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激发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探讨

2017-09-27朱秀芹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30期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朱秀芹

【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于学生阅读方面的能力培养有明确规定:“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段),小学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150万字。”但是农村小学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着实令人担忧,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不浓厚、阅读能力不高却是不争的事实。论文从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资源,让学生有书可读;开展相应的读书活动,让学生乐于读书;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形成志趣;亲子共读,让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持久兴趣等方面激发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提出了意见。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

一、引言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对于学生阅读方面的能力培养有明确规定:“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段),小学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150万字,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然而,由于农村阅读观念的偏颇、阅读环境的缺失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令人堪忧:阅读资源极为有限,阅读能力、阅读兴趣普遍不高,远达不到《标准》的要求。有学者调查表明,农村小学生人均课外图书仅为5.3本;高年级学生有阅读习惯的占85 %,低年级有阅读的只占8%;阅读类型中,最喜欢的书籍为教参教辅;文学作品中,阅读兴趣主要集中在卡通漫画上。由此看来,提高农村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培养课外阅读兴趣以提高农村小学生的教育质量是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不可忽略的部分而值得教育工作者探讨。

二、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缺失的限制性因素

(一)农村家庭阅读环境缺失

农村家长一般农活负担很重,空闲之余大多是看电视或聚众聊天,几乎没有阅读习惯,很难给孩子起到示范作用。同时,大多数家长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影响,认为孩子读书就是为了考试、考大学,教材以外的书会影响学习,所以很少有家长督促子女阅读教材以外的书,也不愿意花钱买学习以外的书。由此造成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多处于自发、偶然状态,缺少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

(二)农村校园缺少读书氛围

农村小学由于经费紧张,图书建设经费难以保证。有限的书籍大多以教材教辅书为主,课外书籍较少,质量也良莠不齐。同时,由于农村小学教师缺乏竞争激励机制,如职称晋升机会少、流动机会少、外出学习与交流少等,导致教师课余时间示范与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也少,进而造成农村小学校园缺少书香气息,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自然也就无法培养。

三、激发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建议

(一)丰富阅读资源,让学生有书可读

一方面,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挑选图书室较好的图书,在教室内设立图书角,每月更换1次,轮流供学生借阅。另一方面,经常向家长宣传让孩子多看课外书的重要性,形成家校合力促阅读的氛围。针对有些家长不知道何种课外读物适合自己孩子阅读的情况,同时也为了避免一些不良读物对学生產生负面影响,教师可以列出一些刊物名称供家长参考,不同的年级推荐不同要求的书。第三,发动学生推荐自己拥有的最喜欢的1本书,存放在图书角,登记编号,设专人保管,互相借阅,达到资源共享,从而使家长花较少的钱让子女看更多的书。

(二)以活动为载体,促成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

1.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竞赛活动,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形式多样的读书竞赛活动是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小学生年龄小,表现欲、好胜心强,组织开展多形式的交流、竞赛活动,既能激发出他们的阅读兴趣,又能及时检查阅读效果,便于有针对性的指导。如每周的“课外阅读之星”、每月的“课外阅读小能手”、每期的“课外阅读最佳个人”、“故事大王”等评比,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让他们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

2.展示学生的读书成果,让学生感受到读书的快乐。阅读最重要的是感受和体验,学生可以通过“名人读书故事会”、“母亲节感恩”、“摘抄日记评选”、“成语接龙”、办板报、手抄报、演话剧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将这种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进行交流,从中获取快乐,从而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

3.开展读书推荐会,让学生更乐于读书。定期举行好书推荐会,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由教师或学生相互之间推荐一些适合学生当前阅读的书籍,并要求说出好书的内容、背景、作者等相关的推荐原因,然后确定推荐指数,学生根据推荐原因、推荐指数选择自己喜欢读的书。引导学生养成“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让学生更乐于读书。

4.举办美文诵读、作文竞赛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的乐趣。每一个实践活动,都是一剂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催化剂,美文诵读和作文竞赛就能很好展示学生的阅读效果 。

(三)建立激励评价机制,使学生对课外阅读形成志趣

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是强化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手段,教师要在学生课外阅读时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表扬,肯定学生每一点的进步,帮助学生树立课外阅读的信心,对学生优美句段摘抄的肯定点评是十分重要的。

课外摘抄的点评可从两点入手:一是摘抄的质量。在学生摘抄的内容中,教师可选取精彩的段落进行朗读或集体评议朗读,让摘抄者感受到强烈的成功感。如我们可用“你真了不起,瞧,你摘抄的这句话多美,能借我读读?”等话语来激起这种成功感,提高摘抄的质量。二是摘抄的数量。当学生的摘抄达到一定的数量时,评价要采取自评、互评与教师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我们可开展小组评议、交流等形式展示成果;也可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最为欣赏的片断,并说说自己欣赏的理由。学生在评价中逐渐树立了信心,真正感受到课外阅读给自己带来了快乐,就会自觉地积极地进行课外阅读活动,并形成志趣,长期坚持下去。

(四)亲子共读,让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持久兴趣

家庭是学生主要的学习、生活场所。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抓好课外阅读,有赖于家庭配合和亲子共读。农村家庭家长普遍自身没有阅读习惯,教师要利用家访、家长会和家长沟通,让家长最好能抽出时间(可以是吃过晚饭)和孩子一起阅读、一起交流,共同培养孩子的课外阅读兴趣。研究表明,“亲子共读”能为孩子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激发、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持久兴趣。

总之,阅读是语文最重要的一项基本功,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有了阅读的兴趣,就会从内心深处对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我们必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加强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爱上阅读,让阅读温暖学生的生活,让阅读伴随孩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豆俊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浅析[J].文学周刊,2011(2)

[2]陈树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03)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提高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对策
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农村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挖掘语文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