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音袅袅,意味悠长
2017-09-27徐志红
徐志红
摘 要:在目前的中学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创设新颖的情境导入新课内容;设计环环相扣、衔接自如的教学环节;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建立科学的知识体系;建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但是却忽略了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结尾,这样就使得一节课显得虎头蛇尾,意犹未尽。因此,教师要想设计一节成功的课,就有必要为一节课描上画龙点睛的一笔,从而让整节课余音袅袅,意味悠长。
关键词:情感激励;设置悬念;拓展专题;知识创新
一、歌曲总结,情感激励
在课堂教学的结尾时,可以结合课堂内容用对应的经典歌曲进行小结,其情感渗透的效果远远胜于直接的说教。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歌曲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时代氛围,把学生带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更好地了解时代特色、历史知识,巩固课堂教学内容。
例如,在讲授1931年“九一八”事件后,日本不断扩大侵略,中华民族处于危亡的紧急关头,团结起来,一致抗日,就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心声。基于这样的认识,引出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在雄浑有力、激昂奋进的歌曲声中,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在祖国陷入严重的民族危机的时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读书的决心,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二、设置悬念,承上启下
在结束课程时,设置悬念,就是给学生留下一些欲罢不能的疑问,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为学习下一节内容埋下伏笔。历史节点风云变幻,小到家族兴亡,大到民族传承、朝代更迭。每个转折点都诱发不可思议的变革,改变着人类进程和时代脉络。这正是历史引人入胜的地方,也是吸引學生融入历史的关键点。
例如,在讲授新中国成立初期,通过“一五计划”的实施,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起步,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那么,在短短的几年内,我国的“一五计划”能够超额完成,取得重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再从社会主义改造中共同探索这个问题。这样处理教学的结尾,就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渴望。下课了,学生主动地阅读课本,探究问题,从而使这节课的结尾悄然变成了下节课的开头,并为下节课让学生认识到生产关系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原因奠定了基础。
三、拓展专题,推波助澜
在历史教学中,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历史现象,教师应善于捕捉这些历史现象,充分利用教学结束时的时机,启发学生把它们联系起来,拓展成为知识专题,通过归纳专题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客观、全面、科学地分析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例如,在讲授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时,我布置了作业:归纳有关“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专题。通过拓展专题,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
四、资源采撷,知识创新
课堂教学的结束,并不等于学生学习的结束。教师应善于利用教学的结束方式把学习内容从教科书向更广阔的空间拓展。将在同一时期背景下的各个国家、民族为了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所做的改革进行串联和比较,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从而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规划整合的习惯,实现知识传授形式的创新。
例如,在讲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和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我在教学结束时布置了作业——“我看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和“英国、美国、法国工业革命对比”的两个小论文。要求学生从教材、课外读物以及影视作品中收集有关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资料,选择切入点,做出系统对比,形成自己的观点,完成论文。通过这一活动,首先,有针对性地总结出历史改革的意义,也对各国变革差异做出明确的对比。其次,还锻炼了学生检索资料的能力、书面表达的能力,而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掌握了开放性、探究性、主动性的学习方式,实现了知识的创新。
成功的一节课,就如同一篇完美而和谐的乐章。当乐章的结尾奏响最后那一个震撼人心的音符时,余音袅袅,意味悠长,绕梁三日,回味无穷。就让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一起奏响创新的乐章吧!
参考文献:
[1]王永.立足问题设计 激发学习兴趣:谈高中历史教学问题的巧妙设计[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3).
[2]赵雅琴.设计有效的历史问题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2).
编辑 张 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