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生教育的一点思考
2017-09-27周丽萍
周丽萍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6-0119-02
随着社会环境的日新月异,教师所面对的教育现实越来越变化多端。面对思维活跃的当代中学生,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必须在教育思维上观念上不断创新,既要适应学生实际,又要切合新课程的教育理念。经过几年来的实践思索总结,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现代中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
1.懵懂妄为,处于逆反心理的发生发展期。从小学升入中学,孩子们觉得自己长大了,实际上是内心潜意识告诉自己我好像应该已经长大了,要是还表现得像小学生一样那么听话,那岂不是会遭人笑话。所以,不再听话就是这种所谓的长大的最直接表现。你越不让的事他就越要去做,我就谈对象、我就染头发、我就上网吧、我就吸烟打架……你们能怎样?说到底,一种内心渴望被认可为长大了的虚假伪装而已。
2.制力差,自由散漫。受多重因素影响,现在的中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情绪丰富,起伏变化大,容易冲动。只要没人看住,他想怎样就怎样:上课想睡觉就睡觉,不管什么课照睡不误;想要跑出去,只要有机可乘就出去逛……大多抗挫折能力差,缺少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没有目标没有理想胸无大志,不去想这些,随随便便地被日子推着走。
3.无理自私,盲目效仿他人。他们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自己怎么痛快怎么说怎么痛快怎么做,惟自己之力是图。对于品学兼优的人,一个人嗤之以鼻就有可能群起而哄之。只要是他们认为牛气的事,谁管他是与非,赶紧学学……其实这种盲目效仿的同时,其表面上哈哈一笑之余内心里大多也是苍白的,说白了就是除了让自己或大家哈哈一笑之外自己都沒觉得好在哪里!
4.愿意交际,缺乏甄别。随着年龄的增长,视野变得越来越宽泛了,所以他们的交际范围不再局限于本班同学。同年级的可以,同学校的可以,一同参加过某项活动的,一同上过网吧游戏厅的,甚至网络上接触的连面都没见过的,只要他们喜欢,根本不去认真甄别其品行怎样,都可以成为他们所谓的朋友。盲目与人相交,盲目相信他人,甚至盲目地将个人信息和盘托出给陌生人。在潜意识里急于表现自己已经长大的心理因素导致因为盲目而缺乏甄别的交际,多么可怕啊!
5.沉迷网络,不能自拔。这个时代,对于孩子们来说,MP3、MP4都已经是过去时了,伴随他们成长的,是电脑掌上电脑手机光纤wifi……他们已经习惯了拇指文化,习惯了网游,习惯了社交软件与人沟通,甚至沉迷于网络世界无力自拔。不吃饭可以,不喝水可以,不上课那更是可以,但是不上网不可以!在电脑没有网手机没信号没流量的情境下简直喘不过来气一样。
二、如何解决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以上种种都是令教师最头疼的毛病。面对这些当代中学生群体中的负面问题,作为教师,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给所谓的差生以信任、宽容和尊重。首先应该接受这个时代所存在的社会产物和现象,以新的观念去正确认知这些急于表现自己已经长大了的孩子,摒弃有色眼镜,去发现去激发他们言行的闪光点和人性中最本真的善与美,给他们表现自己长处的机会,创造让他们因自己的长处被认可而获得肯定获得赏识获得褒奖的机会。在处理学生相关的问题时,不仅要遵守法律法规,而且要符合社会公德,要公平民主。给予最基本的尊重和信任,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给予一定的宽容,才会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内心。这绝对不是一纸空谈,只要你给予他们一定的信任、宽容和尊重,一次、两次、三次……你会发现,所谓的差生其实也有他的闪光点的,有的人甚至还有很优秀的地方的!在这个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我们给予他们的信任、宽容和尊重满足了他们内心人性中最深切的禀质——被别人赏识的渴望!
2.科学管理,以情暖心,淡化惩罚。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摸索总结形成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既要便于执行,又注重人性化,既要发挥传统管理中的监督机制,又要注重调动学生内心自我约束的能力。不仅是班级干部,即使是老师,也要注重民主管理,调动学生人性中真诚的情感,以教师真诚的爱心温暖学生的内心,正所谓“亲其师则信其道”,以情暖心,淡化传统管理中的惩罚手段。将科学管理和情感沟通相结合,和适度惩罚相结合,但是切记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即使使用惩罚手段也要尊重学生人格,做到对事不对人,不能因为一事错而否定整个人,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主动地去调整约束自己的言行。
3.铭记使命,为人师表,注重引导作用。教师所完成的不仅仅是教学工作,我们所完成的是将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过程!这就意味着,教师首先要德才兼备,要有实力。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品质,而且要有多重能力。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表率,让他们认可让他们佩服,让他们羡慕,甚至崇拜!教师的引导作用不仅仅要体现在知识传授和习惯培养上,而且要注意在言行上做学生的表率,甚至还要注意在学生的心理发展上加强引导。学生受家庭、学校甚至在社会上的事情影响产生负面的情绪或心理时,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该注意了解发现这些,积极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加强沟通和引导,纠正不良思想倾向,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良好的生活态度等,做学生人生路上的引路明灯。教师的态度直接决定着具体教育的成败,正如古人所言:“教不严,师之惰”。现在而言,在思想教育上应该说是“教不成,师之惰”,我们要铭记使命,以自己的高度责任心和仁爱之心去面对学生教育学生引领学生,培养知识技能的同时雕塑学生的心灵。
教育事业是神圣的,是爱的事业,我们要以一颗仁爱之心面对学生,时时事事为其着想,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才无愧于这份工作所赋予我们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