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的对接思考

2017-09-27宁建华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3期
关键词:指导思想

宁建华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迅猛增加,社会对汽车制造、使用和维修方面的人才需求也直线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各地高校的汽车专业开始火起来,同样导致许多高职院校都争相办起了汽车类专业。本文对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的对接思考进行了简述。

【关键词】指导思想;核心课程衔接;几点问题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编号:XJK014BZY012)的部分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中高职衔接包括两种模式。第一种是初中起点的 5 年制小高职。这种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都是由同一个团队制定,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容易实现统一。

另一种模式是中高职采用合作办学的模式。学生前两年在中职学习,毕业后经选拔成绩合格者后三年可以在高职学习即 “2+3” 的教育模式。由于这批学生在进入高职后和普高班学生混班上课,所以这种教育模式长久以来存在课程设置指导思想不统一,课程的教学目标重复,教学资源存在一定浪费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的制约了中高职衔接的可持续发展。做好中高职课程对接的工作不仅会影响汽检专业中高职衔接能否顺利进行还是实现中高职协调发展从而满足人的可持续发展需求。这是一个系统化的工作,需要重遵循和适应职业教育系统的内部关系规律来考虑中职与高职之间的层次、生源、专业和课程结构的相互衔接。

1 中高职课程对接指导思想

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姜大源研究员曾经说过,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指导思想是在终身教育理念指导下,以系统观思考中高职发展的整体协调、逻辑协调、有效协调和内生协调。在这一指导思想的引领下,汽车专业中高职的教育意味着终身教育的不同阶段。在各个阶段的教育成果中工作能力应该是递进的关系,适应的工作岗位是递升的关系。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作为“2+3”中的高职院校近年来在中高职衔接方面做了大量的调研、专家访谈等工作。通过对长沙市市及周边 58 家汽车维修企业的走访和调研制定了高职人才“5S、6C、7P”的培养方案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置以及以任务为导向的专业课程教学。在调查和走访中我们意识到中职和高职的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目标是不同的。中职学生毕业后应满足学生在维修中拆装和车辆保养的就业要求。

2 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专业课程衔接

2.1 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

人才培养目标衔接是构建课程衔接体系的起点。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姜大源研究员认为职业教育是一种技能人才的教育。是要遵循技能发展的层次递进规律的,旨在培养掌握“经验技能”的是中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掌握“策略技能”的是高等职业教育,高职是建立在中职基础之上的。是同一类型中不同层次的教育。中高职衔接不是简单地把中职和高职叠加,而是在合理定位二者层次和结构的基础上,实施中高职贯通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因此,对中高职培养目标的正确定位是中高职衔接的立足点,也是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起点。通过调研,把握中高职教育不同层次对人才培养目标不同阶段的要求,准确定位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扩展专业知识内容,注意理论深度的前后递进和有效衔接,避免交叉重叠。

2.2 课程标准的有效衔接

构建课程衔接体系的核心是建立统一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衔接要根据中高职相近专业大类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相互衔接的统一的课程标准。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对应的职业岗位群。确定其相应层次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及其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进行各个不同专业课程内容的整合。确定科学合理、实用有效的专业培养课程体系。以及确定合理科学的教学顺序和实施路线. 既要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又要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真正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

2.3 课程内容的衔接

课程内容衔接要遵循宽基础、实用性和个性化原则。中高职课程衔接要注意内容分层和结构。课程结构应该是宽基础、活模块,兼顾职业教育就业和终身学习两个目标,通过构建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

具体措施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要对中职和高职课程内容准确定位。根据中高职两个层次人才培养规格,研究课程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对应性,按不同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和岗位目标要求,选取相应的课程内容。其次,按层级和梯度原则遴选课程内容。中职和高职期间所学的课程内容在难度、深度、广度和能力级差上应该有明显的区别。第三,双方骨干专业教师一起进行课程设计与课程开发。

3 中高职课程对接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3.1 兼顾中职教学的完整性

“2+3”的学生在完成中职阶段的学习后不能保证百分之百进入高职阶段的学习。所以在课程设置上要兼顾这部分学生就业的需求。也就是要完成他们作为汽车“护士”的岗位技能和工作能力的学习。在中职阶段侧重汽车维修工具的使用和汽车的拆装。

3.2 构建完整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

一个完整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可以促进课程衔接顺利完成,为中高职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提供制度保障。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学生在中职阶段只需要考取最基本的中级汽车维修工证书即可,保障基本就业需要。高职阶段考取对应的高级汽车维修工证书。为扩大就业需要还可以有选择性、针对性的考取驾驶证、二手车评估师证书等对就业有所帮助的职业资格证书。

综上所述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就业岗位存在很强的梯度性,中高职衔接操作的可行性强。随着汽车后市场的逐年扩大,汽運专业中高职衔接亦存在较大的生源需求。但汽运专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对接仍处于研究初期,仍然需要中高职教师、教育专家继续认真研究和思考。

参考文献:

[1] 刘越琪,孟国强,郭海龙.能力核心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现代职教课程体系的构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76-100.

[2] 张怡斌.中高职教育互动衔接及协调发展探析[J].教育探索,2013 (3)15-17.

[3] 徐国庆,石伟平.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论研究[J].教育研究,2012 (5) :23-27.

[4] 温福军, 郭海龙等. 中高职汽车专业职业教育课程衔接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4 (5):25-28.endprint

猜你喜欢

指导思想
在数学活动中认识时间解决问题
跳单、双圈教学设计
对太仓市畜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幼儿园开展民间儿童游戏的指导思想与实施策略
浅谈对口升学英语复习策略
初中英语教学如何以学生为中心
谈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问题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贯彻课标指导思想
分层教学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实施
浅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