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业绩的启示:中国制造业要过好日子该怎么干?
2017-09-26闽商闯四海
华为业绩的启示:中国制造业要过好日子该怎么干?
华为近日内部公布了2016年业绩,营收超过5200亿元人民币,亮瞎围观群众的钛合金眼。
高增长惊动科技业
12月30日,华为轮值CEO徐直军宣布,2016年华为销售收入52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5200亿元的销售收入,相当于2个联想,或者是5个格力,又或者是6个比亚迪。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32%的同比增速,在全球千亿规模的企业中,增速第一。曾经外媒报道说,中国只要有100个华为,就可以满足国家税收需求。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华为在中国纳税421亿元,按照这样的比例,年纳税超过800亿。这样的企业有100家,年纳税超过8万亿。
科研指路中国制造
上述数据都很令人惊叹,其实更值得关注的是,华为的科研投入。
2016年12月27日,欧盟委员会公发布了一个榜单,叫“2016全球企业研发投入排行榜”,华为以83.5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608亿元),名列全球第八,中国第一。
从销售收入来说,华为在全球排名目前还处于57位,但研发投入却能排名第八,这才是关键。
有好事者作了一番比较,华为2016年的研发投入,比A股154家化工企业+166家机械设备企业+67家医药公司+14家机床生产商近400家企业总和,还要多几十亿。而华为最近十年,研发投入经费已经达到1900亿元,这才是华为拥有全球竞争力的核心所在。
近年来,关于中国制造业日子难过的报道,铺天盖地,各种观点也是此起彼伏,各种因素也被扒拉的很全面,甚至连互联网的冲击也被拧上台面。但根据波士财经的观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一些中国企业在科研投入上严重不足。
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就无法在产品迭代日益快速的今天,在市场上取得领先地位。从这个角度来看,华为带给中国企业最大的启发,不是5200亿元的销售收入,也不是千亿规模企业还能有32%的增长,而是它在研发上的勇往直前。
用句流行的话说,对于研发创新,巨额的投入可能是找死,但不投入就是等死。或者华为的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对科研投入一往无前的勇气,才是中国制造业最值得学习的关键。
(闽商闯四海)