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地区小学学前班彝汉双语教学模式初探
2017-09-27沙思佳
沙思佳
摘要:作为全国范围内人数最多的彝族聚居区,凉山彝族地区的学前教育开展情况与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以及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创新均有重要影响。考虑到双语教育对社会及个体的突出价值,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之后,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双语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其中尚存在的问题也同样不容忽视。以凉山彝族地区小学学前班彝汉双语教学为例,其双语教学模式的实施应当需要正视双语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双语教育价值为核心重新规划双语教学的实施模式。
关键词:彝族地区;小学学前班;双语教学;教育现状
G633.3
自改革开放后,作为民族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工作的开展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创新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无论是政治经济功能还是文化教育功能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双语教育价值并不等同于双语教育的功能,教育功能仅仅作为双语教育的一种属性客观存在,而功能向价值的转化才是双语教育的本质所在。从当前凉山彝族地区小学学前班的基本教育现状不难分析,双语教育的软硬件设施都显得不够到位,这势必将影响到学生教育主体价值的发挥,针对彝族地区小学学前班彝汉双语教育模式的重新构建显得尤为迫切。
一、凉山彝族地区小学学前班基本教育现状
相较于国内或省内学前教育的共性而言,凉山彝族地区在小学学前班教育工作开展方面也有着自身的特性,关于其教育的基本现状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落后的教育资源影响了教育发展的均衡性。落后的教育资源、不均衡的发展状况和不合理的分配方式是凉山彝族地区学前教育的基本特征。首先,相较于国内和省内教育资源而言,凉山彝族地区的教育整体水平有着明显差距,以四川省成都市作为比较对象,无论在入园率还是在园幼儿数方面均差距显著。其次,自治州内不同地区在教育资源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以西昌为中心的安宁河流域是凉山彝族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的集中地,这主要以条件好的城镇为主,而位于“老凉山”之后的边远地区则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教育资源匮乏问题。最后,民办幼儿园与州内公办幼儿园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这一差异性不仅表现在幼儿园数量方面,还涉及到师资条件、硬件配备等方面的差异性。
第二,师资队伍不稳定,师资数量严重不足。从国家教育部规定歘,学前教育中专职教师、保育员和幼儿数比例应当是2:1:25,当前凉山地区幼儿园数量为220所,在园的幼儿数量约为6.22万人,除此之外专职教师的数量为1309人,这一比例显然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学前教育的普及使得幼儿数量趋于增加,然而教师人数比例不足却也成为了限制双语教学实施的主要因素。考虑到彝族幼儿的数量居多,彝汉双语专业教师的缺乏难以与双语教学要求相符。此外,现有教师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以及科研能力等也显得较为欠缺。
第三,双语教材显得较为匮乏。当前现有的学前教育中小学学前班教育在高质量教材方面显得教欠缺,加之彝汉双语教材的缺乏更是使得幼儿的心理认知和社会性发展难以与民族文化传播要求相满足,学前教育教材的编写需要以彝族文化为支撑实现对现有教材的补充。
二、凉山彝族地区小学学前班彝汉双语教学模式的实施
双语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开展需要在小学学前班彝族幼儿为重心的幼儿园教学工作中得到落实,通过汉语与彝语的交替教学以保证彝族地区的雙语教学质量。与此同时,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还应当强化与地方高校之间的密切合作,重视彝文教学研究工作的开展,通过对彝文教材编译及学前教育叫次啊的编写与双语教学要求相符,提高双语教材编写的针对性,这是双语教学模式构建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社会语言态度和社会语言生态环境是儿童文字及语言习得的重要基础,这就需要从社会群体成员的语言特征及生态语言环境出发,通过不同语言模式的建立切实与文字习得规律和儿童语言学习规律相符合。作为入门教育的关键所在,对本族语言的掌握是维持土著集体文化的有效途径,同时针对本族语言的学习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向导意义。作为民族开发的重要路径,本族语言的学习是扫除愚昧与无知的重要动力。由此不难分析,小学学前班彝汉双语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从现代教育理论和儿童语言的基本特点出发,突出本族语与汉语教学的少数民族地区渗透的必要性,通过对语言教育体系的调整满足儿童的语言学习需求。不可否认,大多数情况下针对语言知识的学习都不仅仅局限于一种现实的需要和一种基本的学习权利,同时也是与时代发展步伐相适应,是彝汉双语教学的根基所在。除了学校教育之外,家庭教育中双语教学模式的渗透也显得尤为必要,一般彝族地区家庭成员之间普遍通过彝语进行交流,而社区或是学校却以汉语沟通为主,这一双语环境的形成突出了彝汉两种语言的交替使用,本身也是对双语教学模式的一种补充。儿童在熟悉两种语言的同时也能够在实际语言交际环境中理解不同文化认知之间的差异。二类模式在学前班中的设置使得汉语和彝语教学能够共同开展,学生在特定的社会语言生态环境下理解语言同化的关系,在文字习得规律指导下获得更多的知识,这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质量而言是重要的保障。
除了教学模式的设置之外,对教师培养方向的调整也是双语教学实施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依据学前教育实际存在的问题确定教师职业培养规划,通过教学及科研工作的开展明确彝族地区双语教学实施的基本要求,提高教师群体的职业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促进结构合理、业务精湛、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形成,这是解决当前凉山彝族地区小学学前班师资结构不合理、双语教学实施受阻等问题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当前凉山彝族地区小学学前班在彝汉双语课程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应当引起学前教育部门的高度关注,正视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不可否认彝族地区的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一些进展,然而更多的政策扶持依然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切实提高双语教学模式的实施质量,才能从根本上彰显双语教育的核心价值。
参考文献
[1]熊登秀.对发展青海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J].青海师专学报,2006(3- 4):10.
[2]李德林.变革学前教师教育,培育优质学前师资[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1(3):14- 16.
[3]陈立鹏,李娜.教育规划纲要:促进民族教育发展的重要依据[J].中国民族教育,2010(9):4- 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