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间—语感

2017-09-27田燕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3期
关键词:灵活性游戏教学小学语文

田燕

摘要:游戏一直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学生的兴趣为本,让学生主动地学会学习。而在语文教学中引入游戏,就能更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游戏化,不仅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更加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学到知识,启发思维,进而产生创新意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游戏教学:灵活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一、游戏必须服务于教学

运用游戏教学法时教师需要注意的是,游戏的选择与安排并不是随机性的,而是要结合语文教学内容,紧扣教学重点和难点,将教学的方向作为游戏的目标,让学生通过游戏学语文知识,而不是为了游戏而游戏,这样才能切实发挥游戏教学的作用。例如,在教学《狐狸与乌鸦》时,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理解狐狸和乌鸦的心理特点,使学生明白不能听别人的赞美就得意忘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挑选两名学生分别扮演狐狸和乌鸦,并通过朗诵课本中的对话,使学生明白狐狸与乌鸦的心理特点,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再进行适当引导,在游戏中达到教学目的。

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有利于学生的社会化发展

游戏活动需要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互相帮助,那么就需要学生掌握相应的沟通交流能力和整体协调能力。儿童参与游戏,不仅是对他们求知欲的满足,也期待归属于团体,得到同伴的承认,期待得到他们的理解和关怀等。常规的教学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之间很少交流,而渗透了学习内容的游戏教学活动则可成为儿童在课堂上开展社会交往最有效的形式之一。

三、通过游戏对学生诱导让学生会说话

虽然大多的语文教学都将游戏引入到了课堂中,但是并没有发挥其真正的意义。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仅仅就是创造了活跃的氛围,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课堂效率,对孩子说写能力的培养没有起到一点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通过游戏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会说话,能写话。学生想说话是提高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前提,学生愿意说话是培养孩子口语交际能力的基础,学生会说话是培养孩子口语交际能力的关键所在。在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遇这样一些学生的思想特别的丰富,想法非常的别致,但是却不能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一到说的时候就语无伦次、语意不清,不能正确的表达出自己想说的,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正确的引导,多多的进行游戏活动,首先就是让学生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说话兴趣,让学生敢于说话,其次在孩子说话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指导,指出学生说话中的问题,比如说语句不通、用词不当等问题,最后就是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多多的练习,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让学生会说话,为学生说话写话能力打下基础。

四、运用游戏教学,促进新知吸收

游戏教学有助于把教学过程与学生在游戏中的情感体验结合在一起,教学任务和内容通过多样化的游戏活动表现出来,为他们吸收新知识,发挥特长和潜在表现力提供了条件。教师精心设计与教学内容密切配合的游戏能帮助学生学习各种单调的内容。游戏教学也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特别是重点和难点。如教《猫》这一课时,在引导学生理解"屏息凝视"一词时,我并没有单纯解释词义,而是让学生们做出这种表情来。当讲到猫高兴时的表现,我则让熟悉猫的同学学猫"丰富多腔"的叫声。学生则饶有兴致地"喵喵"叫起来,高一声,低一声,长一声,短一声,惟妙惟肖。这样,在课堂中巧妙地运用表演这一方式,将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與对文本的解读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帮助学生理解了词语,唤起了对猫的喜爱之情,又调节了课堂气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创设以学生为主的游戏活动结构,深化课堂教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将课堂的主动权交予学生,自己做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游戏化教学以娱乐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设置自由、开放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娱乐中发挥自我,打破传统教学的固定思维模式。“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而游戏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最佳途径。因此,创设以学生为主的游戏活动结构,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深化语文课堂教学。

六、对小学语文游戏式教学的建议

首第一,教师要有民主平等的思想。游戏不是安排让孩子自己玩,而是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和孩子一起玩。教育孩子的最好方式不是指点他如何做,也不是眼巴巴地看着他们不让他们干这个也不让他们干那个,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和他一起玩。如果教师没有这种平等的思想,不能从高高的讲台上下来的话,那么游戏式教学就成 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第二,要善于通过多种形式来完成游戏式教学。小学生正处于对新鲜事物好奇心特别重的时期,也是一个思维活跃的时期,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的游戏来教育他们。比如,教师可以举办朗读竞赛、成语接龙比赛,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来演绎故事,还可以把课本文章改编成剧本来演。

再次,努力建设有效的评价体系。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小学教师采用了让自己放心的留作业方式,总觉得不留那么多自己就不放心,在作业问题上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所以,作业越来越多,而实际的教学效果却未必提高。因此,要对游戏式教学进行有效的、全方位的评价,教师要准确处理好作业问题,要建立一个对作业、课堂、课外活动等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有所考量的评价体系。

综上所述,学生在课堂中能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发散性思维,对于创新精神的养成和发展非常有利。在小学生的语文课堂上老师应该不再是苍白无力的讲课,而是以游戏和实践活动的方式给学生提供一个更适合学习成长的课堂氛围,让课堂形式更多样化,让学生充分参与和享受这个课堂,只有这样小学生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感到枯燥,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水平,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好基础,还能全面发展,把自己学习的知识应用起来,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季校校.论游戏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J].陕西教育 :教学版,2011(9).

【2】杜娟.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0.endprint

猜你喜欢

灵活性游戏教学小学语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措施
Is $2 million enough to feel wealthy 有多少钱才算富
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策略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