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问题教带着问题学

2017-09-27仲计水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教案理论课考核

仲计水

北京联合大学从学生特点和成长成才的实际需要出发,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和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精神,着力于教学改革与创新,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上,初步摸索出了一条“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路子。这一改革自2011年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效果,获得教育部2014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择优推广计划”培育项目,北京市首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示范点,逐渐形成了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鲜明特色,社会影响力持续扩大,为学校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基本思路

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改革就是要求教学重点、难点、疑点的确定和导向必须以实现教育目标和解决大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中心、以提高教育实效为导向开展专题研究与教學活动。致力于构建“带着问题学,带着问题教;围绕专题学、围绕专题教”的教与学的基本格局,也就是以问题导入展开教学,引发学生思考;以专题教学组织课堂,展现理论魅力;以育人为本组织内容,实现教学目标。其核心在于通过“问题式教学、过程化管理”的教学再造,构建讲授体系、实践体系、考核体系三位一体的教学新模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实效,使学生达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培育正确思维方法、坚定理想信念的目的。

主要做法

1.构建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课堂讲授体系

第一,凝练专题。开展专题教学问题意识极为重要,解决了学生对重大敏感疑难问题的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达到了目的。问题意识的关键是能否先选准问题,因为问题具有课堂切入、引领教学、展开讲授的作用。在吃透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各门课程都要从问题出发,立足于一个专题讲清楚一个问题,对教学内容进行集中凝练,以弥补教材相对全面、重点不够突出、内容不够生动的不足。经过多轮专题凝练,现有专题已经基本成型,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把教材的三编十章凝练调整为十二个专题,其中:“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调整为“如何看待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入侵”;“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调整为“如何认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和“如何认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意义与历史教训”两个专题等。现有的专题设置既体现了原教材的内容,同时又有了明确的问题意识,回答了教材要求掌握的“两个了解、四个选择”的基本问题。

第二,编写教案。撰写教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的关键一环。在完成专题设置的前提下,进一步细化专题,编写各门课程的教案。在教案撰写中,既注重执行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又充分体现专题教学的特点,体现“精要”“易懂”“前沿”“有效”四个原则。所谓“精要”,即教案内容要精到,体现专题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原理的要义,不拖泥带水,面面俱到;所谓“易懂”,即教案内容语言平实,理论阐释尽可能形象化、故事化,做到深入浅出,不晦涩难懂;所谓“前沿”,即教案的思想观点要立足前沿,注意把最新的理论成果与实践成果吸收到教案中,做到与时俱进;所谓“有效”,即教案要立意高远,追求实效,设置的问题要敏感、吸引人,问题的展开与解答要有说服力,收到教育实效。学校现在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教案都已经编辑完成,并经过多次修改,将在征求专家意见后陆续出版。

第三,创新讲授。专题教学改革最终要落实到课堂上,落脚到教学中。为此,我们着力把改革成果在教学中体现出来,发挥每一个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力,通过教学方法、过程等的创新,使专题教学活跃、生动起来。例如:有的教师搜集大量资料做成PPT,提高了课堂吸引力,有的课件还在教育部课件大赛中获奖;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的教师创造了每次上课的前五分钟提供辩题让学生分组轮流辩论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也深化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认识;有的教师把一周的时政要点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问题入手寻找事物的联系性,并启发学生做深入的反思。由于许多教师从各自实际出发创新课堂教学,使专题教学的课堂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增强。

2.构建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社会实践体系

社会实践对于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分析问题、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专门设置了“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课,包含“社会观察”和“思想政治理论综合实践”两门课程。

“社会观察”课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负责实施,随课堂同步进行,以小组合作学习(原则上不超过4人)形式进行。为组织好“社会观察”课,我们建立了社会观察题目拟定、制定社会观察论文撰写要求、课程动员与布置、指导督促、评优反馈等工作机制。2012年以来,我们每学期都组织开展优秀观察报告的评比与颁奖活动,每一个教学班评出优秀观察报告一、二、三等奖共3篇~6篇,对学生上好“社会观察”课产生了很大的激励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综合实践”课由校团委负责组织实施,主要集中在大一新生的第一个暑假进行。辅导员会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共同制定社会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现实应用、国家发展与改革、党建与社会、道德修养和法治进程”四个综合实践单元、十三个实践主题,集中开展社会实践。学生社会实践原则上实行指导教师组织下的团队实践,采用社会调查、社会服务、文化交流、基地实践(习)等形式开展,开学后由校团委组织专家进行评比,并结集出版。“思想政治理论综合实践”课已实现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开设,并日益成为培养学校学生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支撑课程。

3.构建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考核体系

考核体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教学体系、实践体系共同构成问题式专题教学的有机统一体。考核体系的“指挥棒”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体系、实践体系的基本着力点与动力方向,考核体系、教学体系与实践体系的改革必须是相互促进、和谐统一的,共同服从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的总体目标与总要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过程式、动态式、开放式考核的基本原则和方向,全力抓好考核体系的设计与实施。基本做法是:加大了平时考核比重。在学校相关文件允许的范围内,适度提升平时考核在课程总体考核中的权重,所占比例由过去的50%提高至60%,强化了对学生平时学习实际情况的督促检查。平时考核注重理论的应用和思维方式的养成。平时考核以开放性、问题式题目为主,注重理论的应用与思维方式的考核,以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期末统考注重知识的掌握。理想信念的坚定与思维方式的养成是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的。因此,在期末考核时,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各门课程根据不同专题的教学内容,筛选确定重要的考核知识点,在充分把握客观性试题与主观性试题不同权重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出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不同类型试题,组织全校统一的闭卷考试,力争使考核成绩能够真实反映出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endprint

改革成效

1.提高了思政课教学实效,增强了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育人效果显著提升

教学实践表明: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在培育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认同度逐步提高。近几个学期,学生评教成绩稳步提升。并在多次召开的学生座谈会上得到学生较好评价。2016年4月,在学校1,200名学生中进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问卷调查显示:92.2%的学生对教师讲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满意。旅游学院学生包文说:“我们已经是大学生了,但从层出不穷的大学生违法事件就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令人担忧,如马加爵事件、复旦投毒案、大学生弑母事件等。课堂上,老师运用了问题导入式的教学,引导我对问题进行思考,并使我急于通过学习这一节课的内容来找到答案。这样的课堂,不仅让我改变了学习习惯,更能让我受用终生。”

2.促进了教师科研素质显著提升,职业发展空间得到拓展

实施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改革以来,注重发挥教学与科研的相互带动作用,围绕教学提升组建了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执政党建设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北京实践研究三大重点教学研究团队;教师每年发表的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CSSCI期刊论文保持在40篇左右。

促进了教师队伍建設。教学改革开展以来,获批长城学者1人,北京市理论人才“百人工程”1人,北京市青年英才1人;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获得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影响力人物共2人。2017年上半年,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会教学比赛三等奖2人。队伍可持续性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3.扩大了社会影响力,产生了积极的示范效应

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改革成效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和社会的广泛关注。2014年10月25日,《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刊发反映学校教学改革情况的新闻报道,题目是《教师费心费力 学生活学活用—北京联合大学深化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纪实》。2014年6月12日,“首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改革论坛”在学校顺利举行,37所首都高校的70余位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活动;2014年11月13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座谈会”在学校召开,来自教育部、光明日报社、北京市委教育工委、高校的领导、专家参会,教育部李卫红副部长在讲话中强调,“北京联合大学探索的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改革经验,值得思政课领域同仁学习和借鉴。”《北京教育(德育)》2015年第10 期专门刊发了由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5位老师撰写的5篇文章。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和经验。2015年5月21日,学校受邀参加人民网访谈活动并播出,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与示范效应。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于 洋]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案理论课考核
《触摸春天》教案
《立定跳远》教案
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恩施市 “四变”树考核新风
办好思政课铸魂育新人
辩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两个关键”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360度考核的自我校正机制
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