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校生态教育

2017-09-26王瑾翟树栋贺天姝蒋宏伟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1期
关键词:生态教育科学发展观高校

王瑾+翟树栋+贺天姝+蒋宏伟

【摘要】当前,全国上下都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高校也不例外。生态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重要分支由来已久,但在高校,生态教育普及的深度及广度都相对滞后。本文指明了目前高校生态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且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出发,研究了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高校 生态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一、在高校开设生态教育課的必要性

科学发展观是,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长期以来一直着眼于对大学生的政治理念教育,造成很多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仅局限于政治价值,片面地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是解决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实际上伴随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和谐观念、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深人人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战线也在努力紧跟时代发展,不断更新其教育内容。“生态教育”正事在这样的形势下应运而生。

所谓生态教育,其实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社会生态”即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直关注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另一方是“自然生态”,这是容易被我们忽略,因而需要特别强调的,就是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向学生进行影响,把生态道德观念和生态价值准则灌输或引导进他们内心,使之转化成为学生自身内在道德的一种教育行为。

我国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人才、传承文明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我们所培养的精英人才将是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生态道德、生态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我国未来生态环境状况的好坏,影响到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任务的成败。因此高校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认真研究如何在高校开展生态教育,这对高校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改进高校生态教育

1、阶段性与长期性并重。生态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高校同样不可能一蹴而就完成对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它知道我们要用可持续的眼光看问题,在对学生的生态教育上,同样要阶段性与长期性并存,要善于抓住典型事件、典型时间对学生进行集中教育,更要在平时下功夫,从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小事对学生进行,注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灌输。

2、完善的机制体系。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以人为本,生态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生态道德意识。人的发展是全面的,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生态教育也和其他思想政治教育一样,需要有完善的教育课堂和手段,也需要有可供师生实践的生动环境,因而我们需要建立更完善合理的教育体制,从生态教育的开展、落实到反馈形成良性发展的循环链。

3、打造学习型团队。学习型团队是当下极为热门的一个词汇,也极符合科学发展观中的“和谐”理念。生态教育对于我们来说依旧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因而在实施生态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能闭关造车,要多与学生交流,与同事探讨,与兄弟院校交流,打造一支真正富有战斗力的团队。要注重吸收新元素、了解新发展,保证生态教育的有力开展。

三、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推进高校生态教育

1、树立一个理念。建设生态和谐型校园,必须始终贯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有关生态自然和生态社会的宣传教育,让广大师生树立起生态圈的理念,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

2、开设两个课堂.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构建生态和谐型校园的根本目标。我们应该考虑在学校开设专门的生态教育课,通过课堂传授把生态自然和生态社会理念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同时重视并利用实践大课堂,让同学们接触自然,了解周边的人文环境,引导鼓励他们在自身的学习、生活、工作、实践中身体力行,并影响社会其他人群。

3、实现三个转变。必须从生态和谐可有可无的思想向必须可持续发展转变,把生态和谐放在事关高校发展的大局位置;必须从强调想自然索取向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理念转变,实现高校内部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增强高校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从粗放型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发展模式转变,真正把高校建设成为集人才培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良性循环为一体的模范高校。

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构建生态和谐校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遵循生态学基本原理、景观与科技并重、教育与管理并存的“四项基本原则”。

5、统一衡量标准。建立一套以能值分析为基础的评价体系和标准。举个简单的例子,在资源技术上,可以通过采用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校园内生均消耗越少,则资源节约效果就越好;在教育管理中,通过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在充分利用学校内外资源的基础上,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校园输入与输出之间能值的差,输入与输出的差值越小,资源节约的效果越好。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时期,加强全民特别是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至关重要。为此,我们有必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生态文明教育,并注重在实践中推进生态文明教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生态文明教育不能仅停留在课堂和书本上,更要深入到实践中,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生态文明行为的重要性,并不断加以改进和提高,从而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进而端正自己的态度并积极地行动起来。最终促进我国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构建。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态教育科学发展观高校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镇规划方案设计思路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基于生态教育理念的家具设计课程改革与研究
试论科技价值观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构建职业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的对策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生态教育之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