液体没有变蓝,对于这一实验中的“意外结果”,学生针对“淀粉酶在碱性条件下的活性变化”再次探究,同时为了保证实验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笔者也参与学生的探究过程,通过适当指导让学生获得实验启发。
四、完善课后练习,培养创新能力
为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教师要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的形式检验成果。同样在设计作业习题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逆向思维与发散性思维,这就对教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设计的课后作业习题既要围绕教学目标考核生物知识点,也不能过于单调死板,要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活跃思维。例如,学习“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时,笔者提前两个星期给学生预留作业,要求他们自己动手制作细胞模型并解答课后讨论题,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制作道具、找出答案,培养了动手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再如,学完“激素调节”后,笔者要求大家课后通过实验探究、上网查资料等方法,以“人工胰岛素对糖尿病的作用”为专题展开研究,撰写课题资料并在课上分享与交流。
由上可见,良好的知识基础是推动创新的重要源泉,教师要借助生物学科的教学契机,遵从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丰富多样的创新实践活动挖掘学生潜力,激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更多具有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体现高中生物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何兰平.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对策[J].学周刊,2013(6):154.
[2]彭舒颖.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刍议[J].亚太教育,2016(25):51.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