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学生主体地位在物理教学中的体现

2017-09-27张廷宇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主动性主体地位物理教学

张廷宇

【摘要】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但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具有主体性,同时也是具有选择性和创造性的能动者。学生的主动性决定了在教育中必须更多地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给学生更大的选择自由,注重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

【关键词】物理教学 ; 主体地位 ; 主动性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185-01

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但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他具有主体性。学生的主体性表现在学生是一个独立自主的有机体,是有自己的意识、自由意志和自己的兴趣、爱好及个性特点的活生生的人,同时也是具有选择性和创造性的能动者。学生的主动性决定了在教育中必须更多地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给学生更大的选择自由,注重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物理教学内容中有许多的定义、定律、解题方法等,学生如何消化基础知识,掌握不同的方法,进而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单单靠教师的“教”,更主要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学”,在学的过程中由被动地接受变为主动地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重视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的激励作用

1.学习动机的形成,从客观条件上看,主要是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等几个方面,一般情况下,学校教育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发展起主导作用。从主观因素上看,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最实际的动力,学生的兴趣随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变化,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抱负水平也是主观因素之一。

2.学习动机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关键作用的一个,它是有意义学习活动的催化剂。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才能主动地探索未知领域,才能对学习积极准备、集中精神、认真思考。在实际教学中,介绍那些富有教育意义的物理学发展的故事、趣味性物理等,通过兴趣的诱导、激发,使学生形成学好物理的动机。

3.培养或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有许多,用贴近生活的事例引入新知识,既能化难为易,又使学生感到亲切;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正确评价,及时适当的进行表扬激励;适当的开展竞赛;给学生机会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不断体验解决问题的愉悦;组织参加课外活动等。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励学生潜能的释放

现代教育家认为,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必须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便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实现这些只有“爱”。现在,有不少人指出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不过我认为这“高素质”应该是乐于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人。在爱的基础上,再加一点点智慧,一定可以创造奇迹。在充满爱的校园里,那些内心充满爱的教师,在学生中会有较高的威信,有较大的感召力,会唤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他们以真诚友爱和关怀的态度与学生平等交往,对学生尊重、理解和信任,能够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展个性的机会。学生在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充满爱的群体学习环境中,既独立思考,又相互启发,在共同完成认知的过程中,加强了思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三、重视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在教学中,促使学生多种感官并用,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典型性材料,建立清晰的表象,能更好地进行分析、概括等一系列活动,能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1.多观察。物理本来就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能让学生直观观察实验情况,得出结论。但物理概念的概括抽象,物理公式的发现推导,物理题目的解答论证等物理活动的过程,都可以让学生多观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牛顿第二定律的得出,就是通过控制变量法,直接得出加速度与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正反比关系的。

2.多思考。课堂就是一个大家共同思考的地方,在物理教学中,无论是概念或公式的得出,还是问题的解析、知识的联系与结构,都需要多思考,并在思考中使学生得到培养和锻炼,进而体现主体作用。

3.多讨论。在物理教学中,教师的巧设质疑、精心安排的讨论、对问题怎样解决等,可让学生通过相互讨论。通过讨论,学生间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达到相互间交流、共同提高的效果。此外,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练习、提问、板演等方式,增加学生讨论与交流的机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空间。

四、重视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推动作用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教师可以通过有目的的教学,促使学生有意識地掌握推理方法、思维方式,掌握学习技能、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心理过程的效率来促进学习。教与学的矛盾决定了教需有法、教必得法,学才有路,学才有效,否则,学生只会效仿例题,只会一招一式,不能举一反三。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教知识,还要教学生如何“学”。通过适当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从中悟出一定的方法。

五、重视数学知识在物理学中的重要应用

数学知识在物理中的作用非常重要。牛顿在科学方法论的贡献正如他在物理学特别是力学中的贡献一样,不只是创立某一种或两种新方法,而是形成了一套事物的方法体系,提出了几条方法论原理,其中一条就是:物理——数学方法。牛顿将物理学范围中的概念和定律都“尽量用数学演出”,爱因斯坦说:“牛顿第一个成功找到了一个用公式清楚表达的基础,从这个基础出发,他用数学的思维,逻辑地、定量地演绎出范围很广的现象,并且同经验相符合”。这只是公式得出的阶段,平时老师们是只列式,忽略了求结果的过程,其实让同学们自己求解,也是主体地位的一种体现,因此平时教学中应多注意给学生练习的时间,充分地让学生动起来。

学生具有主体性,是教育的主体,但同时学生也是正在生长发展着的、身心尚未成熟的人。学生的这一特性决定了其在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各种缺点、错误,作为学校和教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和缺点、错误,应该采取宽容、体谅、理解的态度。学生是在错误中学习的,也是在错误中进步和发展的。学生的这一特性也证明了学生的可塑性和可教育性以及巨大的发展潜能。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用自己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主动性主体地位物理教学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浅析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预学的实效性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