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应如何保护和吸引孩子求知的好奇心浅析

2017-09-27马丽荣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30期
关键词:主动探究好奇心孩子

马丽荣

摘要:好奇心作为内在动机的主要内容和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早已成为心理学研究中十分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幼儿园新纲要》指出:在孩子一日生活里,创设宽松、自由、丰富的活动环境,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让孩子自主的选择、主动的发展。这阐明了一个新的教育理念:教育的关键要通过精心设计载体,加强身心引導,调动和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让学生主动的学习、主动的发展。孩子的科学教育就是要精心呵护和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引发、支持和引导孩子主动探究,经历探究和发现过程,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经验的过程,使孩子获得乐学、会学的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教育价值。

关键词:孩子;好奇心;主动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0

好奇心发端于人性的本能,而最终还是取决于后天的教养。先天的遗传因素造成的好奇差异并不大,而后天人为因素造成的差异却有天壤之别。作为教师一定要保护和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使他们喜欢学习,热爱学习。

孩子的学习兴趣往往是和好奇心联系在一起的。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孩子求知的一种反映,也是儿童智慧的火花。他们有探索现实生活中各种未知事物的强烈愿望,对周围一切感到陌生、新鲜、好奇。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出生刚一个月的新生儿,就开始萌生好奇心,他们对光、鲜艳的色彩,表现出一种好奇的感情色彩。到一两岁,他自己已经能够独立行走了,更是好奇得出奇,对家中的什么东西都想翻动,尽管父母百般防范,也无济于事。再大一点,他们就总喜欢往屋外跑,这也是好奇心的一种表现,因为外面的天地广阔。到了五、六岁,他们就学着大人的样儿玩烧饭、洗衣、造屋、插秧、抱孩子之类的游戏。

到了上小学、初中以后,求知欲和好奇心往往融合在一起,书本上的重重知识,时时会引起他们的好奇心,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纷繁复杂的现象,也吸引着他们,连路旁一棵无名小草,天空一朵飘浮的彩云,都常常会招来孩子们的发问和无穷无尽的遐想。

由于孩子的知识贫乏,对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充满了好奇。好奇心强的孩子的不听话的言行常常会惹怒家长和教师,殊不知,顽皮、淘气的孩子往往具有很强的意志力、独立性和好奇心。我们要科学地看待孩子的好奇心,这是保护好孩子好奇心的前提。

一、孩子具有天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指想要了解事物的心理。由于好奇心不仅是对某一事物感到疑惑,还要继续思索,以求事物的真相,所以好奇心是求知欲的出发点、动机、推动力,也是人产生无穷毅力和耐心的源泉。由于好奇心驱使人去观察,它往往是人求知的前奏。

孩子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总是不停地问:“天为什么是蓝的?天为什么会下雨?是不是哭了?”“电话为什么会说话?是不是里面有小人?他饿不饿?”

二、好奇心是一种认知冲动

认知在人的成长幼年晚期和童年期就表现出来,并且比成年期更强烈,因此马斯洛夫认为“需要似乎是成熟的自然产物,而不是学习的结果”。因为“孩子不必要大人教他去好奇,但可能被大人教导不要去好奇”。认知需要也分层次。其中了解的欲望要优于理解的欲望。好奇既是成熟的自然产物,也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了解的欲望主要依赖于自然成长的过程,理解的欲望却主要依赖于后天的学习。了解的欲望所产生的好奇是本能的好奇,只会对新奇的事物发生兴趣,一旦认为知道了便不再去深入探究。而理解的需要不仅对新奇、神秘的事物好奇,还会为别人所共知,而个人却认为对不能理解的事物进行深入的研究。

三、好奇心是孩子求知欲的源头

孩子对事物是充满好奇的。例如,对大人来说,一个红玻璃杯子并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但在幼儿眼里,却是一个无头绪的、不可思议的红块块,他摆弄过来摆弄过去,认为是一个好玩的、很有趣的东西。对大人来说,当遇见未曾见过的东西时,也会产生与孩子相似的感觉,用好奇的眼光注视着,想知道它究竟是什么东西。

那其实就是生命与本身事物的相遇。孩子对杯子是丝毫没有先人之见的。他没有大人们在日常生活感觉中的对杯子的看法,而首先看到的是一个红块块、圆形的奇怪东西。对孩子来说算得上是激动人心的奇遇了。

孩子的好奇心理首先是向父母和老师表现的。作为老师,不能对这种好奇心投之以轻描淡写的随意回答,更不能任意扼杀这个求知的萌芽,否则将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没有对苹果落地的好奇,哪有对地球引力的发现?

好奇,是人的智慧的表现。当老师的要千方百计地鼓励孩子好奇。司马迁的父亲教育他“爱奇”,“爱奇”,使他的生活历程奇峰突起、绚丽多彩。有些老师要求学生老老实实学习课本知识,这样的孩子也就只爱平庸,不爱奇了。如果人人甘于平庸,哪里还谈得上奇迹的创造,社会的进步呢?

每个孩子都有专长,而专长最初的表现就是好奇,对某一方面特有的好奇心,只要老师懂得了解孩子的专长,善于鼓动和激励孩子,便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的潜在的能力,就能培养出“天才”。

对于求知欲旺盛的孩子来说,最大的快乐莫过于知道了从来不知道的奥秘。揭开奥秘后所体验到的愉快和满足的情感,反过来又激发起新的探索兴趣。

作为老师,不仅要尊重、保护和正确引导孩子的好奇心,而且应努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使幼稚的好奇心发展为强烈的求知欲。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要确切、通俗易懂、有条理地给以回答,如果暂时答复不了,可以告诉他:“这个问题等弄明白以后,再告诉你。”但是切记事后一定要兑现。如果对孩子求知的欲望采取应付的态度,不仅会抑制孩子的好奇心的发展,也会影响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对今后的教育不利。

与此同时,更要鼓励孩子自己去了解丰富多彩的自然界和纷繁复杂的社会,让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通过自己读书、观察、思考,寻找正确答案。

我们相信:只有当孩子的心中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无穷的求知欲望而自发地学习时,家长和老师寄予他的良好愿望才有实现的一天。

参考文献

[1]庞建萍. 3~6岁幼儿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 幼儿教育. 2011(30).

[2]田娟. 我国30年教育本质研究回顾与反思[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2(03).

[3]郑洁,陈水平. 儿童提问研究进展及其发展趋势[J]. 教育导刊(幼儿教育). 2012(01).endprint

猜你喜欢

主动探究好奇心孩子
构建高效复习课堂的教学研究
让学生有效参与学习过程
谈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席成金
浅谈如何做设计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