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误,悟
2017-09-26邵世伟
【中图分类号】:G635.1
自从参加工作的十几年来,语文教学改革可以说是层出不穷, 我校新课改也如火如荼的开展。
教师尝试使用学案(我们叫做四维学案)学生课上利用学案并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会出现单一的解决问题而忽略的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下面结合自身实践谈谈体会。
首先,谈谈“勿”字:就是不要拒绝。
作为教师不要拒绝课改,应积极参加并大胆尝试,在尝试中不断反思改进,实践一定时期后,你会发现自己有了一定的改进,这种改进会使你有所收获,而且是你当时预想不到的。
可能有人会提出质疑:如果走错了还能有改进吗?如开学初利用同事的学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自己在指导解决学案的问题时,逐题逐道交流展示,我和学生都觉得有种变相的练习现代文阅读的感觉;调查学生也感觉没有过去的语文课有趣连贯受益的多时,我先自我反省语文课怎样上既顺应我校的新课改又不丢掉专家们强调的“语文味”。
我开始调整,大胆尝试删减。这里的删减是指小组长能帮助解决的问题,教师则不再重复讲解。如在用《最后一课》学案时,第二、三课时则分别重点分析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的人物形象。课堂流程上自己也感觉顺畅舒服。因为想抓住本课小说的重点是分析人物形象,再加上平时阅读题中经常出现考察概括人物形象的实际操作题。教师总是强化训练,不但能提高阅读的能力而且会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
教师不要拒绝,只有自己投入并随时调整引领学生一点一点地完善直到走入正规,学生作为主体受益了自然而然也不会拒绝你了,到那时你倡导什么学生都会无顾虑地跟从,你的崇拜者也会越来越多,你的教学就会少了这个“勿”字。
其次,谈谈“误”字,就是暴露错误。
所谓“暴露错误”是教师在指导学生揣摩文本时,让学生充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即便是不够规范,甚至不搭边,都要耐心的听学生思考的出发点,调动学生思考评判,教师并及时引领,使他的思考步入正规中,再形成规范的语言进行书写。
记得在周测试的仿句讲解时,我并没有让学生展示完美的仿句,而是让不得分的学生说出自己的句子,再共同找病因。如“曾经的历程就像退了潮的海,虽已不再汹涌澎湃,但它还是把贝壳留给了沙滩;曾经的历程就像下过雨的天空,虽已不再娇艳美好,但它还是把清凉留给人间。”学生一听就会说出病因在哪?学生会七嘴八舌的说出,教师引导用最简练的语言归纳:一是“天空”不能用“娇艳美好”来形容,二是“天空”不能“把清凉留给人间”;最后同学们修改锤炼后为“像落了地的雨,虽已不再飘飘洒洒,但它还是把清凉留给人间。”这是集体的智慧,而且让错者感觉自己的创作角度不错,只是缺少锤炼,同时在纠错改正中实现了讲解的目的,再进行三五句的改错比单一的听别人最佳的仿句效果要好得多。要给学生暴露错误的机会,才能练习纠错并完善。
最后,谈谈“悟”字,就是引领感悟。
记得在学习《最后一课》尝试分析人物形象,感知情感和主题时,大胆的删减,对于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分别利用一节课进行,至今回味起来教师和学生仍感觉是一种新课改下的享受。
设计问题是“圈划出第一部分中描写小弗郎士的有关语句,”在整个课堂中为了调动小组积极的发言利用加分制。极大调动学生上课积极发言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回答细节上下功夫:如 “我找到的是某页某段的某句”“我不同意他的说法,我认为应该删除哪句才行”等等,针对初一的学生,我最大的感觉是培养课上用心听讲并积极有效的发言是最重要的。否则就不存在什么感悟提升了。在都回答完之后,教师必须和学生一起按照行文的先后顺序从头理顺一遍;第二步紧跟着思考:“根据刚才所勾画的语句想想在上最后一节法语课之前,小弗郎士是怎样一个孩子?”教师先做一个范例:如“我从‘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 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两句中看出小弗郎士是一个幼稚、贪玩、不爱学习的孩子。”下面大家先思考一下再踊跃回答并及时补充。我没想到课堂的环节比以往死守着学案紧密多了,而且学生的发言次数增加许多,无形中规范了发言的技巧。第三步总结归纳后形成完整的一句话“小弗郎士虽是一个怕老师、幼稚、贪玩、不爱学习但有自制力和朦胧的爱国心的孩子”看来教师不要急躁,即便有时语言上不够规范,教师一定要耐心的等待,哪怕是浪费了许多时间也可以,因为你的行为给学生一个暗示:语文的阅读揣摩需要精雕细琢,长此以往会帮助了学生养成钻研文本的好习惯。
设计问题(二)是“阅读课文第二部分,结合具体内容谈谈,在最后一节课上,小弗郎士对学习、对老师、对祖国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哪些根本的变化? (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读出这些心理独白)”同样要求学生抓住文本勾画圈点,环节的处理跟以上的一样,只不过在反复推敲中运用的时间更多,也许在大量展示中还有遗漏,教师可以提醒在哪段还有,看谁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最后理顺归纳 “小结变化(板书)贪玩 不爱学习 热爱法语 认真学法语
怕老师 理解 同情 敬爱 留恋老师
幼稚 不懂事 熱爱祖国 痛恨敌人”
再接着追问“是什么让本来贪玩的小弗郎士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呢?”学生会不假思索地说:受到韩麦尔先生的感染。教师再启发如:“紧紧是韩麦尔先生吗?”“除了人物的带动还受到什么?假设我们正在上最后一课”“他原本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写到这时这些问题的追问又再现了上课的情形。最后归纳完善为:“他原本就不是一个坏孩子; 亡国惨痛的震撼,激发了他心灵深处爱国情感;受到韩麦尔先生以及小镇上居民的沉痛心情的感染。”这样比直接出示问题“你认为小弗郎士是怎样一个孩子?”要好得多。
“勿,误,悟”是我尝试课改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也许在以往看了许多公开课并听了专家们权威的点评,给我们造成许多误区:一节课过于全面而忽略了主体——学生的切身感受。当然我们每个个体只有边实践边思考并及时调整才能让语文教学呈现你期待的领域。愿尽最大努力去同学生享受语文吧!
作者简介:姓名:邵世伟,单位:辽宁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东山中学,学历:本科,职称:中教一级,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新课改。民族:满族。出生:1972年2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