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政治课教学
2017-09-27李世桢
李世桢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6-0189-01
政治课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但思想性,时代性,社会性,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科目普遍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质量不高等现象。要改变这种情况,达成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觉悟,我觉得应该运用新理念,从实际出发,大胆改革,创新教学方法。
一、课前预习,收集资料
正是由于政治课具有时代性,社会性,理论性,实践性强的特点,所以课前预习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学生在上课之前熟悉教材,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链接生活信息,用生活中的实例使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浅显易懂的生活知识。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不感到枯燥,难学,使深奥的政治课变得有趣味,有生活气息,易学易懂。再则,为减轻课堂的负荷,开发校本教材以及实践活动提供了保障。
二、“案例”教学获知识,联系实际谈体会
教学尽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点拔法,讨论式,图表法,比较法,归纳法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我喜欢运用“案例”法教学。因为它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在讲《法定继承》时,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再浏览一遍教材,提出本节的内容,要点,目标,然后针对这些内容,要点出示案例。当然我在备课时巧妙地设计了问题,把教学内容熔于一炉:例,张老汉妻子早逝,身边有三个儿子(已成家),还有一个妹妹(已出嫁)。大儿子在外地工作,多少年来从未问候过张老汉;三儿子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一条腿,家里全靠妻子维持;老汉的日常生活基本上由二儿媳妇承担。突然有一天,张老汉得急病逝世,留下3间房子,4万元现金,8只羊,50棵柏树等,请问:1.房子,现金,羊,树是老人的合法财产吗?2.谁享有继承权?3.他的妹妹有权继承他的财产吗?为什么?4.他的三儿子应如何分配?
经过学生思考讨论,教师的点拨后,学生进行小组汇报,教师点评,总结,板书。学生掌握了遗产继承的范围,顺序,分配的原则。然后以书中的实例再做补充,对不尽抚养义务造成重大伤害的法院有权剥夺其继承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讨论热烈,即克服了死记硬背知识的苦恼,又减轻了课堂的负荷;即掌握了法律知识,以使学生具有了法律的判决技能;即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树立了学生权利和义务的观念。分析完案例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真实事例)谈谈体会,如“要享受权利就必须履行义务”;分配遗产时,家庭成员和谐处理,相互谦让等,增强了学生的法律观念,进行了品德教育。总之,要把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标本兼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基本教学,寓情于教
“课件”具有形象性,直观性,感染性。在政治课教学中,充分利用课件列举案例,活动图片,视屏图像,漫画等材料,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真实典型的素材,为课堂教学提供物质食糧与精神食粮,是激发学生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如在“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一节中我利用课件演示了“家长聪明过了头”,“刘晓庆偷税漏税”的漫画,“海关辑查偷税”,的视频,“中国第一个最小公民灯娃纳税”的照片。学生比较后,心中激起爱憎情感,纳税意识油然而生,增强了依法纳税的责任感。总之,利用课件即实现了科学的整合,又起到了教育的作用。
四、组织活动,提高能力
适当地开展一些第二课堂活动,能够缴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运用法律的能力。比如组织学生看“时事”,“焦点访谈”,开辩论会,报告会搞一些与教材有关的社会调查。如我在讲“公民依法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一课时,出示论题“一分钱官司该不该打”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学生辩论非常激烈,针锋相对,各抒己见,而且运用了大量的事实,法律,格言警句,名人名言,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讲“公民有批评建议权”时,发动学生就我们学校周围的环境,交通,市场次序展开调查写一封批评建议书送交有关部门。一发动,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纷纷展开调查,争先恐后地写出了批评建议书。我选了几份有代表性的报告在课堂上进行了汇报。学生受到了熏陶感染,即增强了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意识,又树立了牢固法制观念,纷纷表示做一名知法,守法,护法的好公民。
总之,在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同时,应狠抓素质教育,一方面努力抓好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广泛开展活动进行品德与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广大公民素质,实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宏伟目标。这样政治课也就不难教不难学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