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环境因素对儿童行为抑制、非抑制性的影响
2017-09-26赵一锦
赵一锦
【摘要】自从美国心理学家杰罗姆·凯根提出儿童气质的行为抑制、非抑制性学说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纷纷从心理學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广泛深入而有价值的研究,积累了不少成果,加深了对儿童个性及社会发展特点的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试图以目前已有文献为基础,主要阐述家庭环境因素对儿童行为抑制、非抑制性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不同社会文化环境背景下形成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从而对这些影响因素加以总结、归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研究问题及思路,为从不同角度把握、研究儿童气质的发展提供新的途径。
【关键词】儿童 ; 行为抑制性 ; 非抑制性 ; 家庭环境 ;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285-01
行为抑制性是指在面临陌生情境的最初一小段时间内(10min-15min)儿童表现出来的敏感、逃避、害怕的行为特征;非抑制性则指在这段时间内,儿童表现出来的不怕生、主动接近陌生人和陌生情境的行为特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儿童成长过程中对其影响颇为深刻的关键人物,因此以家庭为单位的成长环境中,父母与儿童之间的亲子关系,父母之间以及父母与儿童之间良好与否的情感氛围,以及相同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父母对儿童教养方式的个体差异等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儿童抑制性、非抑制性的发展变化。
1.亲子关系对儿童行为抑制性、非抑制性的影响
Kochanska等人(1991)研究了抑郁症患者的母亲的和正常心理的母亲分别对她们2至3.5岁孩子抑制性气质的影响过程以及母子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由于母亲抑郁的性格特质,造成她教养方式和行为表现的不同对孩子抑制性气质的发展是一个十分不利的因素。在亲子游戏等母子交流情境下的研究,母亲对孩子行为方式的反应采用不同的回应态度会影响儿童抑制性情绪的不同表现,从另一个角度也就是说母亲可能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应对那些性格过于害羞的孩子,安抚他们的情绪进而鼓励其在陌生环境下勇敢地探索周围事物并与陌生对象初步接触。
2.家庭情感氛围对儿童行为抑制、非抑制性的影响
有研究得出父母的情感流露,如关心、悲观、惭愧和难堪情境会影响儿童的抑制性行为。对于抑制性的孩子,母亲的抚养方式和态度有两面性,她们不仅关心孩子,对孩子表现的不满反应也比较多。抚养人对非抑制性的儿童在培养独立性上鼓励的最多,其次是中间型儿童,然后行为抑制性儿童得到的家长支持鼓励最少。在使用惩罚的方式上,父亲对行为抑制性儿童的惩罚次数最多,然后是中间型,非抑制性儿童最少。
另外,父母之间的情感关系也影响着父母对儿童的教养方式。侯静等人利用实验室观察法研究在自由游戏和拼图游戏过程中,父母之间及父母与儿童之间的情绪情感交流并对此进行评价,其中包括对父母间的协调性和配合程度,父母间的温暖氛围及父母对儿童言语、肢体情感的表达几个维度。父母之间情绪越和谐、温馨感越强烈,父亲在肢体语言、言语上对儿童传达的积极情感越多,幼儿的非抑制性倾向发展得越快,即父母之间良好的氛围以及父亲对孩子传达的积极情绪更有利于儿童非抑制性行为的发展。研究也显示出中国的父母与孩子在进行亲子互动时,夫妻双方之间情感的流露较平淡、含蓄,很少表达温暖、亲密的情感氛围,积极地目光交流与接触也很少。
3.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行为抑制、非抑制性的影响
Park等人(1997)对儿童的情绪性、父母教养行为及3岁儿童的抑制性行为进行了研究,以此来对比得出父母教养方式及幼儿自身的气质对3岁儿童抑制性行为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由于儿童早期的行为特质,母亲过多的行为干预会致使2岁和3岁儿童抑制性表现降低,父亲通常对幼儿行为不够敏感的特点和积极热烈的爱会使儿童抑制性行为发生率降低。这些研究的对象多选取国外的父母及儿童,我国学者陈会昌、张越波、陈欣银等人在2003年对影响我国2岁儿童行为抑制性的相关父母教养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父母对行为抑制性、非抑制性和中间型儿童在接受性上没有显著差异,(陈会昌,张越波,陈欣银,2003)此结论与国外的研究结果有出入。母亲对行为抑制性儿童除了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保护,还会在教育过程中较多采取惩罚,与中间型、非抑制性儿童相比,培养自理能力上对抑制性儿童的鼓励最少。父亲在追求儿童获得更高的成就时,惩罚的方式就使用的更多,而在非抑制性儿童的家庭里,母亲对他们的保护行为较少,经常鼓励其独立面对挑战,来自父亲的处罚和拒绝也最少。
4.不同社会文化环境影响下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
行为抑制性作为一种气质特征,它一方面受到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这些父母受到所在地区文化、环境的影响,其作用于儿童身上的教养方式也有所差别,且各有千秋。
早在行为抑制性的研究初期,凯根和他的同事从生活背景类似的社会环境中选取了华裔美国人和白人的婴儿,研究他们从3个月到29个月日常看护作用的纵向比较。结果发现,即便婴儿所生长的环境相似,但华裔美国儿童无论是在托儿所还是在家里,都比白人儿童显得更为拘束、克制、腼腆、胆怯,当他们遇到不熟悉的成人或同伴,亦或是母亲短暂的离开后,他们哭得往往更厉害。在实验室的观察中,他们通常拥有比白人儿童更加稳定的心率。这些发现提示,由于不同的父母受各自原来国家不同文化历史及行为习惯的影响,有一些经过长时间的历史积累和内化已经形成为一个民族特有的生物基础,因此这些习惯特征也被父母们不断的继承,使得华裔儿童也受其父母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带来的教育方式的不同。此后,其他学者的研究也发现,由于东西方文化认同及历史习惯的差异,中国大陆、台湾、印度尼西亚、韩国的儿童在新异环境中往往比北美儿童表现出较多的忧虑、缄默、被迫及社会退缩行为。
以上研究结果不难看出,由于不同的环境背景,文化中存在特定的行为准则,风俗风貌,价值观念对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种影响在父母对儿童的教养方式上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不难看出,已有研究多从心理学的角度和方法进行实验观察与问题的分析,以笔者的研究角度从文献中选取的材料也多显零碎而未见更多系统的论述。综观已有相关文献不难得出,抑制行为程度不同的儿童家庭环境因素的差异,以及相同抑制行为儿童其家庭环境因素的共性均有规律可循。然而已有文献中几乎并未涉及跟踪研究家庭环境对儿童行为的影响过程,以及随着儿童年龄的成长他的行为抑制、非抑制性有无改变。另外国内外的此类研究仍不够充分,对家庭环境因素的界定还不足。针对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实际推广和应用中存在局限性,也需要后来的学者加以完善、实现。
参考文献
[1]陈会昌,张越波. (1998).两岁儿童的行为抑制-非抑制特征. 心理学报, 30, 460-466.
[2]侯静,陈会昌,陈欣银. (2005).中国家庭中的亲子互动行为与儿童行为抑制性的发展. 心理科学, 28,820-8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