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储蓄率变动影响因素的量化分析

2017-09-26

商学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储蓄率储蓄变动

刘 明

(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北京100081)

我国储蓄率变动影响因素的量化分析

刘 明

(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北京100081)

近年来,我国储蓄率快速上升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首先运用一个一般的经济增长模型推导出储蓄率,然后根据中国的一些主要经济参数,通过数值模拟比较分析各种因素对形成中国高储蓄率的贡献。研究发现在改革开放初期,政府的财政变动对储蓄率的下降起到主要作用。2000年后,全要素生产率是我国储蓄率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人口因素在20世纪90年代对储蓄率正面影响。

储蓄率;全要素生产率;人口结构;财政政策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储蓄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近年来,我国的储蓄率快速上升。从图1中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初期(1978~1982年),我国的储蓄率有短暂较大幅度的下降,之后一段时期(1982~1995年)我国的储蓄率一直呈缓慢上升的趋势,1995~2000年,我国储蓄份额在波动中略有下降,2000年之后,我国储蓄率开始大幅上升。

中国现阶段的高储蓄率有其合理性,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根据罗斯托的经济发展理论,在经济起飞前与起飞中,要素供应特别是低廉的资金和具有一定技能的劳动力是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循环的关键。而本国储蓄是资本形成的两大来源之一,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变的过程中都经历过高储蓄阶段。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阶段,也是日本工业化阶段,日本储蓄率基本保持在30%以上的高位,直到工业化完成后储蓄率才逐渐下降。韩国在20世纪80年代同样经历了高储蓄阶段,期间储蓄率一度接近40%的高位,而此时也正是韩国完成工业化、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变的历史时期。中国的高储蓄率一直支撑着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满足了工业化、城市化阶段所需的大量投资需求,为资本存量的快速积累提供了资金,同时避免了过于依赖海外融资渠道产生的波动性。

图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储蓄率的变动趋势

但近年来储蓄率快速上升,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对我国经济结构失调的担忧。储蓄率上升过快的同时消费占GDP的份额快速下降,消费份额下降说明内需不足,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存在问题;其次,储蓄份额上升会导致投资率快速上升,导致产能过剩;再次,储蓄份额上升,国内吸纳不了的储蓄会以外贸盈余流入国外,导致国际收支不平衡。因此储蓄率高的经济体或者过分依赖于投资的快速增长,或者迫切需要外部需求来推动经济增长。本国的经济增长都可能受累于对外需和全球经济周期的过分依赖。相反,更依赖于国内消费的经济体增长往往更加持久,因为消费的变动一般较为稳定。2001~2008年,中国的个人消费平均仅占GDP的39%,而同期美国、日本和印度分别为70%、57%和59%。中国的个人和公共消费总和仅占GDP的54%,其余的46%均为国民储蓄。由于储蓄必须用于国内投资或通过经常项目盈余借给其他国家,意味着我国经济受投资和外需引起的经济波动性的影响较大。

从理论上可以找到很多因素都对储蓄率产生影响,但是这些因素对储蓄率变动的贡献是不一样的,且在不同阶段贡献也会不同。为了理解储蓄率的变动,需要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分析各个因素对储蓄率变动的贡献。

二、文献综述

在理论上,储蓄一直是宏观经济学所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凯恩斯(Keynes,1936)首先提出了消费和储蓄主要取决于当前可支配收入的传统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凯恩斯认为,总消费和总储蓄主要依赖于总收入水平,总消费和总收入之间存在着一个固定的函数关系,并且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总收入中被储蓄的部分会不断地提高。根据这一绝对消费函数理论,可以解释有关越富裕的国家其总储蓄率会越高的现象。但是,在实证检验上,这一理论虽然同各国横截面数据回归的消费函数一致,但却同运用各国时间序列的消费和收入数据回归的结果不一致。因为运用时间序列的总消费和国民收入的回归结果表明,总消费几乎是总收入的一个固定比率。Friedman、Modigliani等经济学家对凯恩斯在没有微观经济学基础的情况下,仅仅根据心理学规律而提出的绝对收入消费函数不满意。他们从严格的微观经济学基础出发,认为个人应该是根据其一生效用水平最大化来决定其消费和储蓄水平。在此基础上,Friedman(1957)和Modigliani(1954)分别提出了持久收入假定的消费理论和生命周期假定的消费理论。这两种假说都可以很好地解释实证研究中运用各国横截面数据回归所得的具有常数项的消费函数和运用一个时间序列数据回归所得的固定消费比率的消费函数。另有一些学者从不确定和预防性储蓄、流动性约束等方面来解释经济中的一些储蓄和消费行为。

近10年来,中国高储蓄率的问题受到大量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出现了大量这方面的研究文献。这些研究文献一般把中国高储蓄率归因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高经济增长率一般都被认为是导致我国高储蓄率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刘金全和郭整风(2002)运用1990年一季度到2001年一季度数据,对我国储蓄率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也发现,我国现阶段的储蓄率对于经济增长不存在显著的Granger因果影响,但实际GDP水平对储蓄增量存在着显著的Granger因果影响。因此他们认为,高经济增长可能是中国目前高储蓄的原因。王弟海、龚六堂(2007)通过理论模型和数值分析,认为导致中国目前高储蓄率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高经济增长率、高资本产出弹性、高主观贴现率(高资本回报率)以及短视性预期存在。

其次,近年来人口结构变化和未来人口老龄化问题也被认为是导致我国目前高储蓄率的主要原因之一。过去30年,中国的人口参与率还在提高,赡养比例一直在降低。Kraay(2000)的研究认为,中国国民的高储蓄率一部分可以由高增长来解释,另一部分则可以由人口因素的变化来解释。Modigliani和Cao(2004)的研究也认为中国家庭的高储蓄是高经济增长和人口格局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王德文、蔡昉和张学辉(2004)的实证研究也说明,我国人口转变对目前的储蓄率有着显著性的正向影响,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转变对储蓄的贡献率将不断减弱。王弟海和龚六堂(2007)运用经济增长模型通过国别比较分析认为,导致中国目前高储蓄率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高经济增长率、高资本产出弹性、高主观贴现率(高资本回报率)以及短视性预期存在。

第三,中国改革带来的不确定所导致的预防性储蓄增加以及流动性约束的存在也被认为是中国高储蓄率的重要原因。李焰(1999)的研究指出,由于流动性约束以及较低的收入水平,50%以上的居民储蓄是用于未来特定的支出。袁志刚和宋铮(1999)的研究认为,推动储蓄比率不断上升的主要力量是改革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促使了谨慎储蓄上升,而流动性约束则进一步造成了居民住房和教育消费水平的缓慢增长。万广华、张茵和牛建高(2001)运用中国1961~1998年数据发现,流动性约束和不确定性之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强化了二者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从而导致了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增长率的同时下降。

以上这些关于中国高储蓄率研究的文献,显然都在一定程度上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中国高储蓄率的原因。但是,这些研究绝大部分都是一种实证研究,除了袁志刚和宋铮(2000)、王弟海和龚六堂(2007)之外,他们都缺乏理论基础。

近年来,一些经济学家使用一般的经济增长模型,运用实际的经济数据校准模型中的参数及经济变量,然后分析相关经济变量对储蓄率的影响,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结论,如Chen,Imrohoroglu和Imrohoroglu(2006)运用一个新古典增长模型分析日本的储蓄率,认为1956~2000年日本储蓄率的变动可以用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来解释。Chen,Imrohoroglu和Imrohoroglu(2009)又运用类似的模型解释美国的经常收支赤字,认为美国和其他国家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对变化是美国出现负国民储蓄和经常收支赤字的主要原因。Song,Storeslettenh和Zilibotti(2011)运用一个增长模型解释中国在保持很高资本回报率的同时出现大量外贸盈余这种矛盾现象,认为中国经济中存在两类企业,即效率较高但难以获得银行贷款的非国有企业和效率较低但容易获得银行贷款的国有企业。随着非国有企业的发展,非国有部门扩大而国有部门缩小,一方面导致效率提高,储蓄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国有部门缩小从而减少了向银行借贷,而非国有部门难以借贷,从而导致储蓄无法在国内转化为投资,而流到国外,形成外贸盈余。

本文采用类似的方法,并不着眼于实证研究,而是试图从微观经济学基础出发,通过一个比较一般的经济增长模型推导出增长经济中储蓄率,然后根据中国的一些主要经济参数,通过数值模拟来比较分析各种因素对形成中国高储蓄率的贡献。

三、模型和数据

本文使用Ramsey-Cass-Koopmans增长模型分析TFP(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政府税收、人口增长和折旧率等在我国储蓄率变化中的作用。本节简要介绍模型的基本结构和数据来源①。

(一)生产部分

生产函数为技术进步的Harrod中性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

其中,Yt为t时期的总产出,At为t时期的技术水平,Kt为t时期的资本存量,Ht为t时期的总劳动时间,θ为资本产出份额。t时期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是γt-1,其中

资本存量的变动符合以下关系:

其中,St为t时期的总储蓄,δt为t时期的折旧率。

(二)消费部分

t时期代表型家庭的人口数为Nt,人口增长率为nt-1,其中代表型家庭的效用函数为:

预算约束为:

政府从家庭那里征收税收,用于政府消费,政府消费外生给定。政府的预算约束为:

其中,Gt为政府总消费。

(三)竞争均衡

(1)给定政府政策和价格,分配满足消费者的效用最优化。

(2)给定政府政策和价格,分配满足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要素价格为

(3)满足政府的预算约束条件。

(四)均衡条件

为求解模型的均衡,先对模型进行降势。将约束条件不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得到

定义Lagrange函数:

求解可得到模型的两个均衡条件:

第一个均衡条件反映消费者的跨期消费优化选择,即消费者在当期消费与下一期消费之间的选择;第二个均衡条件反映消费者期内优化选择,即消费者每期在消费与闲暇之间进行选择。

(五)模型的校准

使用Shooting算法计算经济变量在向均衡状态收敛过程中的均衡转移路径。先计算经济的均衡条件,消除经济的增长趋势,无增长趋势的均衡储蓄率为:

随时间变动的储蓄率为:

根据有关文献,资本份额设定为0.37,时间偏好设定为0.986,效用函数中闲暇的份额设定为1.0,每周可支配时间为70小时,劳动时间为50小时。

均衡状态,TFP增长率设定为1.04,人口增长率2‰,政府消费份额为15%,折旧率为3%,商品税率为20%,劳动所得税率为5%,资本税率为4%。

1978~2008年,实际TFP增长率、人口增长率、折旧率、政府消费占GDP的份额、消费税率、劳动所得税率、资本税率等根据实际数据设定②。

四、结果分析

使用我国1978~2008年的TFP增长率、人口增长率、政府消费份额、税率等时间序列数据,根据模型使用数值计算方法计算1978~2008年我国的储蓄率。图2显示了1978~2008年我国的实际储蓄率和根据模型模拟的储蓄率。

图2 实际储蓄率和模型模拟的储蓄率

从图2可以看出,模型所生成的储蓄率同实际的储蓄率比较吻合,同实际储蓄率的变动趋势基本一致,从1978~2008年,储蓄率经历了先下降然后再波动中缓慢上升,到2000年后较快幅度上升的过程。

为了分析各种因素对储蓄率的影响,先考虑所有外生变量在1978~2008年保持不变,即将所有外生变量设定为1978~2008年各变量的平均值,模拟结果见图3。

图3 所有外生变量为常数时的储蓄率

从图3可以看出,当将所有外生变量设定为平均值时,模型所得到储蓄率同实际储蓄率差距较大。而且模型模拟的储蓄率呈下降趋势,说明经济的长期均衡储蓄率要低于目前的储蓄率。

然后分别将各个外生变量的值设定为实际值,观察模型计算的储蓄率,同图3中所有外生为平均值时模型计算的储蓄率进行比较,即为该外生变量对储蓄率的影响。首先引入人口变动,模拟结果见图4。

图4 人口变动对储蓄率的影响

比较图4和图3可知,在1990~2003年人口变动显著提高了储蓄率。这一阶段正是我国20世纪60年代人口生育高峰期间出生的人口进入青壮年时期,他们为我国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后引入折旧率,模拟结果见图5。

图5 折旧率变动对储蓄率的影响

比较图5和图3可知,折旧率在各个阶段对储蓄率的影响都非常微弱,可见折旧率对储蓄率变动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

然后引入政府公共支出和税收,模拟结果见图6。

图6 政府收支变动对储蓄率的影响

比较图6和图3可知,引入政府财政变动后,改革开放前期模型所得储蓄率同实际储蓄率的变动趋势非常接近。可见改革开放前期政府财政是影响储蓄率下降的重要原因。2000年之后,政府财政对储蓄率也有正面影响。

然后引入TFP增长,模拟结果见图7。

图7 TFP变化对储蓄率的影响

比较图7和图2可知,引入TFP变动后,模型所得到的储蓄率同实际储蓄率的吻合程度大为提高,2000年后我国储蓄率的快速上升主要是由TFP的快速增长影响的。

总结起来说,在改革开放初期,政府的财政变动对储蓄率的下降起到主要作用。2000年后,TFP是我国储蓄率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人口因素在20世纪90年代对储蓄率正面影响。

五、未来我国储蓄率变动的趋势及应对政策

(一)未来我国储蓄率变动的趋势

根据上面对改革开放以来各因素对我国储蓄率影响的分析,可以对未来我国储蓄率变动进行分析。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经济体制的完善,我国储蓄率水平会逐步趋向于一个合理水平。但大多造成中国高储蓄率的因素、结构和机制都是短期内不会发生很大变化的。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储蓄率可能还将保持高位。

(1)人口因素。一般来说,老龄化趋势可能会促使中国降低储蓄而增加支出。通常来讲,一国的储蓄率往往会随着总人口中老龄人口比重的上升而下降。例如,在日本,居民储蓄率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15.6%(2001年中国储蓄率略低于16.7%)降至2007年的5.2%。与此同时,日本的65岁以上人群所占比例从7.1%上升至19.1%。在中国,2010年后老龄群体(65岁以上)比重会快速上升,这可能会降低中国的储蓄率。但今后年轻人口的缺乏可能会引起新的储蓄动机。1979年以来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导致出生率显著下降,目前生育率已降到很低水平,因为越来越多的夫妇选择少生或不生孩子。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估计,中国年轻人群从2000年以来一直不断缩减。由于可依赖的子女减少,更多中国夫妇需要在退休前积蓄养老金,而不是依赖其子女的支持。

(2)信贷额度和信贷文化。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对贷款申请人的信贷限制将会逐渐放松,减少了消费的预算约束,有利于促进消费。工资的逐渐增长以及金融资产的迅速积累(尤其是房地产)将有助于人们提供更有价值的抵押物。大部分中国百姓在逐渐学习和适应新的信贷文化。例如,2009年6月按揭贷款余额只有人民币3.9万亿元(相当于2007~2008年年均住宅销售额的60%),表明很多购房者缴纳的首付比例高于所要求的最低限额并试图提前还款。然而,借贷消费意识已经开始加强。20世纪80年代以及以后出生的年轻人群往往会乐于接受新的消费观念。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2012年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蓝皮书》显示,2011年我国信用卡新增发行量5500万张,累计发行量已达2.85亿张,交易金额达7.56万亿元。

(3)投资回报率下降。中国资本密集度的上升可能导致投资增长放缓,进而推动储蓄率下降。首先,随着更多市场趋于成熟,投资回报率回归正常水平,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投资迅速增长的意愿将会下降。其次,当投资回报率低于当前水平时,居民会减少储蓄而增加消费。

(二)政府可采取的政策

由于政府在我国经济结构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经济具有重要影响。政府可以采取很多政策来促进经济结构更快实现均衡。这些措施可以分为两类:帮助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例的措施以及帮助降低居民预防性储蓄意愿的措施。

(1)促进企业将更多的利润分配给居民领域。首先要实施国企分红。国企是全民资产,国企的利润理应由全民分享,而且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支持国企的改革,现在国企经营状况改善,理应用盈利弥补过去支付的改革成本。其次要促使民营企业派息。股民通过购买股票进行企业的股权,理应得到企业的分红。企业通过派送红股等方式实际剥夺了股民的选择权,侵害了股民的权利。政府应制定政策规范企业的派息政策。

(2)降低政府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中国的税收有很大的下降空间,减少政府的税收从而增加居民的收入,能让居民就如何支配收入做出最佳决定。相对较高的个人所得税和商品税抑制了许多以薪资为主要收入的中产阶层的消费能力,应大力降低税收增加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

(3)政府的工作重心应从公共投资转向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公共财政。政府从大量进行公共投资(资金来源为财政预算)转向更加关注公共服务将有助于减少政府储蓄。对医疗保健和教育领域的公共投资项目而言,增加这些公共服务的供应也具有“准消费”的性质。

(4)加强社会保障和其他福利以避免过多的预防性储蓄。政府需要提供社会服务以减少居民用于养老、医疗和住房的储蓄并刺激个人消费。此外,政府应允许并鼓励更多私人企业进入医疗和教育服务领域,为居民提供更加丰厚而符合需要的医疗和教育服务。近年来,政府已开始大力完善社会保障和提高社会福利。2009年6月,国务院宣布国企上市需将国有股份的10%转由社保基金持有,这也是政府为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充裕资金的重要举措之一。中国农村地区推行新型养老保险制度具有重大积极意义,新制度将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政府在2009~2011年向医疗改革投入人民币8,500亿元,相当于2008年GDP的2.7%。政府在2009~2011年投资人民币9,000亿元用于低收入家庭住房建设,到2011年底,建成200万套廉租房和400万套经济适用房。此外,2008年秋季,随着财政补贴的增加,9年制义务教育实现免费。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增加完善社会保障,从而增强居民对未来的预期,从而增加消费。

(5)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为减轻由于信贷紧缩导致的个人消费压力,政府应加大对消费贷款以及按揭贷款的支持力度。鼓励银行贷款流向私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使企业容易通过外部融资为项目筹集资金,而不是完全依靠自身的资金储蓄。

注释:

①作者运用Matlab软件编制程序求解模型,如读者有需要,请与作者联系,email:hart_liu@sina.com。②相关时间序列数据需要的读者可向作者索取。

[1]何新华,曹水福.从资金流量标看中国的高储蓄率[J].国际经济评论,2005(6):58-61.

[2]李焰.关于利率与我国居民储蓄关系的探讨[J].经济研究,1999(11):34-46.

[3]刘建国.我国农户消费倾向偏低的原因分析[J].经济研究,1999(3):52-58.

[4]刘金全,郭整风.中国居民储蓄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2(2):24-27.

[5]龙志和,周浩明.中国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0(1):33-38.

[6]任若恩,覃筱.中美两国可比居民储蓄率的计量:1992~2001[J].经济研究,2006(3):67-81.

[7]宋铮.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研究[J].金融研究,1999(6):49-50.

[8]万广华,张茵,牛建高.流动性约束、不确定性与中国居民消费[J].经济研究,2004(1):35-44.

[9]王德文,蔡昉,张学辉.人口转变的储蓄效应和增长效应——论中国增长可持续性的人口因素[J].人口研究,2004(5):2-11.

[10]袁志刚,宋铮.人口年龄结构,养老保险制度与最优储蓄率[J].经济研究,2000(1):24-32.

[11]王弟海,龚六堂.增长经济中的消费和储蓄[J].金融研究,2007(12):1-16.

[12]Bloom D.E.,Canning D.,et al.Longevity and Lifecycle Savings[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2003(3):319-338.

[13]Chamon Marcos,Eswar Prasad.Why are Saving Rates of Urban Households in China Rising?[J].Macroeconomics,2007(1):93-130.

[14]Chen,Imrohoroglu,and Imrohoroglu.The Japanese saving rate[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6(5):1850-1858.

[15]Chen,Imrohoroglu,and Imrohoroglu.The Japanese saving rate between 1960 and 2000:productivity,policy changes,and demographics[J].Economic Theory,2007(32):87-104.

[16]Fortin,M.Thomas L.Institutional Changes and Rising Wage Inequality[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7(11):75-96.

[17]Kraay Aart.Household Saving in China[J].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2000(3):545-570.

[18]Kuijs Louis.Investment and Saving in China[A].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C]. 2005:1-20.

[19]Kuijis Louis.How will China’s Saving-investment Balance Evolve?[A].The World Bank working paper series[C].2006:1-32.

[20]Mason Andrew.Saving,Economic Growth,and Demographic Change[J].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1998(1):113-144.

[21]Modigliani,and Cao,The Chinese Saving Puzzle and the Life-Cycle Hypothesis[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Vol.XLII,2004(3):145-170.

[22]Song,Storeslettenh,and Zilibotti.Growing Like China,[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4(1):202-241.

(责任编辑:邹乐群)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the Cause of Savings Rate Change in China

LIU Ming
(School of Taxation,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Beijing 100081)

In recent years,China's savings rate has risen rapidly,which has roused wide attention both at home and abroad.We first use a general economic growth model to derive the savings rate,then we use numerical simulation to analyze the contribution of various factors on the formation of China's high savings rate according to some of China's main economic parameters.We find that in the early stage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the government's fiscal changes play a major role in the decline in the household savings rate.After 2000,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s them ain reason for the rise of China's savings rate.Population factor in the 1990s has positive influence on savings rate.

savings rate;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population structure;fiscal policy

F832.22

:A

:2096-4315(2017)01-0087-07

2017-06-12

刘明(1979—),男,湖北公安人,经济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公共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猜你喜欢

储蓄率储蓄变动
爱心储蓄
储蓄方法面面观
北上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北向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南向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变动的是心
试论民国时期外国在华有奖储蓄会
世界第一
不能“妖魔化”中国储蓄率和投资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