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媒体背景下师德建设实效性的思考
2017-09-26国晓华
【摘要】本文通过对陕西师德建设现状的实证研究,总结出师德建设在师德制度、培训和评价方面还存在一些难题,在新媒体时代可以借力新媒体得天独厚的优势为师德建设的有效开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新媒体 ; 师德建设 ; 微课程
【基金项目】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教师角色转变研究》(14WL18)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276-02
“师德”是一个恒古而常新的话题,不管处于什么时代,师德问题都是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中之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于1985、1991、1997、2008年先后四次颁布和修改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之后,我国更是将师德建设当作教师队伍建设的头大大事来抓,十八大报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国家重要的教育政策文件都将师德建设摆在了重要的位置。《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教师[2013]6号)》更是明确指出要将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师德教育和信息技术作为通识课程列入教师培训必修模块。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对广大教师提出了“四个有”的殷切希望。明确指出,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老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
从我国的这些重要政策文件来看,师德建设的力度越来越大。本文通过对陕西的关中、陕北和陕南的中小学师德建设现状调研分析,发现目前师德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遭遇到了一些瓶颈,在新媒体时代,与时俱进地借力新媒体得天独厚的优势,将是对改善师德建设困境的有效尝试。
一、新媒体的显著特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下的定义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2)》指出,基于网络而兴的新媒体已经成为人类有史以来发展最快、影响深广的最强势媒体。2011年以来,数字电视、直播卫星电视、移动电视、IPTV、手机短信、手机电视、手机电台、手机报纸、虚拟社区、电子邮箱、博客、播客等新媒体用户在中国持续增长、应用不断丰富,网络化和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而《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4)》指出微传播已是主流传播方式,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微博、微信、微视频、客户端大行其道,微传播急剧改变着中国的传播生态和舆论格局。[1]可见,新媒体本身也是逐渐发展变化的,它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真切的改变着人们的教育生活。新媒体的显著特点有以下特征:
(一)即时性与丰富性
同传统媒体报纸、电视相比,新媒体传递信息更快更及时,提供的信息也更丰富性,不仅是信息内容的丰富,也指表达方式的丰富性,新媒体传递信息往往结合视频、音乐、图片、文字等复合形式出现,因此给接受信息者听觉、视觉等不同的感官刺激,信息接受者也比较容易对某一问题形成更清楚的认识。
(二)个性化和互动性
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发声者。一个人通过QQ空间写日志、写说说、撰写微博、博客,发微信等方式实现了“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对任何人”的大众传播,人人都掌握着话语权。和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互动性,基于新媒体的微信作为一种互动性更强、传播速度更快的传播方式,更是势不可挡,获得了众多手机用户和网民的青睐,如2014年微信推出的红包摇一摇走红,2015年春晚微信摇一摇达110亿次,互动性、参与度前所未有。
信息的即时性、丰富性、个性化、互动性是新媒体的四个显著特征,这些特征不是静态意义上的特征,而是体现在人们生活方式方方面面的动态变化。教育亦不可避免的受其影响,在师德建设方面的一些疑难问题,可以尝试结合新媒体注入新的活力。
二、当前师德建设的现状分析
笔者通过对陕西关中、陕北、陕南地区多所学校发放调查问卷、访谈、个案分析等,获取了当前陕西师德建设的一手资料,并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了一些科学结论。
(一)学校师德建设情况
(1)师德规范制定情况
从表1可知,在135名接受调查的教师中,高达94.8%的教师表示学校制定了师德规范,这说明学校非常重视师德规范的制定。
(2)师德规范履行情况
从表2可知,对师德规范履行情况不满意的教师占39.3%,其中选择“一般”的占35.6%,选择“形同虚设”的占3.7%。与表32的结果对比发现,有94.8%的学校制定了师德规范,但只有60.7%的学校能够认真履行,说明有些学校没有将制定的师德规范落到实处。
(二)师德培训的情况
(1)整体评价
从表3可知,49.6%的教师对当前师德培训的效果不太满意,其中认为一般的占44.4%,不满意的占5.2%,这表明一半多教师希望能够提高师德培训的效果。
(2)职称对培训效果评价的影响
从表4可知,随着职称由低到高,满意度由60%逐渐下降到38.6%;与此同时不满意度由0%上升到30.7%,这说明对师德培训效果的评价受职称水平的影响,职称越高给予的负面评价越高。
(3)师德培训内容构成
從表5可知,近七成的教师表示接受过政治理论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接受过教师心理素质教育的教师刚过五成,只有31.9%的教师学习过教师职业道德案例库。这表明,有关教师心理素质及师德案例库的培训内容相对较少。
(4)师德培训形式
从表6可知,52.6%的教师认为目前师德培训形式缺乏吸引力,其中50.4%的教师选择“一般”,2.22%的教师选择“较弱”。这表明半数多教师希望改变师德培训形式,以增强其吸引力。endprint
(三)师德评价方面
(1)奖励实施情况
从表7可知,74.8%的教师明确表示学校对师德高尚的教师是有奖励的,但仍有15.6%的教师选择了“没有”,选择不清楚的占9.6%,说明有些学校没有奖励机制或奖励的宣传力度不够。
(2)师德先进个人的公信力
从表8可知,30.4%的教师认为该校选举的师德先进个人,其师德水平一般,师德修养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3)师德先进个人的引领作用
表9可知,37.1%的教师表示学校层面的师德先进个人,其示范作用一般,与表8结果对比发现,这可能与师德先进个人本身的师德修养水平有关。
三、借力新媒体提升师德建设实效性的策略
基于新媒体技术而产生的网络文化是一种具有巨大包容力的多元文化,它对权威和秩序的冲击相当大,在现实和虚拟空间的渗透力都强。[2]鉴于新媒体对现实教育空间的不可忽视的力量,需要以此拓宽师德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借用新媒体,完善师德制度
根据调研情况虽然大部分学校制定了师德制度规范,但有近一半的学校没有将制度规范落实到实处,如果制度规范不能践行到实践中来,那么就成为了摆设。
师德规范不能落实到实处,有至少两个原因,一是师德规范本身的制定存在问题,不够明晰、细化。如在某校的师德规范上明确规定,教师不能对学生言语暴力。但对这一条,没有过多的解释,因此甚至有学生因为教师在批评自己时“声音大”和教师发生冲突,认为教师对自己使用了言语暴力。二是制定师德规范时,往往是有话语权的领导,教师并不能参与其中,所以对师德规范本身的认同感较低。
因此,要借用新媒体的宣传优势,通过声音、图片、图像等多样的呈现方式,解读师德规范,并和教师实时互动,对一些有争议的内容要充分展开激烈的讨论,最终形成教师内心认可的操作细则。
(二)开发师德微课程,满足师德培训的个性化需求
根据前面调研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的师德培训不能满足教师的个性化培训需求。微课程是新媒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微课因其网络化、碎片化、视频化、可移动性的优势,能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内容,它和传统的课不同的地方在于,微课的教学时间短,一般不超过10分钟,所以容易使观看者保持注意力。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面对师德培训“众口难调”的现状,可以由高校、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组成的团队开发师德微课资源库,并打造资源共享平台,开发适合手机、平板电脑、PC等多种终端的自适化应用,满足教师的差异化学习条件,和多样化、个性化自主学习需求。
(三)注重互动性,打造师德榜样
对师德榜样可以在学校官方网站上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报道。将关于师德榜样的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等不同的媒介内容整合在一起,给大众视觉、听觉、触觉的多样的感知。对榜样教师更加整体化的、细节式的报道,将极大地丰富了传播内容,增强传播效果。学生现在普遍应用微博、微信等,学校可以设立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等方式增加学生的反馈和互动,这和传统的评价截然不同,以往的普遍做法是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每年都评选师德标兵的,它是对一个教师职业道德状况的综合评价,但对其宣传往往停留在文字材料中,起不到应该达到的榜样效果,借用新媒体,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榜样教师值得大家学习之处,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和学生深度互动,对教师进行细化评价,例如评选备课最认真的教师、上课最有吸引力的教师、作业批改最认真的教师、学生最喜欢的教师等等。
参考文献
[1]《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4)》[EB/OL]见中国社会科学学院网站:http://www.china.com.cn/zhibo/2014-06/25/content_327 11561.htm
[2]季海菊.《新媒體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3:2
作者简介:国晓华(1980—),女,西安文理学院教育学院讲师,教育学硕士, 研究方向:教学论、教师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