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优化策略研究

2017-09-26邹霁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1期
关键词:优化策略语文教学小学

邹霁

摘要:本文就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采取生活实例融入教学内容、善于使用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强化阅读能力的培养与以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等优化策略,以提升语文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一、前言

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与此同时,教育改革与发展步伐也逐渐的加快,教育体系不断的健全与完善。小学的语文教学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保障,其对于整个教育体系以及学生今后的成长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更应该重视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及水平的提升,以达到新时期教育改革的要求。

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很多的学校已经开始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进行改革,不过,每个学校内部都多多少少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很多的小学语文教师在课程教学工作中不能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不能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缺乏与学生的有效交流、沟通,使得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不甚了解,这些都对语文教学质量的改善与水平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影响。而且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真正转变,大部分还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对课程内容的安排以及教学手段的使用不够科学,不仅让学生的学习难度加大,学生也不能对知识有很好的了解与掌握。因此,我们必须找出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与完善,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小学语文教育工作的开展。

(一)不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各项能力培养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也是学生以后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基础保障。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学生通过对文章的理解与把握,也更有利于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不过,目前大部分的教师都将重点放在的知识点的讲解中,为了不错过课程中涉及的所有知识点,几乎占用了整节课的时间来讲解。这种填鸭式的教育,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导致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缺失,很难依靠自身的阅读学习去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二)课程与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

小学语文课程对于其他的课程教学来说,其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更为密切,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的都会用到所学的语文知识。而很多的教师在进行语文课程教育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将实际生活和语文教学工作有机的结合,将现实生活隔离于语文课堂教学之外。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很多事物的能力还不足,可能没有办法很深入的了解与掌握所学习的语文知识,导致自身价值观、人生观的培养受到影响。另外,如果课堂上所讲授的语文知识和学生现实生活中的自我体验有所出入的话,极易导致学生在思想认知方面出现认知分裂情况,不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

(三)教学模式陈旧、单一

很多教师不具备现代化的教学理念,还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響,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味的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将教师作为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这样不仅让学生觉得学习较为吃力,也很容易因枯燥的课堂内容让学生失去对语文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严重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优化策略

(一)生活实例融入教学内容

如果将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与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相结合,会很大程度的改善课堂教学的效果。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寻找合适的生活实例,并将其与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让学生所学习到的知识能够和现实生活互相的印证,就能够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在生活中寻找实例,同时给学生安排一些和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任务,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真实感受课堂上所学习的内容,自身通过生活体验去感悟、理解课堂知识。

(二)善于使用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枯燥的课堂内容很容易分散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让学生对学习失去热情与积极性。而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学生能够很直观的感受到所学习的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适当的融入和课程内容相关的影像以及动画效果,这样更能够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且还能营造一种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对学习语文知识更有积极性与自主性。这种教学手段的使用,不单单能够更有效的讲解课堂知识,更是结合了情景教学的方式,让学生的学习氛围更加浓厚。

(三)强化阅读能力的培养

目前,很多的学生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采用唱读的方式,好像只有一字一停顿,将每个字尾声都和唱歌似得拖音很长。尤其在全班一起朗读的过程中,所有的学生都采用唱读的方式,每一篇课文朗读的顿挫没有什么差别。这样不单单不能还原课文自身所蕴含的感情,更不利于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文章的意境。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及时的纠正学生的这种阅读方式,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当对课文进行正确的范读,使学生找出自身阅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四)以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转变教学理念,不能固守教师是课堂主体的旧思想,要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来说,学生的参与与热情是教学效果提升的关键,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拜托约束,参与课堂教学中来。教师可以采取分组讨论或者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根据自身的理解来讲解,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对学生起引导与辅助的作用。这样学生就能在讨论或者自己讲解的过程中,扩展自身的语文思维,强化对于实际问题的理解与解决能力,让学生通过探索式的、自主式的手段掌握所学习的语文知识。

四、结语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要更好的提升教学效果,改善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水平,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转变固有的传统教学理念,发展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不同的问题采取创新的教学方式与手段,以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从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桂玲.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J].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2007(02)

[2]吴夏莉,郑东辉. 课堂反馈有效性的探讨——以小学语文为例[J]. 当代教育科学. 2014(08)endprint

猜你喜欢

优化策略语文教学小学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