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饮茶
2017-09-27苏黎瑞
苏黎瑞
草木有心,人行走其间,最得自然的意趣。
读草木之心的最好方式莫过于品茶了。茶有至味,苦涩回甘浓酽清淡,有如人生的炎凉荣辱浮沉得失。岁月赋予人们从味蕾到心灵的回响,读懂的人必然要念念不忘。
北溪。一个有茶的地方。
途经华安县的九龙江不舍昼夜地流淌,滋润着北溪深深浅浅的各种绿。这里头最养眼养心的当数茶树的绿了。这些绿大多时候总是鲜明的分成上下两层,下端是老而劲的苍绿,上端则是淡且嫩的鲜绿,各自散发着干干净净的清辉,大有生机勃勃的旺盛劲儿。它们深谙自然之道,或在沃野里依势排列成各种不规则的图形,任人们如何精心修剪,它们依然要随心所欲地漫生漫长;亦或像海浪一般,在季候的暖风一声令下,便簇拥着蓬松浓密的绿往高山上涌去,一波一波地在梯田上拍打出波澜壮阔的绿浪,最后散落到云雾深深处。
绿到最新鲜的时候,便是采茶时节。采茶女们整装待发。茶篓、剪刀、斗笠、茶水,缺一不可。及至茶园里,阳光正好,茶树被暖阳熏蒸得愈加含馨吐芳,采一把茶叶,便握住了一手的芳香。此时行走在茶园茶山之间,一派迷人的田园风光似画卷般在眼前徐徐展开。一程山水一首山歌。在茶山上,偶而会听到远处传来当地人用闽南语唱起的采茶山歌,飘渺之间有人相和,侧耳细听,颇有情致,遂摘录一二:
“肩背茶卡六角腰,
要去山顶采茶叶;
多叶少叶都要拾,
流汗挣钱微微笑。
手提茶篮六角腰,
要去茶山采茶叶;
一叶二叶也要拾,
积少成多金宝石。”
“手提茶篮六角尖,
要去茶山采茶签;
一叶二叶也要捻,
要给阿哥添油盐。”
若是在官畲村或是坪水村的畲乡,畲民边唱山歌边采茶则更是寻常事了。身着畲服的采茶姑娘最是能歌善舞,采茶之际当然少不了茶歌相和。那些好听的茶歌,不管是用闽南语还是畲语唱响的,即便是听不懂的,却一样能感受到那茶歌里的情怀和况味。
而要品尝茶的况味,浓也好,淡也罢,总是各有各的滋味。当窗外落满夜色,便是与一盏茶相对而坐的时候了。
在一盏芳茗里感受茶世界里最真实的美好。这时,不拘是知名企业或是小茶坊里做出来的茶,安然,妥贴。一切都好。这些茶不止是因为华安的地質土壤条件使之出产的茶,品质与外形俱佳,更可人的是它们大多拥有着好听的名字,比如仙都哈龙峰茶企的双龙戏珠,一现身便自带光环,注定会引起爱茶人的热情追随。另外的诸如玉色风华、观云月、舞春风等等,光听名字,未饮已然醉倒其中了。更何况茶香满室,身心俱静。
华安铁观音乌龙茶作为功夫茶的一种,要喝上它,显然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繁琐的手法。然而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能对茶了解得更透彻。当泉水煮开之际,便让人心生期待。注水温壶、投茶入壶,茶叶在泉水的热烈拥抱下轻舒心怀,白雾袅袅而起,时光在茶香里的脚步慢了下来,才让人惊觉,这竟然是这一年里最初采撷制成的春茶。茶香如兰,芬芳馥郁,浅啜一口,宛如春兰在舌尖上绽放,让人恍如处芝兰之室,陶醉其间了。
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事物们聚在一起,便有了富足的世俗之态。柴米的重要性不需多言,摆放在油盐酱醋的前面理所当然。可在华安人眼里,茶却是要排到米的前面,饮食之首的茶不可一日或无,哪怕只是一碗粗茶,也能让吃着淡饭的日子变得有滋有味了起来。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平日里有客到访,华安人总会热情相邀。他们不说文绉绉的话,开口便道:“来喫茶!”来者也不客气,道:“有好的茶米得拿出来。”于是主人家便开始忙着烧开水,烫洗茶壶、茶杯,沏茶,为客人递上热茶。
称茶为茶米,也另有一层意义所在。这小小一片质朴的叶子,便是茶人们的生活所系。据《华安县志》记载:“据传唐代开始,仙都、茶烘(华丰)已有产茶。”县城华丰镇古称“茶烘”,即因制茶作坊云集而得名。华丰镇早年就有先民垦荒种植茶树记载。在新编修的《华安县志》记载,清乾隆十八年(1753)珍山(今湖林乡大坪)茶商林启张发展茶叶,在华丰设坊采制乌龙茶 ,开 “茶烘”茶行,茶烘茶室,茶烘茶馆设三处,由于茶质优美,受到茶商青睐,当地俚语有“新圩无旧货,茶烘无青茶”。当时外地茶商只要看见华安当地产“珍山乌龙茶”的商标,不必检验就立即放行。《仙都民俗通鉴》里还记载林长协于清同治元年(1862)抄录仙都圩茶料店的对联:“芳名流出通三县,佳品制成盖一洲”。由此可见当时茶叶贸易的繁荣,及种茶饮茶历史悠久。我亦曾在华安的华山村及仙都镇的九龙峰上之原始森林里寻幽探秘时,见高山密林里隐约还留有古老茶园的痕迹。那些被遗忘了的老茶树,枝干皱摺纵横,仿佛默默地诉说着它们那些繁华的过往及沧桑的历史。茶树生长于家园,老于家园,茶叶却注定是要行走在路上。以茶为生的先民们依靠勤劳的双手种出优质茶叶,在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境况下,华安铁观音乌龙茶沿着九龙江这条水路,成为在古代丝绸之路上越走越远的最芬芳的植物,着实不易。
宋人卢祖皋在《煎茶》诗中写道:“秋庭木落长莓苔,寂寞东岗菊自开。惟有诗翁幽兴熟,每携茶具竹间来。”饮茶须臾不可无茶具,器物之美亦是好茶之人所重视的。为泡得一壶好茶,苏轼还曾亲自设计了提梁式茶壶,上题“松风竹炉,提壶相呼”。而在华安县的明清时期,茶具生产也颇具规模,且远销海外各国。从正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华安东溪窑遗址出产的瓷器看,其显著特征为“白釉米色器,纹如冰裂”。米黄釉无一例外带有冰裂纹。据《福建通志》记载:“漳窑出漳州”,清末民初杨巽从《漳州瓷窑谈》之《漳州什记》:“漳州瓷窑,号东溪者创始于前明,出品者炉瓶盘各式俱备”。其中有关茶器、茶具在日用品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并在漳州地产茶具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0世纪90年代初期,诸多学者和文物工作者曾先后进入窑址调查,分别获得少量的米黄釉小开片标本,有炉、碗、盘、瓶、笔架等类型,其中就有“漳窑”代表性产品——模印夔龙回纹直壁斗炉(又称“竹节炉”),它见证了明清时期华安茶业的繁荣。endprint
然而,茶的历史和故事并不会止步于过往。茶树,如今分明还是那些高高矮矮的灌木丛模样,在几千年来的阳光雨露里,在春去秋来的章回中,一茬茬地生长,生生不息。一没留神,它们就把自己的家园扩大到十几万亩的面积,让这个山区县成了全国铁观音第二主产区。缕缕茶香向外飘逸,从实体平台到虚拟网络上,搭建起了无数友谊的桥梁。
闻得茶香思故人。除了春茶,老家的茶农们最盼望的就是那一季秋茶了。当夜风的笔触里蘸满柔和的凉意,下笔极轻,轻得不曾碰落每一棵茶树叶尖上的露珠儿。秋露也沁了凉意,攒着那么多秋的璀璨斑斓,却写意般浸润成茶树上的各种绿。
一叶知秋。茶农们等着这秋的信息已等得有点心急了,天天垄上行,来回巡查,他们是最早发现秋的到来的。凉风送来的秋信就写在这些簇新的茶叶上,丰腴的,鲜嫩的,成熟的,每一片叶子都挺拔俏立。不过是旧时相识,茶农们并不以为异。“秋香每年都有,早几天晚几天罢了。”这一季的茶他们不说茶,说的是“秋香”。只是这一回,茶叶里涩涩的芬芳让他们心里头悄悄攒了许多期盼。
茶香知秋至。再怎么后知后觉的人们,在每天黄昏来临之时,也都感受到了浓浓的秋意。采摘回来的茶叶,在制茶作坊房前屋后的空地上,满目翠色在铺就的白布上流淌着。待到秋凉如水的夜里,它们开始酝酿一场从量变到质变的脱胎换骨。茶香飘渺,无处不至,在天亮之前涅磐成文人墨客们吟诵在春日冬夜里的诗句:“春风解恼诗人鼻,非叶非花自是香”“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但我更喜欢在秋风乍起时,饮一杯沏着阳光和秋露的铁观音乌龙茶“秋香”。
找制茶的老友品茶去。九龙璧的石桌上,素胚的白瓷盏洁净发亮,朴素得一如茶农们的心思。老友比上回所见时清瘦不少。他脸上浓浓的倦意和熬红了的双眼却掩不住眉宇间的喜悦,他说:“这十几天来,白天要采茶、晒茶,晚上得摇青、炒茶,不眠不休地忙活着,累了打个盹,饿了随手装碗饭还得盯着烘茶的炉子。好在现在茶事已接近尾声,总算可以好好品品自己做的茶了。”
从一棵树的叶子到被称为茶的过程,都是一场艰难的修行。茶的经历不会是白走的路,毎走一步都算数。它们那些不一样的历程,将会注定它们成就为什么样的茶。老友说,这茶的制作过程十分讲究。早一刻,晚一刻,火候的把握将会影响茶的发酵程度,其品质也就有极大差别的。如现在喝的这种茶,便是在当天下午采了的茶青,经过一系列的的曬青、摇青,及至次日早上四点到十点这段时间去进行炒制,冲泡出来的茶汤色泽恰到好处,无杂味,不偏不倚,散发兰香,是谓正炒,这才是正宗的半发酵乌龙茶。而其它炒制时间再往后移,则称为消青及拖炒,其汤色会显得更为澄黄,随着冲泡的次数增加,汤色由浅绿转为泛红,多冲几泡无虞。有人为得清正而不顾其浅淡,偏好正炒的茶,亦会有人重实惠而喜消青及拖炒的茶,正是各有所好,各取所需。人如茶,茶也如人。
闲闲说茶话,有闲来泡茶。茶是喝不完的,它便是那读不完的草木之心。不拘天时地利,若得些闲功夫,就一壶茶,读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