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学课堂阅读

2017-09-27李砚云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阅读数学课堂

李砚云

【摘要】“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说的就是“读”的重要性。人们逐渐认识到在素质教育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随着教改的深化,越来越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学习。在这种学习过程中,需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较强的阅读能力。强调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不论什么课堂教学模式,总少不了给学生一定阅读教科书的时间,但是,目前数学课堂阅读仍存在不少的问题,如很多教师仅是走形式,并没有正规对待这一环节,有的教师重视了阅读,但又不注意阅读反馈信息的回收致使阅读与讲授脱钩。数学教师要将数学阅读纳入到数学课堂教学基本环节中,并且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关键词】数学 ; 课堂 ; 阅读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233-01

一、注重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1.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数学语言水平的提高及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

数学语言有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图像语言,三者可以相互转换,数学交流的载体是数学语言,因此,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是提高数学交流能力的根本。但是,学生仅靠课堂上听老师的讲授是难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数学语言系统的。只有通过阅读,与书本标准数学语言的交流,才能逐步规范自己的数学语言,锻炼数学语言的理解力和表达力,提高数学语言水平,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数学语言系统,提高数学交流能力。

2.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养成。

学生学习数学吃力的原因不是现在的内容、知识有多么的深奥,而是,因为他们的阅读能力正在逐渐下降,尤其是与数学相关的具有严谨逻辑思维的文字材料阅读的匮乏,他们很少有阅读数学材料的机会,在阅读中进行思考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的训练,久而久之他们很难通过自己的阅读获得新知识,从而导致他们的自学能力下降产生厌学心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加强学生的数学阅读,培养学生阅读数学材料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行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自主地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在数学课堂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现在,数学课堂上也经常出现教师只注重互动、和谐、愉悦的氛围,不翻阅一次课本,不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文字,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玩得不亦乐乎的情况。从中学生的思维是否得到了锻炼?他们是否静心思考过问题呢?应该打个问号。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通过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形成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的习惯。

教师在重视改革教学思想方法,广泛运用电化教学和多媒体手段,实施创新教学模式的同时,也应该重视指导高中学生充分阅读数学课本,以课本为核心,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和思考,尤其是在数学应用题和基础数学概念教学中,学生对应用题题意和概念的含义理解不透彻,造成的因曲解产生解题错误。阅读数学能力的提高会影响到高中学生今后的深造学习,这种能力将伴随着他们的终生,影响他终身学习的能力,更会改变他们的综合素质。所以,教学中应该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有计划,因势利导,循序渐进,使学生能够很好的去阅读教材,从中了解学习的内容,提出疑问,有利于教师的教学顺利进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训练,从而使教学效果得到更好的提高。

二、注重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养成阅读的习惯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阅读氛围是培养习惯的基础。为了营造阅读氛围,有目的地向学生推荐好的书刊杂志,利用业余时间让学生阅读,学生从课外书籍中获得课本外的知识,通过这些有趣的数学读本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抓紧每一分钟阅读来扩充知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也可以向学生提出阅读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使阅读更有成效。

学生对数学的内在兴趣,是学生数学的强大动力。学生一旦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无限的热爱,迸发出惊人的热情。数学教师要精心安排使学生从阅读中感受到成就感,对数学阅读产生极大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的能力。

在数学课堂中,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合理有效的安排指导下精心阅读学习:

1.根据教学内容确定阅读时机。

2.设置阅读问题,把握阅读重点,顺利通过难点。

3.合理安排时间,留有分析思考余地。

4.教授阅读技能,提高阅读质量。

5.重视复读,提高阅读概括能力。

6.及时反馈,阅读讲解结合。

7.明确阅读的意义,提高学生阅读的自觉性。

8.巧妙设疑引入,激发阅读的兴趣。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营造阅读氛围,创设阅读环境,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与各种能力,这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但是数学毕竟又不同于语文与外语这些学科,未必所有知识都与阅读有关,必须根据教学内容,从教材实际出发,从学生认识特点出发,恰到好处而又不生搬硬套。

三、注重传授数学阅读的方法

1.预习中,聚集精力边阅读边思考,再反复的阅读,反复的思考,深入分析,认真閱读字字句句。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的一般方法:从个别到一般的概括方法,由此及彼的类比推理方法,比较对照、区别异同的方法等等。阅读中,标记出没有理解的知识点。

2.在阅读课本的时候,要把重点知识,关键词语,解题方法边阅读边理解边速记在笔记上或者在书空白处留下通用的标记,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为复习做好准备,另一方面可以增强记忆。

3.教材中有很多的尝试性的内容,如作图,那么,我们的学生就应付诸于实践,有条件的,可以利用绘图软件制作一些复杂的函数图形。通过实验,可以丰富阅读的过程,更大的益处在于对新知识的扎实掌握有较大的帮助。例如,在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教学中,借助实验图形,不仅可以提高精确性,还能让学生准确认识到函数的图形特性,真正理解课本的定义。

4.课后,先要翻阅课本教学相关内容,然后再合上书回忆一下重要的知识概念及图形,做出所学内容的总结。

5.每一单元或阶段结束后阅读复习教材。总结归纳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系统。阅读过程中可以列表格或者结构图。

6.平时善于收集缺乏训练的错题,对照课本进行反思,找到差距和自身的不足。对阅读内容精心思考,避免同样的错误再犯。

总之,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所教学生的特点,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有明确的计划,精心的设计,适当的指导,使学生在阅读中恰当的使用各种方法,使学生能力得到发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endprint

猜你喜欢

阅读数学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写字大课堂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