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中的运用研究
2017-09-27陈新丹
陈新丹
摘 要: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被应用得越来越广泛。同时,微课作为正式或非正式的主要学习资源在教育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基于此,大量的教育工作者已经逐渐在课堂教学以及课外教学中运用微课,并且收到了满意的教学效果。以普通高中的通用技术为出发点,阐述了微课在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微课;高中通用技术;运用
通用技术课程属于普通高中新课程技术方面的一门新生学科,该学科重点关注技术素养以及技能与能力的培养。为了与现阶段的移动学习发展相适应,形成了一类新的教育资源,即微课。同时,它也属于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产物。
一、通用技术课程的概念
这里所说的通用技术主要指超出信息技术范围的、比较广泛的并且凸显基础、通用性,同时又和专业技术区分开的技术,其属于按照高中技术课程的特点、价值以及任务而选择出来的技术体系,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在学生发展方面具有拓宽迁移价值的技术。
二、微课的概念与特点
1.微课的概念
什么是微课?主要指根据新课标以及实际教学的要求,把教学视频作为重要载体,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体现出教师针对某一个知识点或者是教学环节而进行教和学活动的所有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也就是说,微课是用来传授零散知识点或者是教学过程中某个教学环节的视频学习资源。
2.微课的特点
首先,主体明确突出。就微课而言,其主要用于对某个知识点进行讲解,因此,要求其主题以及学习目标应该明确,从而有利于学习者掌握和运用知识。其次,资源形式多样,情境真实。微课的数量应随着解决问题所需知识点的数量的增加而扩充。另外,微课应该设置教学设计以及信息反馈等教学环节,从而提供给学习者比较真实的学习情境。最后,结构形式多样并且内容可以扩充。微课的结构是随着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的,由于制作微课所使用的方法并不是固定的,因此,微课的结构形式呈现多样化。
三、微课在高中通用技术课中的具体运用
以下以“机器人走迷宫”为例来阐述微课在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中的具体运用。
1.教师的课前准备以及学生的课前预习中的运用
教师应该做的首要工作就是分析机器人走迷宫的主要内容,按照掌握机器人知识的程度而展开设计。比方说,搭建机器人、编程以及调试等内容应该录制教学微课的视频。搭建机器人时所使用的配件包括一个控制器、一个光感器、两个超声波传感器以及一批机器人配件。
2.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主研究
首先,教师应该进行学生的分组以及设备的分配,每位学生分配一台计算机并且两到三个人共用一个机器人,三人一组,教师布置完以后,要求同学以小组的形式对机器人进行搭建与编程,基于此,教师应该将自身所扮演的角色进行转变,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指导者。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开展机器人的搭建工作时,应该把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从而展开分工合作。进行搭建与编程时,往往会有编写语句条件或者是设置设备参数的情况出现,这时学生可以利用微课视频来找到解决方法。
3.课程结束后需要学生进行总结
教师应该按照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产生的问题展开自我反思和总结,从而有利于发现存在的不足之处,进一步将其完善,教師应该评价与分析每位同学制作的机器人以及程序,这样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除此之外,优秀的作品应该展现给大家,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能够促使同学间获得较多的沟通和交流的机会,最终实现优势互补。另外,学生也能够利用本身的实际动手活动,在课堂上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不仅使自身的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而且也使自己与同学间的协调合作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对所学习的知识加强了理解与记忆,最大限度地运用了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最终获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从高中课程所具有的实践性较强的基本特点出发,并且在与微课的基本特点相结合的基础之上,重新建立了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形式,从而给教育工作者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通过采用这种教学形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而且也能够使学生的科技素养得到较大的提高。由此可见,要想加快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必须先培养出一批创新能力较强的科技型人才,从而有利于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璟.微课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的效果分析[J].科学中国人,2016(33).
[2]武小桐,陈飞,吴建伟.微课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5(1):61-65.
[3]杨旭红.通用技术教学实施中的若干问题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25):134.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