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17-09-27杨朝丽
杨朝丽
摘要:本文根据技校语文教学的具体实际谈几种实施德育教育的方法,如发挥课堂的主阵地;开辟第二课堂,拓展德育教育空间;注重教师的言传身教等。
关键词:语文 教育 德育 渗透
【分类号】G633.3
近年来,我国已经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而要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除了让学生娴熟掌握一门专业技能外,还必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学科教学中,语文在德育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新课程改革也将德育教育的渗透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笔者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对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进行阐述。
一、 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加强德育教育的渗透
语文教学不仅是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还应根据语文的特点,把德育教育与语文知识传授、能力训练结合起来,寓德育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教材中所选的课文都是文质兼备的美文,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它浓缩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蕴含着仁人志士的高尚情操,积淀着人间真挚的情感,都是很好的德育教育素材。教师在钻研课文时,应找准德育教育的着眼点,探求主线,发掘激情点,要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多侧面、多层次的德育因素,比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崇高情感,勤劳淳朴、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坚韧不拔、锐意进取等优良品质。
例如《斑羚飞渡》一文中,一群斑羚为了保证种群的生存,心甘情愿地选择死亡,让年轻的斑羚获得新生。通过这篇课文,使学生感受到斑羚身上折射出来的团队精神、牺牲精神,从而在教学中渗透了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了集体主义观念,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和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再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就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生命价值教育的好文章。《祭十二郎文》“字字是血、字字是泪”,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及作者的亲情观念和人伦观念。韩愈以满腔悲情,悲老成,悲兄嫂,悲整个韩氏家族,因侄儿之死十分悲痛,所以他在文中悲叹“吾其无意于人世矣”。然而作者想到今后的责任,即使如此悲痛欲绝,即使感到对人世没有什么留恋,但韩愈还是坚强地面对生活,承担起抚养并教育十二郎子女的责任。“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感悟作品中真挚的情感,让学生认识到亲情的可贵,认识到个人在家庭、亲人、朋友中的重要性,增强自身生命的责任感、使命感,从而理解生命的宝贵价值。
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和手段很多,如朗读感悟、小组探讨、介绍作者及其作品的时代背景等都是有效的手段,关键是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渗透,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感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二、 开辟第二课堂,拓宽德育教育空间
寓德育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是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工作的有效方法,而寓德育教育于课外活动之外,是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进一步延伸。“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些美丽的思想,只有通过生活实践才能内化为具体的信念和行为方式,进而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为此,教师要恰如其分地组织课外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实现学生才能与品格的全面发展。
课外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如演讲比赛、课外阅读、观看影视片、举办手抄报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课外生活,也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了提升。如在教师节举行尊师重教的演讲,可以弘扬尊师重教的精神;定期组织学生观看影视剧,表现爱情、亲情、励志奋斗、战争等题材的都可以,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也于无形中渗透了德育教育。在组织学生观看后还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发表个人见解,这样更能带给学生心灵与情感上的震撼,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可谓一举两得;还可以适当组织学生爬山游水,让学生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景色,陶冶情操,了解风土人情,锻炼观察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另外,在母亲节让学生学会感恩,重阳节让学生懂得要孝敬老人,这些过程都能使学生进行思想的洗礼,逐步形成健康的人格。
三、 提高教师的德育素养,注重教师的言传身教
子曰:“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教师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力量、教学资源。语文教师的德育素养,除与其他学科教师有共同之外,更有它特殊的内涵,包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对崇高思想境界追求的激情,以及对教学内容中人生真谛的切身体验等。教师只有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他的教学才会处处热情洋溢,时时感染学生。罗曼·羅兰曾说:“要播撒阳光到学生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教师只有被书中情节所打动、所激发,才能产生真情实意,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点燃他们对真理追求的炽热感情,发挥德育教育的功能。
总之,“ 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语文处处有德育。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立足于语文学科教学,充分利用学科优势,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积极探索与实践,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浓厚兴趣,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熏陶,把德育教育贯穿到整个语文教育的过程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发展健康人格,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任海芬 德育教育渗透初探 [J]吉林教育2010(1)
[2]牛新全 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文学教育 2011(4)
[3]李素敏. 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J].学科教学探索,2009(03)
.
[4]周立群. 语文德育新理念 [J].教坛纵横,2010.16
[5]赵振成. 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辩证谈 [J].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09(11)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